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2317)今天宣布,已參與美國一家鋰金屬高能量密度電池公司SES(Solid Energy Systems)的PIPE增資案,希望透過核心技術及資金股權合作,發展次世代電池。
這項投資案也符合鴻海集團佈局電動車關鍵技術的策略,進一步投資訊息將待相關程序確定後,依規定發布,惟鴻海並未透露投資金額。
SES才成立9年 從MIT獨立出來 通用、BMW、本田都青睞
鴻海說明,希望鴻海與SES在次世代電池合作,能共同開發高能量密度的車用電池,如此鴻海將有機會與全球一線車廠同步推出長里程數之電動車。
SES已經受到多家國際主要汽車製造商的青睞,目前簽訂共同開發協議的車廠包括了美國通用、日本本田、南韓現代、德國BMW、及中國上汽等。
SES成立於2012年,主要營運據點在麻州波士頓,在上海嘉定也有營運據點,該公司是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獨立出來的企業。
鴻海去年Q3宣示進軍電動車 6月才入股碩禾
去年10月鴻海與國內汽車業龍頭裕隆(2201)共同宣布進軍電動車市場後,佈局相關領域動作頻頻。
今年6月中,鴻海與碩禾電材(3691)共同宣布,雙方將透過股權合作,攜手開發電動車電池材料,以加速佈局電動車關鍵零組件,並搶攻全球電動車市場。
碩禾董事會當天通過,由鴻海透過子公司鴻揚創業出資12億元,參與碩禾私募案,未來將持股碩禾10.54%股份,成為第二大股東。
EV成本佔比以電池最高 掌握電池者「得天下」
為何鴻海如此重視電池在開發電動車策略中的重要性?
鴻海產品長蕭才祐曾說明,從EV成本來看,動力電池以30~35%佔比最高,驅動系統以20~25%居次,也就是說在EV時代,掌握了電池技術的廠商「就能得天下」。
他表示,運用鴻海自力開發的「電池黑科技」,可以使EV電池的重量減半、體積縮小5/6、電池壽命提高10%以上,鴻海目標是2024年推出第一款商業化的EV用固態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