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蔡英文:面對新局面,需要加速擴大佈局綠能產業,全球即將進入「零碳經濟」新階段

蔡英文:面對新局面,需要加速擴大佈局綠能產業,全球即將進入「零碳經濟」新階段

2021-08-06 17:11

「展望未來,新的課題及後續更長遠的目標,也正等待著我們。」總統蔡英文這麼說。今周刊長期關注再生能源發展,這次第五屆新能源國際線上論壇,也邀請到總統蔡英文致詞。

►►完整收錄,2021新能源國際線上論壇 演講精華

 

自2016年以來,台灣推動再生能源有成。截至今年6月,台灣太陽光電的裝置容量已經成長了4.3倍,蔡英文感謝產業界的努力,為台灣的綠能發展,打下厚實的基礎。然而總統口中那個「更長遠的目標」,就是「淨零排放」。

 

 

蔡英文表示,目前在世界各國先後提出「淨零排放」目標,全球即將進入「零碳經濟」新階段。對此,國家要訂出更清楚、更全面的減碳路徑。「國際之間,碳關稅將會出現。」蔡英文表示產業之間 ,供應鏈的碳足跡,也會受到更嚴格的檢視。面對這樣的新局面,台灣需要加速並擴大佈局綠能產業。

 

 

發展再生能源,才能達到淨排放的目標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進一步解釋,總統蔡英文已經在今年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台灣的目標。

 

 

「在追求淨排放的浪潮下,發展再生能源絕對是首要任務。」沈榮津表示,台灣的光電推動策略,以屋頂為最優先,地面由中央劃設專區引導,並由政府負責解決行政程序的問題,各部門也都盡力投入。農委會盤點了無生態疑慮的地區,經濟部負責環境社會檢核,最後由台電解決饋線不足問題,內政部則落實海岸管理的審查。

 

此外,行政院還特別成立太陽光電專案推動小組,每周由副院長沈榮津召開工作會議,親自盯進度,雙數周還會與三大產業公會開會,盡力解決開發設置上所遭遇到的問題。

 

在政府近年的推動下,太陽光電累積裝置容量,截至7月,已經達到6.73GW,較2016年增加4.41倍。今年也將有許多光電大型案場完工,包含首座不適合耕作地181MW,另外魚電共生44MW,也都將在十月完工。

 

「推動再生能源,早已是各界的共識。」沈榮津強調,美國蘋果、谷歌等跨國企業都加入了RE100,承諾產品製程100%使用綠電,台灣台積電也加入RE100,計畫2050年前,100%使用再生能源。

 

 

產業聯手,成立太陽光電業協會促進能源轉型

 

為了達到能源轉型目標,力暘能源、大同永旭能源、大亞綠能科技、中租能源、中興電工機械、台灣布萊富能源科技、辰亞能源、台灣韋能能源、森崴能源、雲豹能源科技、寶島陽光再生能源與寶晶能源,國內12家再生能源業者創立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希望能推動太陽光電開發設置、促進再生能源電能交易,提升產業技術並建構互利溝通平台,增進民間對綠能的認識。

 

 

「前美國總統歐巴馬說:”氣候變遷造成極端氣候的災害是我們這一代造成的,也只有我們這一代才能解決。“」創辦人之一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晉表示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大的關鍵,就是以再生能源來取代目前的石化燃料。台灣必須加速推動能源轉型迎頭趕上才能創造經濟永續的發展。

 

他表示,太陽能一年的能量是地球 煤、石油、天燃氣、鈾 全部蘊藏量加總的二倍。全球不存在能源危機,而是存在我們持續使用石化燃料,造成物種滅絕的危機。

 

更何況,國際再生能源組織要求各國要在2050 年實現 70% 再生能源。而全球49個國家也通過法律,到2050年實現100%再生電力。「中華民國太陽光電永續發展協會就是為協助達成此一目標而成立。」蔡佳晉認為,台灣必須加快腳步大力推動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建置才能達成2050碳中和目標。

 

「為了因應氣候變遷,朝淨零轉型的方向努力,就需要零碳的能源。」蔡英文強調要確保半導體等核心產業的競爭優勢,也需要有充足的綠電。

 

「我們有必要檢視過去五年的經驗,讓光電產業和政府相互協力,發揮更大的力量。」蔡英文表示,很高興看到懷抱著永續理念的年輕人投入綠能產業,也期待太陽光電永續發展產業協會成立能加速能源轉型的成功,因為相互合作,集體努力,才是我們能越走越快,越走越遠的關鍵。

 

 

 

雖不無挫折,台灣政府今年繼續推出區塊開發第二期(三之二)招商計畫。經濟部為避免再發生廠商不投標或棄標,針對廠商長期抱怨的「獲利模式」及「國產化政策」提出新作法。

 

離岸風場靠出售綠電獲利,因此「風場規模」及「購電者」將影響獲利模式。廠商曾指出,台灣風場僅MW等級,不具開發規模。

 

另外,以外資融資為主的風電開發商,往往會被外資銀行要求只能與台積電等具高國際信評的廠商簽署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因此形成「買家市場」,賣電方失去議價空間。

 

上述影響獲利空間的不利條件之外,廠商的另一大難處是攸關開發成本的「國產化」。政府為打造本土風電供應鏈,從政策初期就要求開發商扶持本土業者生產零組件,但開發商屢屢抱怨國內業者在品質、價格及產能上難以符合需求。

 

撐出售電方議價空間

綠電信保機制、放大風場規模   

 

面對上述問題,經濟部在三之二期招商陸續提出解方,如宣布「綠電信保機制」——由八大行庫開保函、中國輸出入銀行底下的融保中心擔任保人,讓國內四十多家企業至少有資格買綠電。藉此,一方面嘗試解決未具國際高信評的企業「買不到風電」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讓賣方有更多議價空間。

 

另外,經濟部能源署及產業發展署九月底召開三之二期招商說明會,公布招商及國產化政策草案,企圖解決規模及國產化問題。

 

在規模問題上,草案將三之二期的風場總分配容量從原本的三GW提升至三.六GW,讓序位第一的風場可獲配九百MW、序位第二獲配七百MW;其餘風場則獲配五百MW。

 

推動國產化機制待微調

拉高門檻、項目自由選配  

 

針對國產化,草案要求廠商在國產化分數滿分一百分中至少拿到七十分才有資格投標,但有別於過往強制要求,這次提供二十一個項目,讓開發商自由搭配,也就是俗稱的「國產化自助餐」。

 

其中,水下基礎、機艙組裝、葉片等較具規模項目配分較高,若全部在地化生產可拿到十八分。讓人意外的是,過往未投入國產化的海纜獲配最高十四分;風力機零組件及陸上變電站等則分配到一至二分。廠商得分依項目配分及在地化比率計算。例如,水下基礎採「全製程在地組裝銲接方案」,可獲配分十八分,若國產化比率僅五成,該項則拿九分。

 

經濟部公布全新作法,多數廠商對放大風場規模無太多意見,但看到國產化草案細節時,出現不同聲音。首先,多數廠商認為這次七成國產化標準比第一階段的六成要求還高,想達到門檻,可說「自助餐」每項都須做好做滿。

 

業者也反映,海纜無國產化實績,最高卻能拿十四分;但在三之一期就投身國產化的風機變壓器、配電盤僅一分,海洋工程甚至未納入計分。其次,國內水下基礎、機艙組裝及葉片廠商僅一、兩家,它們的配分高,幾乎等於成大家的「必選項目」,且這些供應鏈為確保訂單量,勢必「一魚多賣」,一口氣與各開發商合作,屆時就會發生「分數高大廠接到燙手,分數少小廠接到心寒」。

 

再者,當大家都與少數供應鏈簽約,卻發現廠商因此產能不足,將影響開發進度。有開發商精算,三之二期至少有二四○座風機、七二○支風機葉片,「國內葉片廠只有一家,量能夠不夠,算一下就知道。」若開發商搶不到成熟供應鏈,為了衝高分數,就只能與品質、價格無法預測的海纜供應鏈合作,徒增開發風險。

 

「付出代價實在太大。」熟悉離岸風電運作的人士總結,認為開發商應不會積極爭取第一序位,更斷言三之二期的綠電價格將因國產化成本墊高而更昂貴。他建議,回歸「國產化自助餐」基本精神,無非兩項作法:門檻分數從七十分調降,或增加更多項目,把滿分拉高。

 

然而,天力離岸董事長吳坤達持不同看法,給予政府國產化草案八十分的評價。天力是現階段國內唯一葉片廠,對國產葉片產能不足的質疑,他反駁,若需求夠大,不能排除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等系統商在台設廠,以現狀認定「台灣永遠只有一家葉片廠」是假命題。

 

但他也點出其他問題,如葉片生產與維修未必是同家廠商,自己看似能拿到十八分,但實際可能只拿十四分;他認為以葉片投資成本、產業效益及人才評估,即使葉片生產、維修可能由不同廠商負責,分數也不應比機艙組裝還低。

 

世紀離岸風電設備公司副總經理賴宣邠則剖析,該公司水下基礎投資額高達一五○億元,全國各水下基礎廠商投資總額更高達二、三百億元,認為現有配分遠遠不夠,至少要拉高到二十分才合理。

 

面對廠商疑問,陳崇憲回應,目前無論招商或國產化作法都只是草案,將彙整各方意見,再看如何修正,「意見進來才是我們真正工作的開始。」

 

台灣離岸風電經過近七年發展,猶如倒吃甘蔗,漸入佳境。然而,政府精心設計的國產化草案最終將如何調整,會是台灣未來風電發展能否保量又保質的關鍵。

延伸閱讀
出清00919,錢進00922、00631L...30歲補教老師存股買房攻略:1年半滾出上百萬,放手高股息的理由
出清00919,錢進00922、00631L...30歲補教老師存股買房攻略:1年半滾出上百萬,放手高股息的理由

2025-04-06

不是00919、00878...3月績效出爐,台股ETF「唯二」正報酬!秀高股息10倍抗跌力,去年績效王慘墊底
不是00919、00878...3月績效出爐,台股ETF「唯二」正報酬!秀高股息10倍抗跌力,去年績效王慘墊底

2025-04-01

台股大跌,該恐慌還是該進場?00919撿到便宜價,32K技術員「月薪翻倍」曝:3個鎖穩股息的關鍵
台股大跌,該恐慌還是該進場?00919撿到便宜價,32K技術員「月薪翻倍」曝:3個鎖穩股息的關鍵

2025-04-01

00878、00919...該出清?當年股災滿手0050,整整3年才漲回來!過來人經驗談:就算套牢,寧選高息ETF的理由
00878、00919...該出清?當年股災滿手0050,整整3年才漲回來!過來人經驗談:就算套牢,寧選高息ETF的理由

2025-04-08

00919崩到18.X元能買?她抱900張季領息60萬、喊話高息ETF夥伴:買進「低價股數」比氣長
00919崩到18.X元能買?她抱900張季領息60萬、喊話高息ETF夥伴:買進「低價股數」比氣長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