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餘舉辦「永豐餘學院」成立大會暨永續循環科技高峰會,面對過度依賴化石燃料、能源短缺、環境污染、極端氣候的各種衝擊,走過近百年歷史的永豐餘企業,特成立「永豐餘學院」,以「醣」經濟為核心,建立一個科學、技術和產業共榮共好的平台,以Low carbon(低碳)、Low energy(低耗能)、De-fossil(去石化)三大目標,致力於能源、材料和數位三大領域的研究開發與創新。並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學術機構和產業,透過跨國、跨界、跨產業的交流與合作,攜手共同為氣候和環境的挑戰尋求永續的解決方案。
永豐餘學院院長由永豐餘二代創辦人何壽川出任,執行長則由永豐餘投控永續長黃鯤雄擔綱,並邀集E Ink創新長Michael McCreary、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科學顧問蔡娟娟、國立清華大學副校長陳信文、國立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名譽教授顏溪成及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楊長謀教授組成諮詢委員會,提供專業意見,協助團隊成員據以做出對地球友善的最佳決策。
呼應COP26 為地球永續發展尋找新解方
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表示,石油時代之前,人類本以森林和農業為主要資源,工業化開始帶來了碳排放和碳足跡,反之,農林業則是固碳和降低碳足跡的產業。永豐餘以農業起家、造紙奠定基礎,並在造紙過程中從種植經濟森林、製漿造紙到餘料再利用,逐步完成了農廢循環、紙循環、水循環、生質能循環和碳循環的五大全循環,追本溯源其實都與「醣」類息息相關。面對這個時代,我們應該回歸自然,重新認識「醣」類對人、萬物與生存環境的無可取代性。透過光合作用的「醣」,其固碳的量能以及可再生性,將可以取代化石燃料成為新解方。這也正是COP26會議中提出的未來方向,『森林在對抗氣候變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樹木是天然的碳捕捉和碳儲存的媒介,永續的林業及木製產品,在大量的種樹過程中可增加碳儲存。用木製產品可替換其他高二氧化碳排放材料,從樹木到變成木頭相關產品的整個週期都能固碳1。』
何壽川進一步解釋,光合作用讓森林植物以二氧化碳為原料,藉由陽光和水轉化成氧氣和醣,以「醣」為主的化學形式,將碳與能量做良好的固定與儲存。造紙的原料是木頭裡的纖維素,纖維素裡頭的「醣」類可固碳,因此紙是「固碳」的載體;農林裡的「醣」,豐富的含量與可再生性,則足與世界化石燃料蘊藏量相抗衡,藉由有機化學的改質,纖維素可以成為我們在食衣住行中可使用的各式材料,並且可循環回收再利用,是替代石化材料的不二之選。因此永豐餘學院邀集國內外學者專家,匯聚眾人智慧,在永續發展的理念下,重現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平衡,以「醣」為能源及材料的基礎,發展創新技術,達到創造能源、減少碳排放、固碳的三重效益。
能源、材料、數位三大核心工程上路
能源、材料與數位的研究和創新為永豐餘學院奠基的三大核心工程
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已成為全球當務之急。永豐餘已有在製程餘料轉化成生質燃料和汽電共生的經驗,未來會持續更多元的生質能資源再利用。在工業共生的模式下,透過高效率的生物及化學技術,將其轉化成可再生能源,為世界的綠色能源做出貢獻。
材料:醣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可再生生物質。永豐餘學院將以纖維素和澱粉的醣原料為基礎,秉持綠色化學原則,透過創新,賦予材料全新功能,發展可再生且低碳的環境友善材料,用以取代目前人類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石化塑料,達到以紙代塑的目標。
數位:智能化的管理與創新是循環經濟的基礎工程。我們將藉由數位化的轉型,加速推動能源管理和新材料開發,降低碳排放,推動企業走向與地球共存共榮的循環經濟。
何壽川強調,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急迫性,只有無私才能永續。解決永續發展的問題,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合作,目前世界各國無不加速發展低碳、無碳能源,潔淨能源已成為新主流,也就是低碳、無碳化將是淨零排放的關鍵。以歐盟為例,2020年生質能源已佔再生能源的一半以上,成為再生能源主要電力來源,德國、法國、義大利、瑞典和英國更是世界排行前幾大的生質能源消費國2。永豐餘以近百年的醣科學經驗,願以永豐餘學院為平台,與世界各國暨國內學界與產業界共同攜手合作,以醣類再生能源及材料研發創新為使命,全力以赴,並期許我們能在全球節能減碳不可逆的洪流中做出貢獻。
凝聚人才與智慧 發展再生能源新契機—醣
在今日的永豐餘學院成立大會上,何壽川院長以《醣經濟的文藝復興》為題進行理念分享,他解釋永豐餘如何打造五大全循環經濟,並榮獲BS 8001循環經濟認證時說:「最主要是我們造紙產生的廢棄物也能進入全循環當中,才能拿到認證。表面上是一張認證,但拿到認證之前是十四年的功夫,慢慢地做、默默的耕耘才有結果。」
而論及為何將「醣」類視為未來發展趨勢,永豐餘的初衷與第 26 屆聯合國國際氣候大會(COP26)所提到的「Wood for Good」理念不謀而合。何壽川指出,永豐餘長久以來慢慢累積跟纖維的因緣,同時把所有人才與科學,集中在將來的新材料發展。所謂以紙帶塑,已經是永豐餘每天在做的工作。
另外,享譽全球的醣科學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翁啟惠,也透過視訊方式專題演講《醣科學的進展》。翁啟惠除了說明中研院如何以醣分子應用於疫苗研發上,他也同時主張,醣分子是地球上最豐富的資源,醣分子的主要用途有兩大向面:一個是工業,一個是醫學。而氣候變遷讓醣分子走向材料方面的研發,會被越來越重視。
永續循環科技高峰會談以「永續未來—尋找再生能源新契機『醣』」為主題,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暨CEO王力行引言,永豐餘學院院長何壽川、中央研究院院士翁啟惠及循環台灣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和與會學界、產業界的專家共同探討能源的新契機與建議。
何壽川表示,化石燃料與材料科學像是攣生兄弟,當主要能源決定了,材料科學部分亦可跟進。若認為醣類與固碳對世界有幫助,就可以選擇醣類作為主要能源,像是把周邊所有生活的有機廢棄物,認真把它轉成沼氣,如此一來持續往下走,就能看見世界變得有所不同。他希望,未來能擴展成為醣類生態鏈,他舉IC產業為例說道:「我們大致可以看見IC產業從原本各自作業,變成今天的生態鏈(ecosystem),而醣類也必須如此。」
黃育徵則希望,永豐餘學院帶來更多原創,以國際視野高度發揮真正的智慧,把科技用在對的地方。他期許,永豐餘學院像是一把火炬,點燃起大家心目中永續循環的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