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飛機下降的過程中就看到,現場真的是一片混亂,機場已經不是機場了,停機坪、航空站的部分,都損壞得差不多了。」
2013年,海燕颱風重創菲律賓,當時前往菲律賓協助救災,設法為災民提供飲用水的工研院材化所水科技研究員任維傑,憶及災區滿目瘡痍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
被CNN、BBC等媒體形容為「魔鬼颱」、「怪獸風暴」(Monster typhoon)的海燕颱風,在菲律賓造成極為慘烈的災情,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不只建築物、道路嚴重損毀,大範圍的停電、停水,更讓災民連基本生活條件,都難以維繫。
其中,最令人擔憂的問題是,颱風侵襲造成原水濁度攀升,導致災民無法取得乾淨的飲用水;在得知此事後,當地的慈濟志工隨即向台灣求助,希望能夠調派淨水設備,讓菲律賓災民,有乾淨的水可喝。
▲工研院材化所水科技研究組研究員任維傑。
淨水設備Q-water 讓災區也能喝到乾淨飲用水
「我們是跟慈濟志工一起去現場,先找到地下水源,透過水質檢測設備,確認水質狀況是可以處理的,我們再安裝Q-water,那時一共裝了3台,供應飲用水給災民使用。」任維傑說。
Q-water是一套由工研院研發的快速淨水設備,可有效去除水中懸浮顆粒、微生物等汙染物,把受到汙染的水源,轉變為安全的飲用水。而Q代表的意義,是3個以Q開頭的單字,分別為快組(Quick)、豐沛(Quantity)和優質(Quality)。
談到當初研發Q-water的動機,任維傑指出,主因和2009年的莫拉克風災有關,當時位於台南的瑞峰國小,發生停水問題,工研院便調派淨水設備送至當地,但因設備體積太大,一旦遇到道路中斷等情形,就很難在短時間內送達災區。
「其實,Q-water相關技術,大概發展有10年了,但莫拉克風災的經驗,讓我們開始思考,怎麼讓淨水設備,可以更容易地,被攜帶到需要的地方去。」任維傑解釋。
▲工研院和水利署合作研發的快速淨水設備Q-water。
台中、苗栗水情嚴峻 用Q-water設置臨時供水站
2012年,在經濟部水利署經費支持下,工研院開發出Q-water原型機,之後便不斷精進,縮小體積,讓設備模組化,使之更容易組裝,甚至還加裝可處理海水的功能,而這項研究成果,不只可應用於救災,就連台灣近期面臨的乾旱危機,Q-water也能派上用場。
任維傑以水情嚴峻的台中、苗栗為例說道,Q-water對兩地的支援,都是先抽取地下水,透過Q-water過濾,再讓民眾取用,「像一個臨時供水站的概念,煮滾後,就是一般飲用水等級。」
目前台中已安裝10套Q-water,據估算,每天可以有15噸的產水量,平均1小時就能完成600公升左右。任維傑指出,Q-water的維護人力需求低,只須定時巡檢產水量即可,「淨水、清洗,都可自動運作。」
水科技持續進化 為台灣留住更多水資源
和傳統淨水設備相比,在體積和模組化方面,Q-water已縮減了大約50%的空間;組裝上,如果是因應一般救災需求,大概1小時就能組裝完畢;此外,Q-water還可依照產水量、原水水質的不同,進行類似「客製化」的調整。
「一般的天然水體,地面水、地表水、雨水,理論上,處理都沒問題。原水濁度高、很髒的水,也是可以處理,只是要比較頻繁的去清洗(設備)。」任維傑說。
工研院材化所水科技研究組組長梁德明表示,長期以來,在經濟部技術處經費支持下,工研院持續投入淨水技術研發,從早期的工業廢水處理,一直到水再生技術,都累積了不少成果,未來也將致力促進淨水設備國產化。
▲工研院材化所水科技研究組組長梁德明。
梁德明舉例,過去飲水機多半使用RO膜,但在電容脫鹽(Capacitive Deionization, CDI)技術問世後,不僅產水力有所提升,同時也可減少耗能。
在節水、節能的大趨勢下,工研院持續投入、精進相關研發,運用科技的力量「超前部署」,盡力為台灣留住更多珍貴的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