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6點準時下班接小孩,被說太閒..」 台灣人不生原因沒時間顧 上班族家庭事業兩頭燒怎麼解?

「6點準時下班接小孩,被說太閒..」  台灣人不生原因沒時間顧   上班族家庭事業兩頭燒怎麼解?

蕭婷方

政治社會

shutterstock

2021-12-27 14:43

台灣的生育率全球排名倒數第一,人口至今年11月為止仍持續負成長!低生育、少子化,在國家層次是很嚴重的問題,政府近年祭出各項「催生」措施,但生育率仍持續下滑。

到底要不要生小孩?每個家庭都有考量,包括房價與養育成本等經濟問題、誰要帶小孩及育兒時間分配等,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在台灣雙薪家庭已是主流,多數育兒或有生育計畫家庭的家長身兼照顧者與工作者,但目前制度真能有效回應這群廣大家長的需求嗎?

事實上,職場友善與時間彈性分配,讓準爸媽、爸媽「有選擇」共同承擔經濟與教養責任,讓家庭能正常運作是重要關鍵。

各業推動友善生育有共識,為了搶救生育率,今年7月開始,育嬰留停提高到8成薪,當中2成由政府公務預算補助,此外擴大不孕症與產檢補助也一併上路。

 

隨後,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在今年9月29日送出《就業保險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前者已於日前(24日)三讀通過,未來父母可同時請領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至於攸關有撫育未滿3歲子女父母可減少工時、增加孕期婦女有薪產檢假7天,以及配偶有薪7日陪產檢及陪產檢假的性平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今也在立法院三讀通過。

 

然而,細數台灣中央與地方政府近年的催生政策,育兒與生育津貼不斷加碼,但修法內容卻未改善生育歧視的職場環境。

 

當核心、雙薪家庭成為現今主要家庭型態,家庭支持、代間照顧逐漸式微,不像過去有許多家族成員可以支援育兒,小孩生病時夫妻要輪流請假,上班族的工作表現與家庭生活嚴重失衡,「不生、不養」也就理所當然成為理性的自救選擇。

 

工時長、休假少 育齡上班族面臨照顧時間貧窮

 

「家庭照顧假都請光,還用到事假、特休根本不夠請,每次請假還要拜託同事代班;即使如此,長官只要找不到人還是會念,還是會狂line。」(33歲職業婦女,公司行政)

 

「6點到6點半一定要接到孩子,下班要準時衝出公司,但準時走還是會被同事說閒話,認為自己太閒…」(36歲職業婦女,科技業)

 

研究指出台灣人不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台灣低薪、工時太長,上班族難以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難以找到平衡點,年輕的育齡家長在勞動市場面臨嚴重的「照顧時間貧窮」。

 

勞動部最新國際勞動統計資料,台灣人2020年總工時為2021小時,排名世界第4,亞洲僅次於新加坡。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19年台灣男性每週工時高達46.64小時、女性則高達42小時,遠高於英國、美國、德國與瑞典等已開發國家。

 

政府期待25-34歲的「適齡生育」人口多生的同時,但據勞動部每年的「勞工生活及就業狀況調查」,這群人有53%超時工作、每月加班平均超過14小時,主因不拖「工作或會議太多」、「趕貨或業務需求」。

 

然而,台灣的法定特休假與國定假日數量攤開與世界各國相比卻是敬陪末座。

 

家事重、育兒疲憊 逾7成家長事業難兼顧

 

yes123求職網今年就曾調查,職場媽媽想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難度高,有90.1%職業婦女認為自己不能兼顧家庭與事業。

 

據統計,職業婦女每天工時平均落在10.6小時;至於職場焦慮感來源,在可複選狀況下,分別是「怕影響分擔家計能力」(2.3%)、「無法配合加班、應酬、出差」(50.3%)、「為了家裡事情請假,造成同事工作量增加」(43.1%),以及「職涯規劃因小孩狀況而受限」(37.1%)、「同樣工作績效,薪水、獎金卻不相同」(36%)。

 

更糟糕的是,還有65.7%的職業婦女,覺得目前台灣的職場環境,對於家有育齡兒的媽媽並「不友善」!甚至有54.8%自認因母職曾經碰過「同工不同酬」情況;還有66.8%則是透露,曾經碰過「升遷不平等」的狀況。

 

至於父親,每天實際投入工作時間平均為10小時,每週加班平均2.6天,每個平時上班日,平均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僅68分鐘。最終,只有22.9%的爸爸自認為可以兼顧家庭和事業。

 

育兒時間零碎 休假制應彈性符合勞工需求

 

「小孩一次腸病毒,全班休假就會吃光年假,或是突然生病要帶回家,各種突發狀況,各種假加起來永遠不夠請」。(34歲職業婦女,媒體業)

 

育兒需求零碎且多變,家長最苦惱的是幼兒生病發燒、學校因腸病毒停課,須以「天」為單位請假,每日例行性的工作與托育接送,則需以「小時」為單位。

 

據勞動部統計,2020年就有22%以上勞工近一年因家庭因素中斷工作或上班時臨時趕回家情形。而已開發國家「生育率與女性就業率正相關」的現況的調查也曾指出,彈性育嬰假也將是提振生育率的有效政策作為。

 

對此,各界疾聲呼籲「育嬰留職停薪」應改制為「親職假」並彈性化,或擴充「有薪家庭照顧假」。今年4月《今周刊》更曾公布一項調查結果,大多民眾期待育嬰假效仿瑞典國家,允許家長選擇全職、半天、四分之一或八分之一工時,以利兼顧工作與育兒需求;尤其正值婚育階段,更是未來職場高階主管的儲備人才的30-39歲的受訪者,表示育嬰假做得好、彈性提高,生育的意願更高。(詳見:67%國人不想生》「3解方」提高生育意願 每月補助5000元起跳、公托幼兒園再增3000班

 

除此之外,近期民間團體與在野黨立委也分別倡議、或提出不同版本修法,將配偶陪產檢假以及生產準備假等職場友善措施納入《性別平等工作法》修正草案;至於其他友善措施方面,為了與《兒童及少年權益保障法》規定中「不得獨留6歲以下幼兒在家」接軌,育嬰留職停薪(或改制親職假)、家庭照顧假、縮短工作時間等友善養育措施,應改為家長有6歲以下子女皆可使用。

 

 

 

401(k)是名符其實由企業自辦的「勞退自選」計畫,雇主要自行尋找合作的帳戶管理人建立平台,提供帳務紀錄、投資商品選項、理財諮詢、結算等服務;勞工可以在不同風險的投資計畫標的中自行選擇、轉換,但也得自負盈虧風險,因此雇主通常會提供基礎的理財教育。

 

例如全美最大雇主沃爾瑪(Walmart)的401(k)計畫,同時提供風險較低的「貨幣市場信託基金」、「債券信託基金」,以及風險較高的「指數型股票基金」和「國際股票基金」等商品。但在介紹網頁上,先用顯眼的粗黑字體提醒未必擁有財經專業的賣場勞工,投資商品「不受存款保險保障」、「可能發生損失」,接著才介紹免稅、公司相對提撥等優惠。

 

引導勞工參與  「不反對即同意」

美國《養老金保護法》助長提撥率

 

四十年來,401(k)計畫已經是美國勞工退休生活的最重要依靠,因此資產規模持續快速擴張。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發表的報告,二○一一年,所有401(k)計畫持有的總資產為三.一兆美元;二○二一年九月,規模已達七.三兆美元,占全美所有個人退休帳戶資產的半數以上。目前有約六千萬名勞工正定期撥款,另有數以百萬計的退休人士或離職勞工擁有帳戶。

 

其實,401(k)計畫的前二十多年,覆蓋率並不理想,二○○五年的資產總值僅二.三兆美元,但二○○六年聯邦政府通過了《養老金保護法》(The Pension Protection Act),授權雇主「自動」將員工加入計畫定期撥款;勞工也可加入自動增額計畫,逐步拉高提撥率。兩項制度實施後,二○一七年資產總值達到五.四兆美元,成長超過一倍。

 

《養老保護金法》也授權雇主將未選擇投資商品的勞工退休金,放進預設的「目標週期基金」。由於這種商品是依年齡或退休年分設計資產配置,一般邏輯是讓風險耐受度高的青年持有較多股票商品追求收益,待退者則以債券或貨幣等低風險資產為主。由於目標週期基金的投資年限較長,即使「老闆幫我選」的商品短期出現虧損,雇主與信託業者也不須負責。

 

讓勞工獲得基礎理財概念,是401(k)在確保老年經濟安全外的另一項效益。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調查,二十一到二十九歲的計畫參與者,有四分之三將超過八○%的401(k)資產投入股票商品;六十到六十九歲的勞工,只有二九%的人持有股票部位超過六成,大致符合人生週期階段的合理投資原則。

 

而在二○二一年美國股市屢創新高的吸引力下,美國投資公司協會調查超過三千萬個401(k)專戶,僅一.一%停止撥款、七.三%更動帳戶餘額(向帳戶貸款)、四.五%改變資產配置,由此可以推論多數美國勞工不會將定期提撥的退休金挪作短線投資。

 

智利經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重創智利經濟,失業率居高不下,國會因此三度允許勞工提領養老基金專戶中的資產應急。(圖/Getty)

 

智利養老基金排除雇主責任

所得替代率不到40%  勞工規避提撥

 

然而,不是每個採確定提撥,並開放參與者自選投資方案的退休金制度,都能發揮預期效益,與美國401(k)幾乎同時設立的智利養老金制度,就是個不成功案例。

 

一九八一年,信仰市場經濟的智利獨裁總統皮諾契特,發起退休金制度改革,強制勞工每月將薪資的一○%轉移至個人名下、但由養老基金管理人投資操作的帳戶。勞工要先物色基金管理人,再從管理人提供、風險不同的五種投資方案中做出選擇。

 

這項讓勞工自己為老年負責的制度,讓智利政府擺脫了龐大退休金支出造成的赤字;而將退休金交付專業人士投資,也獲得預期的穩健績效,四十年來的年化收益率達到七.六%,但是,這項拉丁美洲版的「勞退自選」制度,從未真正確保勞工老年經濟安全,二○二一年有超過三分之一領取養老金的智利人生活在貧窮線下。

 

智利養老金制度失敗的首要原因在於整體提撥率過低。當年的皮諾契特政府急於「甩鍋」退休責任,卻未提供基本年金保障,更讓雇主不必負擔勞工退休金責任,光憑勞工自己提撥的一○%薪資,就算投資績效再好,也不足以支應老後生活。

 

鑑於退休金所得替代率過低,二○○八年智利政府開始以公務預算,對六十五歲以上、財力屬於後六○%的老人,發放每月約一七○美元的保證年金,但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調查,智利勞工退休所得替代率一直低於四○%,一九年十月智利首都聖地牙哥發生大規模示威行動,退休制度改革就是主要訴求之一。

 

疫情下開放提領養老帳戶應急

惡性循環致退休制度幾近崩潰

 

由於所得替代率過低,讓智利勞工對按月撥款興趣缺缺,往往以高薪低報、地下經濟等方式,規避強制儲蓄,造成惡性循環。而二○二○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智利經濟,國會更三度通過修法,開放勞工提領養老基金帳戶中的積蓄應急。根據智利官方資料,九五%養老基金帳戶內有餘額的勞工,至少進行過一次提領,甚至有三○%勞工清空帳戶。進一步掏空本已所剩不多的未來。

 

眼見退休制度近乎崩潰,有左翼政治人物提議,將總值約兩千億美元的勞工養老金資產全數收歸國有,再重新設計一套由政府負責的制度;OECD則認為,應藉由拉高提撥薪資比率、延後退休年齡、增加雇主與政府提撥責任等方式多管齊下,修正養老金體系,搶救退休危機。

 

精神同為「確定提撥、自選投資標的」,美國與智利的退休制度運行四十年後的現狀卻有天壤之別,可見除了賦予勞工自主投資權利以外,透過制度設計讓政府與企業合理分攤責任、有效監管商品業者,並持續灌輸勞工正確知識,才能極大化勞退自選的正面效益。

 

香港

延伸閱讀
房市未退燒網路討論聲量卻下降!「生育率」、「少子化」、「低薪」為何反成今年網路熱詞?
房市未退燒網路討論聲量卻下降!「生育率」、「少子化」、「低薪」為何反成今年網路熱詞?

2021-10-14

台灣「生不如死」、生育率全球最低! 為何少子化問題幾乎無解? 女性面對「這兩大問題」是關鍵
台灣「生不如死」、生育率全球最低! 為何少子化問題幾乎無解? 女性面對「這兩大問題」是關鍵

2021-05-06

裕隆法說/2.5萬人預購,納智捷n7真正訂單數揭曉!中華車獲利新高,明年再引進轎車款MG
裕隆法說/2.5萬人預購,納智捷n7真正訂單數揭曉!中華車獲利新高,明年再引進轎車款MG

2023-11-17

裕隆清算解散中國投資公司!納智捷品牌先退出、轉投資東風裕隆破產,現在動作目的曝光
裕隆清算解散中國投資公司!納智捷品牌先退出、轉投資東風裕隆破產,現在動作目的曝光

2023-12-22

裕隆強調代理比亞迪、奇瑞「非事實」...中國未來攻佔台灣車市機率多高?經部、車輛公會說話了
裕隆強調代理比亞迪、奇瑞「非事實」...中國未來攻佔台灣車市機率多高?經部、車輛公會說話了

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