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疫後轉型的關鍵字,素有「工研院奧斯卡」之稱的工研菁英獎,2021年4項金牌得主,涵蓋臺灣優勢的半導體科技、電路板產業應用,以及深具潛力的植物新藥技術,都是跨領域創新的結晶,為臺灣下世代產業科技提前布局!
創新平台突破植物藥研發瓶頸
非類固醇乾癬植物新藥
長年有皮膚病困擾的朋友,必定對類固醇不陌生,儘管類固醇對皮膚問題有速效,但副作用也令人望之卻步,部分病友甚至因此拒絕用藥。工研院以植物藥技術平台開發出乾癬用植物新藥PTB323X,突破植物藥研發瓶頸,同時解決類固醇高副作用問題,造福廣大病友,也榮獲工研院傑出研究獎金牌的肯定。
紅、癢、痛,皮膚出現大面積潮紅丘疹,嚴重會產生膿疱潰爛等症狀,這種俗稱「銀屑病」的乾癬症,困擾著全球1.25億位病患,其中臺灣每年亦有8萬名病患因症就診,由於症狀會反復發作,是相當令人頭痛的慢性皮膚病。
由於乾癬為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現今並無有效根治方式,因此患者需接受長期治療。臨床治療方式包括光照治療、注射生物製劑、口服藥以及外用藥等,目前最普遍的治療方式,以使用含有類固醇的外用藥為主,占乾癬用藥的68%。
但長期使用類固醇易產生強烈副作用,造成患者皮膚萎縮、微血管擴張、毛囊炎等症狀,嚴重者會引發免疫系統失調,導致水牛肩、月亮臉、免疫力下降等問題。而目前常與類固醇合併使用,以降低副作用的維生素D藥物,也有造成患者皮膚增厚、血鈣等副作用。
學研合作 驗證未被滿足的市場缺口
「因此當皮膚科醫師聽到我們在開發不含類固醇的乾癬新藥時,都表示很感興趣,」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天然醫藥與保健技術組組長潘一紅表示,這項計畫邀請到包括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臺大醫院、高雄榮總、高雄長庚等專業皮膚科醫師加入團隊,協助PTB323X進行學研型臨床試驗與科學探討,醫師們都非常有研究精神,也提供了相當多寶貴的建議,讓團隊順利抓準研發與市場方向,「醫師的正面回饋讓我們大為振奮,也證實不含類固醇的乾癬外用藥,是尚未被滿足的市場缺口,極具商業發展性!」
「乾癬需長期治療,類固醇雖具顯著療效,但無法連續使用超過2週,考量到藥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需要其他藥物作為輔助或替換,」潘一紅表示,為了提供乾癬患者更安全的治療方案,工研院團隊以4年時間,萃取杭菊的黃酮類活性成分群組,研發出可長時間使用、具高療效性、低副作用,並可取代傳統類固醇,或與類固醇併用的植物新藥「PTB323X」。
千種藥材大車拼 杭菊成乾癬救星
怎麼知道杭菊對乾癬有療效?潘一紅打趣,「這過程好比大型選秀,」團隊先從在技術處支持下,累積10餘年的「藥材萃取物資源庫」,超過2,000種本土藥用植物中,進行搜尋與篩選,再針對此次研究目的做實驗,「我們嘗試過幾百種植物,做了上千次實驗,選出10種較具潛力者;再比較這10種植物的易栽植性、產出品質掌握性、製程上專利價值,甚至成本競爭力等,杭菊最終脫穎而出。」
儘管人類使用天然植物草藥的歷史可追溯至千年前,也累積了無數人體使用經驗及文獻,但現今主流醫學為西醫體系,藥物市場以化學合成藥物或生物製劑為主,以天然物為藥物成分來源的植物新藥,因成分多元複雜,且易因栽種培育、保存運輸等因素,造成品質差異,進而影響藥物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近20年來,植物新藥在國內外獲核准上市的比例並不高,仍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開發。
「但也正因為植物成分複雜,具備多靶點特色,更有機會解決錯綜複雜的疾病,補足化學生物藥無法滿足的市場,」工研院生醫所經理溫淑芳補充。面對植物藥的挑戰,潘一紅所帶領的團隊沒有退怯,發揮工研院跨領域整合的優勢,建置植物藥技術平台,為植物新藥開發打造精準化的一條龍式解決方案。
三大創新技術 助植物藥合規
如何讓難以穩定掌控原料特性的植物藥符合藥物開發之法規規範,是植物新藥開發需突破的瓶頸。工研院的植物藥技術平台為全國唯一整合型技術研發平台,涵括料源培育、功效試驗、毒理試驗、作用機制研究、製程放大、化學成分分析確效、藥品優良製造作業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生產等核心技術,串聯植物藥前端培育栽種、中端生產品管,以及後端功效安全驗證、法規查驗登記等流程。
為確保植物藥原料品質的一致性,歐盟、世界衛生組織皆有依據「藥用及香藥草植物的優良農業種植與採收規範準則」(Guidelines for Good Agricultural and Collection Practice of Medicinal and Aromatic Plants),作為植物藥原料的種植指引。工研院於臺南六甲院區建立符合GACP規範的植物藥原料栽培基地,包括組培苗室、節能科技溫室等,從育苗、栽種、收成、保存等流程一應俱全,並針對植物成分、提取製程、醫藥配方研發三大創新技術,以確保植物藥原料的品質與成分。
工研院生醫所經理陳玟吟以「植物化學工廠」來描述植物成分優化的創新技術運作模式。首先在原料培育的部分,以植物組織培養技術選拔出性狀優良的組培苗,並藉由科技溫室及「藥用成分倍增調控技術」,調控環境、氣溫、光配方以及營養源設計等細節,提高關鍵基因轉換效率,使植物原料有效活性成分含量增加40倍。
當植物原料收成後,則進入到中段製程部分,以「藥用成分生物轉化及純化技術」將杭菊中多種黃酮類成分再轉化成有效活性成分,同時去除非藥效活性成分,使有效活性成分增加10倍、純度提高72倍,可大幅減少分離純化所需時間與成本。然後再透過「藥用成分群組最佳活性配比技術」,針對藥物活性成分調配出最佳比例,訂定臨床用藥規格。
研究成果產出後,需完成前臨床研究工作如製程標準化、試量產、功效與安全評估等,於法規單位查驗登記審查通過後始能進入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工研院為國內法人機構中唯一建置符合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ICH)標準,以及衛福部GMP認證的植物藥工廠,具備相關軟硬體設備與技術,所製備之試驗物質也可提供進行優良實驗室操作規範(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之動物毒理試驗等作業,提供產業臨床用藥製備的場域需求。
「新藥開發需要承擔許多風險,為了支援國內生技醫藥產業之臨床推動,工研院建置GMP植物藥工廠,以符合國際法規的標準進行試量產,完備新藥安全性及功效性驗證需求,期待能與國際接軌,快速推進新藥開發的腳步,」工研院生醫所副組長呂居勳表示。
「化學、製造與管制」(Chemistry, Manufact uring and Control;CMC)是新藥產出的關鍵,新藥進入臨床人體試驗階段前,需備齊符合法律規範的CMC文件,而GMP工廠將相關流程數據化、文件化確保法規適格性,再與其他前臨床研究資料匯集後即可向衛生褔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提出藥品臨床試驗查驗登記的審核。
「藥用成分生物轉化及純化技術」將杭菊中多種黃酮類成分再轉化成有效活性成分,同時去除非藥效活性成分,可大幅減少分離純化所需時間與成本。
戰略布局 打造新藥開發一條龍服務
新藥研發的過程漫長,動輒耗費10數年的時間。PTB323X自2017年開始研發,已在2020年通過TFDA進行人體臨床試驗(Investigational Drug;IND)的許可。研究成果數據證明其具療效,安全無刺激性、可長期使用,且功效較競爭藥物維生素D更佳。
相對於一般新藥開發,PTB323X因為有了工研院植物藥技術平台的助力,在時程進展上較為迅速,加上導入專業醫師進行學研型臨床試驗,在有充足數據資料佐證安全性的支持下,TFDA允許PTB323X合併臨床一期與二期試驗,直接進行乾癬患者人體試驗,加速新藥開發腳步。
潘一紅表示,透過植物藥技術平台,團隊成功突破過往植物藥開發瓶頸,以更精準化、科學化、國際化的方式,研發出治療乾癬的植物新藥PTB323X,並已與4家廠商針對技轉事宜進行洽談,堅實的創新技術已獲得2020年國家新創獎的肯定。此外,平台所衍生的三大創新技術,均已申請多國專利布局保護,並提供產業技術應用,累計超過20件合作案,也創造出豐厚的授權回饋。
生技醫藥產業不僅關係到人民健康安全,更與國防戰略息息相關,特別是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後,各國紛紛將生技醫藥列為國防發展重點,臺灣亦將其列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項目之一。
為了更進一步扶植臺灣生技醫藥產業,工研院積極鏈結新藥開發技術與場域,整合成為創新研發平台。「任何藥物的開發都有其前瞻性,端看從何種領域切入,並找出適合發展的方向。植物藥屬於正在蓬勃發展的新領域,工研院的植物藥技術平台,將以一條龍的方式,協助產業開發新藥及相關應用,積極布局植物藥市場,」潘一紅對植物藥的未來充滿期待。
不僅更節能還能更均勻
相控陣列變頻微波技術
烤披薩時,若要同時烤熟鮮蝦又不讓櫛瓜過熟,幾乎不可能。如果有一種變頻微波技術,針對不同食材給予不同頻率的微波,讓成品出爐時熟度一致,那就太棒了。工研院開發的「相控陣列變頻微波技術」,將此概念運用在半導體工業,可使晶圓品質更穩定,還能有效節能,獲工研院傑出研究獎金牌肯定。
微波加熱技術的應用已經有數10年,包括家電及工業上都廣泛應用,最基本的就是家中的微波爐,它透過磁控管發出2.45 GHz的微波,讓水分子間接產生震盪加熱烹調食物。
而在工業使用的退火製程,可改變材料微結構的一種熱處理。以半導體為例,半導體前段晶圓摻雜製程,就是透過加熱來恢復晶體的單晶結構,並活化當中的摻雜物質,但退火的溫度和速度是門大學問。
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專案經理黃昆平表示,材料種類各異,不同的材料對電磁波吸收程度都不同,「如果可以知道某個材料吸收的微波頻率是多少,那個頻率的加熱效果會是最好的,就可以大幅縮短加熱、退火的時間。」
加熱退火時間大幅減少
工研院研發的變頻微波技術,是將3.2mW低功率高頻訊號源,藉由氮化鎵(GaN)固態功率放大器,提升至100W,可做變頻輸出,也可選擇特定頻率輸出,讓不同材料獲得適合的微波頻率。
這項新技術的優勢,黃昆平表示,以碳纖維生產為例,過去多以紅外線、電阻絲式間接加熱,溫度需要攝氏2,800至3,000度,加熱時間要60分鐘才能產生相變化(Phase Change);若改為微波加熱,溫度可以降到2,000度,幾分鐘就可以產生相變化;至於在半導體上,產生相變化的溫度可從1,000度降到500度。對產業來說,此技術最大貢獻之一就是節能,尤其在減碳永續趨勢下,可幫助製造業降低成本,大幅降低製程碳足跡。
減少高溫擴散降低缺陷
黃昆平解釋,由於退火所需溫度變低,大約可節省80%耗能;另外,因溫度低,冷卻的時間也大幅縮短,也能省下至少3成的時間,甚至可達一半。「它還附加一個好處,就是過去退火溫度可能要900~1,000度,使用微波是針對個別材料調整頻率,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達到結晶結構的相變化,實際反應溫度可能只要一半,這對製程有很大幫助,特別是對前後站製程,減少了高溫熱擴散造成前後站的缺陷。」
黃昆平以烤牛排舉例,碳火直烤,在離開爐火後牛排本身溫度仍高,等於還在持續受熱,因此溫度、時間要拿捏得相當精準;如果用微波加熱,針對牛肉反應的頻率給予微波,牛排達到需要熟度的時間變短了、溫度也降低,可以降低牛排過熟的問題。再如烤披薩,披薩包括了麵皮及不同餡料,若用窯烤,能控制的只有溫度及時間,如果用微波加熱,針對不同材料使用不同微波源發出不同頻率的微波,讓各種餡料達到最佳熟度,烤披薩的時間縮短了,理論上會更美味。
調控相位加熱均勻度逾99%
而電磁波除了頻率、振幅,還有一個相位(Phase)的特性,相位是描述訊號波形變化的度量,或物體週期運動的階段,主要與退火物品的受熱均勻度有關。團隊成員之一的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資深工程師蔡岳霖指出,透過調控電磁波輸出頻率、振幅以及相位,產生建設性干涉或破壞性干涉,就能組合出最佳的加熱場型,大幅提高受熱物品的均勻度,目前該技術的加熱均勻度可達99%以上。
至於微波中有電場及磁場,使用在半導體晶圓製程中,會不會對晶圓上的線路產生干擾?黃昆平表示,在晶圓前段製程中,它的線路都還是雛形,不太有影響,理論上會影響到線路是在後段的封裝,「我們做過多次實驗,並未發現明顯的干擾,主要是因為晶片裡面的銅導線夠細,未來該技術也有機會應用在封裝上。」
2017年,由國立交通大學、工研院、國家奈米元件實驗室三方機構合力研究的微波退火技術,入圍當年度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這次就是以先前的技術為基礎做精進。
「相較於2017年的技術,這次最大的精進就是可以做頻率的選擇及相位的調控,」黃昆平說,因為當時微波頻率是固定的,要做多重模態,就只能放置多個磁控管,因此腔體很大;現在可以做頻率選擇與及相位調控,無須用到這麼多磁控管,腔體體積縮小一半,「另外,因可調整受熱物的頻率,退火時間也可以縮短,整體成本也降低了。」
從「定頻」到「變頻」,再到相位可自由調控,研究過程中碰到許多困難與瓶頸。團隊之一的工研院電子與光電系統研究所經理陳昌昇指出,不同材質吸收微波的頻率不同,要量測團隊不熟悉的材質並確認其吸收頻率,是一開始的挑戰。「我們必須重新設計一個量測架構,再模擬、驗證我們的量測架構是否正確,光是驗證過程就花了很多時間,」陳昌昇說,「甚至還得設計治具(Jig),以避免治具造成量測的雜訊。」
黃昆平補充,「量測這段工作可以說是這個計畫的眼睛,他告訴我們多少頻率,我們就往這方向去發展,當然,最後還是要靠物理運算去雙重認證,用數學去校正。」
求助高速電腦篩選排列組合
蔡岳霖也指出,這個技術是透過頻率與相位的調控,來達到均勻加熱的目的,「但頻率從2×109到4×109赫茲,相位從0到360度,形成的排列組合非常多,怎麼做選擇?」
「最後是靠超級電腦!」蔡岳霖透露,團隊把條件都輸入電腦,由電腦去篩選出最佳化的排列組合,再從這些排列組合去執行。黃昆平回憶,一般電腦運算,光是一個數值就要1到2週,後來求助高速電腦中心,以及同仁支援的數值模擬分析方法,採用高速電腦運算大約1到2天,速度加快很多。
退火製程的應用很廣,半導體、太陽能、化工業,甚至未來在食品業都用得到。黃昆平舉例,「像是穀物、水果的乾燥,可以說任何東西在製程中需要加熱、退火、乾燥的部分都用得上。」
食品業使用這麼尖端的技術,在成本效益上會不會不划算?黃昆平說:「其實是非常划算!」他以烹調食物為例,使用電鍋可能需要半小時,用微波爐可能只需要3分鐘。根據這原理,過去製作果乾,用傳統烘乾可能需要7~8個小時,「我們實驗結果,用微波烘乾不到1小時就可以辦到。」
這項新的微波技術,不管在食品業、工業上,可以達到省時、省工、節能,還有一項就是均勻度。黃昆平表示,微波加熱的應用雖然已經很久,但最大的挑戰就是均勻度。主要是過去對微波加熱的模態掌控不夠好,加熱後有些有乾、又些沒乾。拿食品來舉例,蔓越莓乾、芒果乾一次可能烘乾幾千顆,如果乾燥程度不一致,最後可能整批都報廢掉。「現在這個相控陣列變頻微波技術,均勻度比過去好很多,加熱物換成晶圓、太陽能電池、光電元件等,依舊有很好的均勻效果。」
新技術臺灣第一領先國際
這項技術的成果,目前在選擇性加熱的能力上,已經領先許多國家。黃昆平說明,「儘管微波變頻加熱並不是新技術,但我們同時具備變頻加熱、相位調控與數值分析,被加熱物的均勻性可以做得比別人好,不僅領先,也是這項技術的特色。」他充滿信心的表示,該技術未來技轉,將是第一個國產化的同類型技術,即使放到國際上都屬於領先群。
產業或許會關心,新設備投資的回收問題。黃昆平指出,加熱退火製程往往攸關能源與成本,採用此技術可大幅節能,估計在食品業約1至2年可回收設備成本;若是廢棄物處理事業回收則更快,估計半年就可達到,像是科技廠製程中酸液回收濃縮的汙泥,要交給外部處理廠處理,用微波加熱乾燥縮小體積,速度就很快,也很節能。
放眼未來商機,以半導體產業來說,若著眼於替換傳統退火設備,全球相關市場估計約數10億美元;就食品業而言,光是在果乾製作市場,臺灣每年至少也有新臺幣幾10億元的設備市場。該技術目前正積極導入產業,開始為企業設計微波加熱生產線,預計明、後年可以進行量產。
延續摩爾定律新解方
高深寬比玻璃基板電鍍填孔及檢測技術
玻璃中介層(Glass Interposer)技術提供2D到3D先進封裝,更穩定的良率與更具競爭力的成本。隨著半導體製程持續演進,串接各層間的導線深寬比不斷增加,工研院的「高深寬比玻璃基板電鍍填孔及檢測技術」,可有效增加電極密度、改善晶片堆疊,助臺灣半導體產業持續引領風騷,因而獲工研院傑出研究獎金牌。
5G時代來臨,人工智慧、物聯網、車聯網等應用相繼崛起,為提升晶片效能,半導體持續發展晶片微縮製程,從7、5奈米(nm)走向3、2奈米,逼近摩爾定律的極限,亟需另闢蹊徑來推動技術演進。其中,透過2.5D或3D設計,將不同電子元件堆疊,整合在一顆晶片的「異質整合」技術應運而生,成為半導體產業持續前進的突破點。
技術領先 達全球最高深寬比
傳統2D封裝是將晶片並排安裝在單一平面上,隨著晶片走向輕薄短小,還要具備高運算、低功耗等高階應用能力,2D封裝已不足支撐產業需求;3D封裝突破了水平框架限制,透過異質整合將不同功能的晶片垂直堆疊整合,使得晶片模組運算能力更強。
中介層技術是異質整合的關鍵之一,玻璃中介層擁有低翹曲、訊號傳遞更快、用電效率更佳等優勢,加上符合輕薄需求,近年有後來居上的趨勢。中介層需要內接金屬導線作為上下訊號傳遞的通道,因此會針對玻璃進行穿孔加工,隨著半導體製程的不斷演進,導線孔洞的「深寬比」(Aspect Ratio;AR)持續增加。
所謂「深寬比」又稱縱深比,指的是導線孔洞深度與直徑的比例。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先進機械技術組副組長黃萌祺說明,3D晶片堆疊層數越多,孔洞就要打得越深,晶片尺寸變小,線寬線距越來越短,孔洞直徑也就跟著縮減,因此製作小孔徑、高深寬比的方向是必然趨勢。然而深寬比愈高也代表製程愈難,成為產業亟待克服的技術挑戰。
「就像是蓋大樓,一層又一層構築起外觀與骨架,玻璃基板就如樓層間的地板,必須將樓板鑽孔打通,串接上下層的電路、水管等管線,讓水電正常供應,各樓層機能無虞,」黃萌祺提出生動比喻。
工研院耗費5年,領先全球研發「高深寬比玻璃基板電鍍填孔及檢測技術」,透過玻璃基板通孔(TGV),連通上下層金屬導線,傳輸電力與訊號,使晶片效能最佳化。「工研院的技術就是要讓大樓蓋得再高,也能保證電訊與電力的傳輸品質!」黃萌祺說。
濕式金屬鍍層沉積技術 成就最高深寬比
國際上對高深寬比的研發不在少數,但AR最多只到10,遠不及工研院的解決方案。而工研院領跑全球的關鍵,有賴三大亮點技術:首先是開發全新填孔電鍍製程,以玻璃通孔基板為中介層,再將銅電鍍上基板填充孔洞,讓電路上下連通。為增加金屬與玻璃的接合度,填孔前玻璃表面需要製作一層100至200奈米的複合式氧化物導電薄膜,以此作接合的橋樑。
業界是以乾式結合濕式製程來製作導電薄膜:利用真空電漿鍍膜設備(PVD)把金屬打成離子狀態飛入孔洞,但晶片堆疊越多層、孔洞位置就越高,要精準入洞的難度也增加,以致良率下降;工研院開發出低成本、適合高深寬比的「複合式氧化物導電薄膜」,採全濕式製程,透過浸泡無機氧化物與無電鍍銅藥液流經深孔,使其表面產生氧化物薄膜,再經低溫共燒技術,讓金屬氧化物薄膜與玻璃基材產生介金屬化合物,即可克服玻璃與金屬附著力不佳的瓶頸。
「若採傳統製程,深寬比15已是極限,」黃萌祺指出,全濕式製程的AR可達15至30,晶種層沉積率高於7成,覆蓋率佳;且PVD機台身價不斐,「從乾濕搭配改成全濕式設備,可節省成本約5成,為業者減輕不少壓力。」
單劑雙功能電鍍添加劑 完美無縫填洞
其次是開發具雙功能的單劑型電鍍添加劑填孔配方。一般情況下,以電鍍填充銅金屬時,孔洞表面往往最快形成金屬沉積,中間則最慢,因此容易產生空隙,實際使用時遇到較大電流,晶片會很快損壞,所以需要使用特殊的添加劑,讓孔洞口金屬沉積速度變慢,待孔洞中間填滿後再填洞口,就可減少孔隙產生。
黃萌祺解釋,要解決這個問題,業界普遍同時使用3種添加劑,但電鍍時3劑各自消耗,需要適時補充,但添加劑會彼此干擾,要補充什麼?補充多少?難以精準掌握。團隊決定甩開這個惱人問題,直接開發新型添加劑,「從一篇篇文獻研究開始,判斷哪些化學藥劑可能符合所需功能,再逐一進行篩選,」黃萌祺說。
經過一段摸索期,團隊找到幾支特定藥劑,展開配方實驗。團隊主要開發成員工研院機械所研究員張佑祥,半年來幾乎天天泡在實驗室,將實驗每個步驟一一記錄,精挑細選出一款不曾使用於電鍍的藥劑,意外的同時具備抑制與平整功能,不用再與其他劑搭配,效果就很出色。「由於是單劑型作填孔電鍍,不但能解決覆蓋率的問題,降低因不同電鍍添加劑所造成的量測干擾,更有效提升製程穩定性與良率,與目前業界配方相比,還能省下50%的成本,」黃萌祺興奮表示。
3D微孔偵測 缺陷無所遁形
第三個亮點則是開發先進的3D圓球形演算法(Sphere-Fitting),來檢測高深寬比的銅填孔狀態。黃萌祺透露,這項技術可說是研發過程中最具挑戰、也是最難掌控的部分。結構或藥劑配方,團隊還能自行調整,唯有填孔成效,從外圍到中間有沒有填好填滿?哪裡有孔隙?光憑肉眼與普通顯微鏡都無法觀察,「若忽略這道程序,不知道填充結果,就像矇著眼睛研發,根本無從精進。」
一開始團隊委託外部檢驗單位,光是檢測一片基板就得耗上半天,3D X光片也需人力逐一檢查,若同時開發多種配方,來回至少要1~2個星期,曠日費時。所幸,團隊獲得院內材料領域專家跨刀相助,開發出改良版的3D圓球形演算法,經高解析、高對比的奈米斷層掃瞄,電腦軟體針對內部結構之微孔分布與直徑加以演算,精確快速找出缺陷。黃萌祺認為,「這個演算法的最大突破,是可以同時偵測上百根TGV銅填孔,最快1到2天就能知道結果,大幅縮短檢測與校正時間。」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博士林子閎表示,類似的孔隙偵測技術多用於生醫材料或原油探勘,例如牙科檢測牙本質小管細微結構、石油業者鑽油探勘油礦等。而將自動孔隙偵測演算法結合奈米斷層掃描3D檢測技術,用在電子業則是頭一遭,對材料領域也是新的嘗試。「這個檢測的挑戰在於,銅金屬照X光容易造成散射,要讓軟體剔除雜訊與散射,才能進一步建立3D立體軸,清晰呈現後,由程式自動且快速鑑別出金屬柱內的孔隙、缺陷位置與軸向定位。定義出精準座標後,電子顯微鏡才能進行精準比對確認,做更高解析度的分析,朝正確的方向調整。」林子閎說。
透過精確的檢測驗證,團隊明顯感受到成果漸入佳境,「早期技術沒那麼完善,內部會有滿大孔隙,像是球棒中間裂開一條縫,隨著技術越改越精良,後期只會出現如花生米一般、2至4微米(㎛)的洞;到了現在,連一點點孔隙都找不到了!」黃萌祺不禁露出滿意的笑容。
為半導體業超前部署 創千億產值
本技術問世,可應用在半導體先進封裝產業中的扇出型面板級封裝(FOPLP)、高密度電路板(HDI PCB)以及IC載板,滿足電子產業先進製程的需求。黃萌祺指出,該技術雖然只占封裝製程一部分,但濕式設備與單劑添加劑等重要開發,不僅縮短製程時間,也為業者省下至少3成的設備與藥劑成本,估計可創造上千億元的產值。
這項開發計畫的另一層重要意義是促成跨產業的合作,例如提供玻璃基板與鑽孔的國際知名玻璃大廠,原本將主力放在供應顯示器,藉由這次的計畫也跨足半導體領域,獲得新的產品開發方向;而與工研院搭配,設計藥劑設備的2家本土設備廠,也是首次跨入半導體先進封裝設備領域,建立次世代的國產設備能量。
黃萌祺透露,目前業界對高深寬比的量產要求AR約7~8,預計2、3年後才會提高到10至15,工研院可說是為半導體產業超前布署,目前已在各主要封測廠進行測試,且研發技術仍不斷精進中,盼能早日量產,讓創新落地,讓臺灣持續保有半導體產業的優勢與製程領先地位。
三大技術助智慧製造再升級
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服務應用平台
作為全球電路板(PCB)的龍頭,臺灣PCB產值已突破兆元。即使擁有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但PCB產業仍面臨勞動人口老化、缺經驗與檢測品質的挑戰。榮獲工研院產業化貢獻獎金牌的「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服務應用平台」,透過三大關鍵技術加值,協助產業數位升級,助攻PCB產值邁向下一個兆元。
所有電子產品必備的基底板材「印刷電路板」(PCB),堪稱電子產品之母。臺灣PCB產業已發展超過40年,在去年正式邁入「兆元產業」,產值達1.04兆元,更連續10年搶下全球龍頭寶座,市占率達31.4%,在臺灣是僅次於半導體及顯示器的第三大產業。
在輝煌成果背後,挑戰卻悄然而至。工研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組長王裕銘直指,「臺灣電路板產業正面臨缺有經驗人力,以及檢測品質不均的問題。」根據統計,高達95%的臺灣電路板製造商聘請外勞抄表、操作設備,凸顯人力不足的急迫性。且電路板產線長,有多達2、30道製程,許多設備操作和參數調整,都須仰賴有經驗的員工。
此外,現有生產和檢測人力的比例約為1:2到1:4,也就是說一個生產人力要配合2到4個檢測人力。目前業界都以人力檢測,判讀品質因人而異,誤判率也會隨著工時增加、人眼疲憊而升高,影響生產效率及企業商譽。
為了解決產業迫切的挑戰,工研院早在4、5年前,便開始打造「電路板產業智慧製造服務應用平台」,以三大核心技術,協助產業朝先進技術、智慧製造升級。
領先國際 建構專屬通訊協定
邁入智慧製造的第一步,首先要建立產業專用的「PCBECI通訊協定」。工研院機械所副所長周大鑫表示,過去PCB的設備和工廠缺乏統一的通訊協定,就像沒有共通語言,設備聯網時資料格式不一,也無法統整傳輸,一直是產業智慧化的瓶頸。
目前國際上最成熟的通訊標準,是半導體業行之有年的SECS/GEM通訊協定。團隊以SECS/GEM為基礎,依照PCB產業需求,重新定義格式並制定訊息封包結構,與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合作制定全球第一個專屬PCB產業的國際通訊協定,包含機台時間設定、事件回報、機台常數資料、遠端控制命令、終端訊息傳送等。在設備聯網時,達到資訊及生產履歷可視化,無須人力抄表。除通訊協定外,工研院也領先全球開發驅動程式,安裝後就能連結通訊,協助產業快速導入,估計縮短30%的安裝時程,降低20%的維護費用和40%的整體成本。
「能夠成為全球第一個推動PCB通訊協定的最大原因是,臺灣PCB產業夠團結!」周大鑫說。PCB產業很早就已看到半導體產業制定標準後帶來的效益,加上臺灣又執PCB產業牛耳,TPCA很早就透過產業白皮書來推動智慧製造,因此在2016年,工研院和TPCA攜手,成立「PCBECI制定小組」,也希望這個標準能適用於全球PCB產業,隔年再跟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提案,經過3次全球投票,終於在2019年9月通過。
肇因分析更聰明 AI檢測更好用
第二項關鍵技術是「整合式肇因分析模組技術」。透過整合式分析,當產品發生瑕疵時,可回推在生產過程中,造成良率下降或瑕疵的關鍵因子,提供校正建議,或是讓設備自主修正,降低對資深人力的依賴。
「傳統的肇因分析,多僅用單一模型,但是每一種模型都有其條件限制,恐讓判讀失準,」王裕銘表示,這項技術最大的特色是,同時採用多個模型分析,得出每項關鍵因子的排序和占比,讓操作人員在第一時間就能掌握調整的優先順序。
第三項關鍵技術是「AI影像重繪缺陷分類技術」。將自動光學檢測(AOI)系統拍出來的高畫質影像,經AI重繪、濾掉雜質後,直接跟原始設計圖做比對,能更快判斷缺陷,解決人眼判讀品質不均的問題。王裕銘指出,過去要判讀某種缺陷需要千百張、甚至是數萬張的資料去訓練AI模型,才能確保準確度,該技術用影像融合方式,所需資料數量可降低40%,準確率仍可達到98%。
建立平台 發揮整合優勢
周大鑫表示,過去PCB產業導入智慧製造的意願不高,主要在於電路板產業毛利相對半導體業低,投資傾向保守;其次也因為電路板生產流程長,來回修正時,用人力銜接更快。但如今少子化問題嚴重,自動化是必然的路。
「為了提高廠商導入意願,在成本控制上就要更精準,優先選擇廠商最大痛點,讓效益更快浮現,才會擴大導入。」周大鑫補充,在軟體操作上,使用方式及介面也要更友善,尤其中小企業普遍缺乏IT能量,以建構平台方式,讓廠商能快速得到軟體支援。
不過這個跨領域整合的平台,初期也面臨不少難題。周大鑫透露,為了整合PCB製程、材料、設備、資通訊的人才,「讓大家用共同的語言,的確花了很多時間。」但這個技術最大的優勢也在於「整合」,「我們提供的方案不只是解決某一特定問題,而是建立一個平台,讓不同產業的需求都可以整合輸入,更加全面!」
促成臺灣第一條跨供應鏈的軟板智造產線
完整的平台技術,就像為產業打了強心針,創造亮眼的產業化成效。在制定產業通訊協定上,不僅領先國際,也跟TPCA合作促成「PCBECI設備連網示範團隊」,成功導入聯策等15家設備廠,與嘉聯益等4家製造商,累計應用套數超過1萬套;而電路板產業的設備資訊串聯比例,也由2017年的23.5%,大幅躍升至2019年的48.3%。
該平台還促成兩大研發聯盟,首先是臺灣第一條跨供應鏈的先進軟板智造產線。以垂直產業供應鏈的概念,促成國內軟板大廠與上游材料廠、系統整合商成立研發聯盟,透過設備聯網,讓生產品質資訊跨廠區交流、校正策略分析及缺陷修補。
最終高階軟板良率從70%提升至90%以上,出貨速度則從5天縮短至0.5天。相較傳統生產流程,至少可降低40%的成本,提高企業獲利能力30%,並帶動每年約10億元的投資,與31億元的高階軟板產值。
催化國際級數位智造中心誕生
另一研發聯盟則是促成電路板打樣廠,與設備廠攜手合作。過去國外大廠下單時,會先由廠商打樣,確定設計出來的電路板符合規格再生產,產業特性屬於少量多樣。透過設備智慧化、生產資訊肇因分析、智慧排程等技術,讓打樣廠的交期準確率從50%提升至80%,進而讓打樣業者成為「國際級數位智造中心」,協助多家國際大廠試製,也帶動國產設備廠的設備智慧升級。
王裕銘指出,這兩大聯盟的意義不僅在於讓技術落地,更產生示範效果。他透露,許多廠商看到良率、交貨速度、成本節省都大幅躍進後,紛紛表達合作意願,目前已陸續有載板廠、半導體封測廠、電路板廠前來接洽。
突破日韓壟斷 切入國際供應鏈
這個平台不僅已帶動國內超過15家電路板設備廠數位升級,更讓臺廠切入國際供應鏈。傳統印刷設備廠妙印精機,導入PCBECI通訊標準和設備數位升級,不良品發生排除時間縮短6成以上,同時生產成本也降低超過6成、良率增至96%。為此,妙印更建立智慧製造新創技術部,帶動公司由傳統設備商升級為系統整合廠。
由於生產品質更好、成本更低,讓妙印成功在2020年取得泰國第二大電路板廠商的訂單,突破長期被日本及韓國大廠壟斷的困境,搶占新南向市場。未來其他廠商也有機會透過數位升級拿下國際大單。
事實上,除電路板產業外,三大核心技術中,「整合式肇因分析模組技術」與「AI影像重繪缺陷分類技術」也已實際導入半導體、光學和天線產業,帶動更多產業數位升級,進而扶植臺灣智慧機械產業聚落。
「未來這個平台還會更精進,」王裕銘說,首先,肇因分析目前是生產完了再做回饋,未來希望在生產前就能預測到可能發生的瑕疵;其次,是希望達到設備與設備間的橫向溝通、分析、校正,進一步提升良率。智慧製造是產業趨勢,在疫後5G、電動車、智慧終端產品需求大增之際,電路板產業產值可望持續增溫,有工研院紮實的技術力做後盾,產業將更具產業韌性與競爭籌碼,持續穩坐全球龍頭寶座。
想了解更多工研菁英獎精彩報導,請看7月號工業技術與資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