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輛是什麼概念?時間回到十月底,當時,市場傳出特斯拉獲得史上以來最大單筆電動車訂單,激勵公司股價大漲,一舉推升特斯拉的市值衝破一兆美元。這筆由美國汽車租賃公司赫茲(Hertz Global Holdings)向特斯拉下的訂單,不多不少,正是十萬輛。
Rivian的另一強項,在特殊的「滑板式底盤」設計,可將電池、傳動系統、懸架、煞車等零組件提前整合在底盤上,除了可讓Rivian快速打造不同車型,還開放授權給協力廠商或製造商,例如Rivian大股東福特曾表示將採用該底盤研發車輛,惟後來因公司策略調整,雙方近日坦言已暫緩共同開發計畫。
品牌魂 用冒險精神攻新藍海
要深究Rivian的崛起,就不得不提到創辦人史卡林格(R.J. Scaringe)那「略顯曲折」的創業路。一九八三年出生、戴著粗框眼鏡,一身書卷氣的他,成長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墨爾本的印第安河畔,據他自述,從小就是個「超級車迷」。
「從有記憶以來,我就瘋狂迷戀關於汽車的一切……;從小,我的床底下就有帽兜,衣櫥裡有擋風玻璃,桌子上有發動機零件。」史卡林格回憶,他小時候曾協助修復鄰居的保時捷356s,中學時代自主造過汽車引擎,也是在那時,他興起創辦汽車品牌的念頭。
從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畢業後,史卡林格即前往麻省理工學院史隆汽車實驗室(Sloan Automotive Lab)攻讀碩博學位;○九年,取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後,他回到老家佛羅里達州創辦Mainstream Motors,兩年後公司更名為「Rivian」,取自童年居住地Indian River。
Rivian起初將重心放在生產混合動力小跑車Avera,但該項目很快就被放棄。史卡林格回憶,當時的他可謂「五大皆空」,既沒錢、沒人、沒技術,且沒生產工廠,更沒供應商,對比當時甫推出Model S、正在掀起全球電動車狂潮的特斯拉,在造車上缺乏差異化競爭策略的Rivian,幾乎引不起市場的興趣。
「一切愈來愈清楚,除了彰顯特斯拉已經取得的成就外,(Avera)這輛車幾乎沒有什麼作用。」史卡林格當時在一封寫給投資人的信中坦言。但另一方面,他觀察到,當時無論是在美國或全球,針對氣候變遷、能源危機與環境保護等議題討論度都快速升溫,偏偏他摯愛的燃油車,正是造成此番危機的禍首之一。
「我所熱愛的東西(燃油車)使空氣變得更髒,並引起各種各樣的問題,從地緣政治衝突到煙霧彌漫,再到氣候變化,這所有的一切都令人沮喪。」於是,史卡林格決定謀求轉型。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在深入研究市場後,他發現了特斯拉仍未攻占的藍海:輕型電動卡車。
一二年,Rivian結束轎跑專案,並決定參考戶外運動服飾與配備大廠,如The North Face和GoPro的發展方向,將Rivian重新塑造成一個強調「冒險精神」的品牌,同時專注在電池技術的開發和設計。
隨後,史卡林格將公司搬到美國「汽車之都」底特律附近的普利茅斯,並在一七年,以一千六百萬美元收購芝加哥南部諾曼鎮的一座三菱汽車工廠,專注車款研發與製造。
一年後的洛杉磯車展,沉潛多年的Rivian,在市場一片驚嘆聲中,一舉對外發表多款電動皮卡與電動SUV(運動型多用途車);也是在當時,亞馬遜注意到這家明日之星。
車展過後未久,亞馬遜創辦人暨時任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低調訪問了Rivian的密西根總部,隔年二月,亞馬遜決定注資,此後又多輪挹注;福特汽車也進場跟投。累計至十一月IPO前,亞馬遜持股Rivian達二二.四%,為第一大股東;福特持股十四.四%,為第四大股東。
事實上,亞馬遜不僅是Rivian的最大投資人,也是它的最大客戶。早於一九年,亞馬遜就與Rivian簽訂十萬輛的電動貨車(EDV)訂單,計畫於二五年前完成全部交付。
![電動車廠](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lazybusiness/data/Flower$2_245/%E9%BB%91%E5%82%91%E5%85%8B/%E5%A4%96%E7%A8%BF/20211001/20211004/20211005/20211006/20211008/20211012/1295/20211014/20211015/20211018/20211019/1296/20211021/20211022/20211025/1297/20211028/20211029/20211102/20211103/1299/20211115/1300/20211122/1301/60.jpg)
考驗大 充電站仍在嬰兒階段
然而,對比特斯拉一○年六月IPO時,市值只有十七億美元,同樣虧損累累的Rivian如今市值卻一度高達近一千五百億美元,逾八十倍的差距,加上亞馬遜近年與特斯拉在商業航太領域多有交火,難免讓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感到不是滋味。
今年八月時,馬斯克就略帶諷刺地在推特表示:「我不是想無理取鬧,但也許在(Rivian)上市之前,每多個十億美元估值,請它至少要賣出一輛車吧?」
馬斯克的諷刺並非僅是眼紅,根據Rivian的公開說明書,儘管在全球擁有逾九千名員工,但Rivian目前不僅帳上沒有一毛營收,錢也燒得極凶,一九年、二○年公司營運虧損分別達四.一億及十.二億美元,而今年光上半年,虧損就已達九.九億美元。
雖然Rivian第一輛電動皮卡已在今年九月從伊利諾州的工廠出廠,但截至十月底,公司生產和交付的車輛,分別僅為一八○輛和一五六輛,且所交付的使用者,也幾乎是公司員工。
也有人質疑,相較於城市用戶占主導的特斯拉,Rivian主要受眾為「熱愛冒險和具有活力」的消費人群,這代表在人煙稀少的地區也要充分建置充電站,但截至目前,Rivian自家的充電站,基本仍處於「計畫或建置中」的嬰兒階段。
好消息是,Rivian的預訂數據相對亮眼。截至十月底,美國和加拿大用戶預定Rivian的R1T皮卡和R1S SUV,共計五.五四萬輛,這些訂單預計在二三年底前完成交付。
為了讓生產進度符合預期,Rivian計畫將伊利諾州的工廠產能在二三年提高到年產二十萬輛,第二家美國廠也將於二四年投產;同時也正在歐洲尋找新的地點,預計從二三年開始在歐洲生產汽車。
Rivian的計畫是否如預期進行,仍待時間檢驗,但歸根究柢,市場之所以買單,或許就如同雅虎財經的一則評論所言,因為十年前錯過特斯拉的投資人們,不願再錯過這波由Rivian領銜的電動車狂潮,哪怕這僅僅是一種微弱的可能。
![Rivian](https://s3-ap-northeast-1.amazonaws.com/lazybusiness/data/Flower$2_245/%E9%BB%91%E5%82%91%E5%85%8B/%E5%A4%96%E7%A8%BF/20211001/20211004/20211005/20211006/20211008/20211012/1295/20211014/20211015/20211018/20211019/1296/20211021/20211022/20211025/1297/20211028/20211029/20211102/20211103/1299/20211115/1300/20211122/1301/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