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 肆虐全球,生技醫療產業的重要性也水漲船高,有些甚至成為國安相關產業。但是台灣生醫產業上市櫃公司的市值從2015年的1.1538兆,受到有心人士操作打壓,縮水到2018年的僅剩下8,444億。
去年至今,即使遇到COVID-19疫情加持,生醫公司股價仍舊是大起大落,即使公司數目、產值也同步增加,生醫產業市值到2020年底也頂多回溫到約1.0601兆,尚未完全恢復元氧。
這些上市櫃公司市值表現尚且如此,更遑論還在研發中及未上市櫃公司,他們在籌資肯定更加困難。
造成生技產業市值軟弱無力,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技產業遭到政治禿鷹及經濟禿鷹的侵襲,如宇昌案、浩鼎案⋯⋯等等。導致投資客尤其菜籃族投資散戶慘遭套牢,進一步投資生技產業的信心不足。
另一個原因是大部分生醫公司都還在研發燒錢,入不敷出,沒有所謂的本益比,有的只是本夢比。有的公司很會推銷夢想,股價自然不錯,有的就乏人問津,股價表現不佳。
既然以本夢比為主,缺乏實質產品賺錢的財務資料,就容易被炒作,夢想氣球愈吹愈大,還是會消風或破滅,這種無實際產品之稱的生醫股票就會暴漲暴跌,更進一步傷害生醫投資信心。
因此我們應該了解台灣生技產業發展的困境不在缺少資金,缺的是投資的信心。雖然大家也了解生醫研發的成功率不高,但一旦成功,投資報酬率驚人,如果能成為獨角獸,更是一本萬利。但是信心不足,導致大家裹足不前,台灣很多不錯的生醫研發就難以為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實在可惜。
要徹底解決投資信心不足我提出二招。第一招是增加研發成功率,第二招是多角化投資以減少焦慮。
第一招要增加成功率,投資前就需要有專業團隊評估,更好的是投資後的專業介入協助,好的Venture Studio就可以把成功率由不到十分之一增加到十分三,甚至十分之五。用專業評估取代媒體炒作,用專業投資團隊,如投資ETF基金或創投基金,取代菜籃族的憑感覺投資,台灣生技產業的發展才會健康。
第二招多角化投資,就是選擇多樣化且多個有潛力的研發團隊。
因為投資1~2個公司,成功固然高興,失敗機率高會産生很大的焦慮。如果投資30家公司或研發團隊,則失敗雖多,但如果有10家成功,成功的報酬就可以彌補失敗的損失,焦慮感自然降低很多。
何況經由投資顧問專業團隊的評估選擇及介入,只要研究的標的有好的結果,大部分公司要開始募資時,價值估計多會有2~3倍的成長,雖然最後的產品不一定成功上市,但基金投資人也不大可能賠本。
相較於對電腦晶片及其他科技産業的投資,台灣在生技產業發展的投資太少,各研發公司的資金缺口很大,期待有更多的創投基金以專業評估及多角化投資的方式,加速落實蔡英文總統從過去的「5+2產業創新政策」到最近「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提昇台灣的生技產業的政見。
作者簡介_涂醒哲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前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理事長、前衛生署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