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能源發電過去常給人「太貴、不穩」的印象,現在你還是這麼認為嗎?
在世界各國對抗氣候變遷的長期努力下,再生能源系統大量建設,成本隨之快速下降;各項有助於供電穩定的技術(如儲能等)也日漸完善,綠電普及已是現在進行式!不過,我們想進一步探索,除了提供電力,綠能會對未來世界帶來什麼改變?
綠能會是下一個台灣奇蹟嗎?
「綠能產業會變成台灣下一個半導體產業嗎?」一九八○年代中期,政府大力扶植半導體產業,台積電第一個廠就在工研院裡。現在半導體業的成功,來自當時的遠見。下一個奇蹟會是綠能嗎?
「綠能產業的未來,『不會』是台積電模式」,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所長王人謙給了另一個解答。
他說,綠能產業影響的不僅是一個產業,它將帶來「全方位」的改變,國人都會參與綠能的發展,生活型態也隨之不同。
王人謙舉例,就像是交通工具從馬車進展到汽車時代,加油站、煉油廠應運而生,人們移動的方式跟習慣都跟著轉變。相同地,能源轉型也不只是太陽能光電與風電的建設,節能、儲能、智慧電網、需求端(用電端)管理技術的導入,其涉及領域包括科技、財務、法律、國際貿易︙等。換句話說,在國家走向永續發展、淨零碳排的過程中,整體產業都會產生新的風貌。
漁電共生以土地複合式多元利用為原則,不僅可為養殖業者引入環境監控技術,提升養殖品質,還能減少用水,改善抽取地下水問題。(圖片由環境資訊中心提供)
綠能的多重效應:GDP成長與環境永續
至今為止,台灣對於能源進口的依賴程度還是非常的高,發展再生能源除了減少碳排、提高我國能源自主性,還有什麼好處?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指出,將進口能源的費用,改投資於國內再生能源產業,等於減低支出,增加投資,對經濟成長具有雙向的效益。台灣有非常好的風、光資源,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都是優先推動的目標。
漁電共生利用漁業養殖廠房屋頂或魚塭上架設太陽光電板,是政府力推的土地複合式多元利用。國內業者已經成功結合光電與白蝦養殖,並引入AI技術掌握水質數據,提高收成。曾文生以此說明,光電不僅為養殖業者帶入資金,提升技術,還能增加水的循環利用、改善抽取地下水的問題,發揮以綠能加值漁業的多重效益。
離岸風電藉由佇立在海上的風力機發電。對台灣來說,這是全新的能源型態,也是龐大的綠色商機。台灣廠商卯足全力投入,逐步提高在地製造比例,讓技術根留台灣。離岸風電也推進海洋探索的腳步,讓周邊海床的研究、海洋生態的保護隨之前進,藍色國土成為下一波永續發展的重心。
離岸風電對台灣來說,是全新的能源型態,更是龐大的綠能商機,台灣廠商正卯足全力投入,逐年提高在地製造的比例,讓技術根留台灣。(圖片由台電提供)
電力交易平台上路 「能源國家隊」時代來臨
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在今年7月上線了,這可是台灣邁向電力自由化非常重要的一刻,意味著向來由台電主導的電力市場,將逐步迎向「能源國家隊」時代!
曾文生表示,未來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會愈來愈高,電力調度的技術必須持續進步,包含更多電力資訊的收集分析與儲能技術。台電電力交易平台可以讓具有創能、儲能技術及管理能力的業者,透過市場機制加入台灣的電力事業,一起打造穩定的電力供需。
扎根社區 你我都能參與綠電
「綠能的一度電與燃煤的一度電有很多價值上的不同」,從民間團體出身的立法委員洪申翰特別注意到綠能、民眾、社區間的關係。
他表示,綠電跟過去的大型電廠不同,因為規模跟資金較小,民眾也能參與發電,甚至成立「公民電廠」。不少社區營造者期望綠能與社區整體意識融合,讓民眾認識能源、甚至加入共同發電的行列,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事。
全球暖化帶來的氣候災害已經發生在我們眼前!洪申翰強調,能源轉型非常地急迫,卻不是一件可以馬上達成的事。我們可能要花上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時間,唯有一起合作,才能堅定地往前行。
(經濟部能源局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