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台灣生技投資指標,台杉生技基金取得亮眼成果。面對存在不確定性的生技研發項目,台杉如何找出具有成長潛力、又有成功實力的投資標的?
新藥、醫材向來是創投圈不敢輕易挑戰的項目,台杉團隊投資起來卻顯得游刃有餘,成立不到三年的台杉生技基金(水牛二號基金),投資國內外十二家生技公司,其中已有台康生技等四家公司掛牌上市,還有不少公司進入藥證申請關鍵階段,「我們的投資策略,具中長期穩定性。」台杉投資生技基金合夥人沈志隆說。
如何精準選擇投資標的?「我們有一群有經驗的團隊,來參與整個投資策略擬定。」談起過去台灣生技產業的投資發展,曾任新源生技總經理、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祕書長的沈志隆解釋,二○一一年至一六年可說是生技投資最熱絡的時刻,「那時只要資本市場上是新藥研發的,大家都抱著錢去投資。」
然而一六年之後,新藥研發不再受市場追捧,投資人紛紛轉向藥物製造、健康食品類生技公司。但沈志隆認為,台灣仍有許多潛藏研發價值的公司,特別是新藥開發上,「它雖然是高風險(投資),但我們知道如何去管理風險。」
投資策略》配置比例
七成新藥、兩成醫療技術
沈志隆指出,台杉在生技領域的投資策略,希望七成為新藥、兩成為醫療技術、還有一成投資其他創新項目。在選定新藥的投資上,不僅看藥物機制創新,還會考慮臨床試驗進行,及未來市場性的評估。
「像大分子藥物,如果要準備臨床,可能需要三億到四億美元的資金。」金額之龐大,難免讓創投得更仔細思考臨床布局,還須考慮新藥有何新功能,是否足以吸引醫界採用。「像癌症,很多老藥都可以把病人的病情控制得不錯,要去了解現行用藥有什麼不足的地方。」沈志隆指出,這部分正是生技投資的關鍵。
評估新藥研發後的市場機會,首先要看到現有用藥的副作用,「看有哪些反應不佳的狀況,再結合新藥本身作用機理。」沈志隆說明,從市場機會回頭判斷新藥成功的可能性,是台杉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