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臉書炒熱元宇宙概念後,不少台灣硬體業者也不甘示弱表示自己有「參與」其中,但其實讓民眾買單元宇宙的關鍵,是來自軟體技術的創新,而台灣其實也有不少新創公司,早已悄悄卡位練功。
「元宇宙何時能起飛?關鍵,還是『有沒有出現殺手級應用』。」
這是傳出公司將代工蘋果首款VR(虛擬實境)產品的和碩董座童子賢,日前對元宇宙做出的分析,「就像智慧手機發展出Uber Eats,那種改變人類生活習慣的應用。」
元宇宙,這個能夠讓人們以數位分身,在虛擬世界社交、消費、學習、甚至做生意的新經濟,究竟何時會實現?抑或是美夢一場?近期不斷引發議論。
目前業界的共識,也與童子賢的說法接近,也就是,即使VR頭盔、AR(擴增實境)眼鏡為代表的硬體,確實是人們通往元宇宙的「橋樑」;但,一個(或多個)能讓足夠多人熱愛到終日沉浸其中的軟體應用,才是這個宇宙能否成形、生養足夠多用戶的「水與氧氣」。
「元宇宙要落地,最大的關鍵,還是內容應用。」專注研究VR與AR產業多年、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分析師柳育林指出。
軟體產值比重 將逼近7成
事實上,整合資策會與工研院的統計資料更可發現,軟體應用不只地位關鍵,它所產生的市值與成長性,也比硬體來得更加龐大且快速。(見表一)
工研院預測,去年全球VR暨AR市場的總產值,約95億美元,其中4成來自硬體創造、6成是軟體貢獻;預估到了2025年,總產值將達352億美元,屆時軟體所占的產值比重,還會進一步提升到接近7成的水準。
若從年複合成長率的角度,上述市場的軟體產值,2020年至2025年平均成長率約在40.1%,勝過硬體產值的29.7%,顯然,在元宇宙商機裡,軟體應用,無疑是含金量最高、也是成長性最快的區塊。
這也是為什麼,國際4大科技巨頭:蘋果、臉書(Facebook)、微軟(Microsoft)、谷歌(Google),在布局VR或AR硬體的同時,也不斷收購與投資軟體業的新創公司。(見表二)
以蘋果為例,去年即使疫情在全球肆虐,但這家全球市值超過兩兆美元的科技公司,先是在4月砸下1億美元,收購擅長把娛樂活動製作為VR內容的新創「NextVR」,八月再併購虛擬實境會議開發商的「Spaces」,以及擅長電腦視覺這項AR關鍵技術的以色列公司「Camerai」。
「檯面上看起來,蘋果、臉書、微軟、Google,是在做VR頭盔或是AR眼鏡,」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經理謝孟玹指出,「但其實,它們從2015年開始,每年都有相關的投資併購,是針對VR和AR的軟體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