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被客戶辜負,也不願先背棄客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經如此宣誓。
「對於短期的供應短缺,我們不會藉機調漲晶圓價格。」10個月前,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曾經如此承諾。
但在8月最後1周,客戶陸續證實,接到台積電調漲價格的通知。
若要字斟句酌的解讀,情況只有兩種可能,若非魏哲家背棄了對客戶的承諾,也推翻了張忠謀的宣誓,要不就是,台積電在此時必須重新權衡情勢,做出調整。
我們相信後者。而既然台積電看到的是情勢的變化,漲價動作也就不只是單純跟隨同業的偶發開火。於是,這個被認為是台積電20年來第1次的全面調價,必須被解讀。
IC設計業者當是「海嘯第一排」,但製程的先進或成熟,產品的標準化或客製化,各有不同價格條件,報導中,我們對衝擊效應的輕重緩急有所分析。
至於台積電本身影響,編輯團隊則整理了多家研究機構的最新預估。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調研機構Aletheia,雖然將台積電明年每股純益調高至27元,但卻未同步調高該機構今年1月就喊出的千元目標價,推敲原因,是認為台積電未來資本支出猛增,即使漲價加持,分析師試算的明年現金流量卻是負數。
這家並未在台灣登記的外資機構,核心班底多半出身自瑞士信貸,負責撰寫台積電報告的分析師是張玄志,過往頗有精準預測紀錄。若依循他的脈絡延伸,台積漲價的正面效應也就浮上枱面,既然價格調整的效果之一是支撐未來資本支出的底氣,那麼,「台積電供應鏈」也就成了受惠者。
誰受惠、誰受害、對供應鏈的整體影響,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呈現這個科技生態鏈頂端王者的重磅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