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高雄的橋頭科學園區(橋科)攸關台灣的半導體佈局,環保署今日(28日)召開環評會議審議橋科二階環評,結論要求台南科學園區管理局(南科局)補件後再審。
3個小時的環評會議中,環評委員除了關注是否位於環境敏感區位,對於再生水、再生能源使用比率與淨零排放也有所要求,這都是去科學園區開發案少見的討論。
自2010年起,台灣面臨新一輪的科學園區開發與擴張,中科三期、中科四期與竹南科學園區(大埔)都引起社會爭議。在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任內,環保署終於在2018年7月完成科學園區政策環評,初步訂定科學園區的共同審查標準,而橋科是近3年來第一個新設的科學園區。
隨著極端氣候的狀況漸趨嚴苛,台灣著重於能源轉型發展、國際上出現淨零排放的呼聲,此次環評審查過程中,許多環評委員都在詢問達到百分百再生能源、淨零排放的時程規畫,並以25日進行環評的竹科寶山二期台積電二奈米廠為標竿,這都是未來科學園區開發的重要議題。
橋科附近雖已有四座再生水廠的規畫,南科局也規畫再生水比率為82%,廠商有20%的用水必須來自再生水,但是環評委員朱信仍要求,請再評估再生水產質量提升的可行性,甚至達到全水回收,「台積電在竹科寶山二期的目標是2030年透過換水達到100%再生水。」
橋頭園區空間模擬意象(擷取自科技部網站)
雖然台灣還沒修改《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或通過《氣候變遷法》已訂定淨零排放的具體目標,但總統蔡英文已作出政策宣示,南科局在報告中就提到將比照國際趨勢,預計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只是在環評報告書中未能詳細說明推動方向,遭環評委員白子易詢問如何達到,環評結論也要求南科局必須補上相關期程與規畫路徑。
減少溫室氣體一個重要的途徑就是使用再生能源,南科局規畫,園區廠商電契約容量達5000kW以上,就依《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用電大戶規定辦理,意即20%能源消耗來自再生能源;另外,當再生能源憑證市場數量充足或代金繳納法令完備時,用電契約容量達800kW以上,其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必須增加到前一年度平均契約容量的2成。
不過,環評委員袁菁認為,再生能源的目標設有條件限制,卻不知如何以及何時達到這些條件,她也在會議過程中提問:「同樣是科技部底下的科學園區,竹科寶山二期在2050年就能達到百分百再生能源,南科局能不能做出相關規畫或承諾?」
關心橋科環評的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也指出,科學園區屋頂是屋頂光電的重要發展區域,南科管理局應比照竹科寶山二期環評,提出園區屋頂光電的具體裝設規範,其中廠房屋頂裝設利用率應最少設定為屋頂總面積的50%,並依前述裝設利用率,推估最低裝置容量。
另外,林彥廷認為,若南科局與環評最終結論已針對溫室氣體排放與再生能源使用訂定具體目標,政府應摒除過去先開發園區才招商的落後思維,依照循環經濟原則,建立可入駐廠商清單,成為台灣第一個以2050年淨零排放為目標,提出使用100%再生水、再生能源路徑的生態型科學園區。
經過3個小時的環評會議,環評會議除了要求南科局補足再生水、溫室氣體減量與再生能源使用規畫,也要求強化說明空氣汙染抵換、廢棄物處理量能、化學毒物管控、防範最大情境地震的機制,並評估擴大保育類物種草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