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Gogoro宣布將透過與「特殊目的性收購公司」合併的方式赴美掛牌,寫下台灣新創出海發展的新頁。
過去兩年風行美國IPO市場的SPAC,對企業與投資人究竟有何吸引力?
九月十六日,Gogoro宣布將透過「借殼」方式赴美掛牌,也讓過去一年在全球資本市場快速竄起的「特殊目的性收購公司」(SPAC)此一特殊上市制度,再度成為台灣輿論的關注熱點。
去年,全球新創與資本市場掀起一波SPAC上市熱潮,以美國來說,去年四九四宗新股上市案中,SPAC掛牌件數即高達二四八家,約占 IPO(首次公開募股)總件數的一半,募資金額高達八三三億美元,較二○一九年大增六倍以上,創下歷史新高,指標案例如二○年四月上市的博彩公司DraftKings、十月上市的電動車生產商Fisker,以及十一月上市的電動車固態電池生產商QuantumScape。
通常,典型的SPAC會由一家具規模的私募基金、或兩個以上的私募股權業界專家發起,上市的招股書中,會說明想要併購的公司類型,掛牌後的SPAC便透過公開市場募資,並於二十四個月內尋找到併購標的,而被收購的公司就可依此途徑直接上市。
「好的SPAC就像好的VC(創投),不是投完分錢就了事。但大多的SPAC只是扶你一把,它們不會留下來。」曾參與國內多起大型併購案的台灣產業創生平台董事長黃日燦,向本刊解釋SPAC在新創IPO上扮演的主要角色。
完成合併後的SPAC存續公司,就與一般上市公司不再有差別,亦即一般公司須滿足的交易所上市條件,都必須達標。
申請快、大股東無閉鎖期
美去年SPAC大爆發
事實上,SPAC並不是個「新玩意」,根據佛羅里達大學統計,早在一九九七年,美國就有第一個SPAC公司掛牌,但過去二十年,SPAC都處於美國資本市場的「邊緣地帶」,直到去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市場不確定性大增,全球投資銀行對新股IPO的承銷和估值都轉趨保守,加上QE導致市場資金氾濫,新創公司急需上市籌資管道,SPAC竟因此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