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客戶雙贏模式曝光
能在技術上領先同業,是基於台積電獨特的商業模式。台積電前代理發言人孫又文曾指出,「台積是一個沒有自己產品、不跟客戶競爭的晶圓代工廠。客戶發展它的創新,台積發展製造上的優勢,各司所長。」她形容這是彼此雙贏的商業模式。
正因為各司所長、重視客戶信任,台積電更加大力度發展先進製程。台積電五奈米製程從去年開始量產後,已成為貢獻台積電營收二○%的要角。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先前也透露,台積電三奈米製程進度超前。有機會在原定今年下半年試產、明年下半年進入量產的計畫上,提前達標。
面對競爭者緊追,台積電加速前進、擴大產能配置,從上游設備廠艾司摩爾(ASML)出貨狀況,即可見端倪。以賽亞調研報告指出,艾司摩爾先進製程關鍵設備EUV極紫外光顯影,從一五年累積至二○年的出貨量中,有四○%至四五%集中在台積電身上,三星僅有二五%至三○%,英特爾更是只有五%至一○%。
EUV是生產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重要半導體設備,艾司摩爾有近四五%的出貨量都集中在台積電,意味著台積電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產能,早已遙遙領先競爭對手。
即使是美國廠計畫,台積電也持續做大規模。以賽亞調研報告分析,原訂美國廠二四年進入五奈米製程量產、月產能兩萬片的計畫,將會分多階段進行,第一階段以七奈米與五奈米製程為主、提前至二三年量產,第二階段之後會進入五奈米與三奈米製程,目標在二四年底要讓月產能突破十萬片。
但計畫再大,也需要有團隊執行。消息人士指出,台積電除了鼓勵台灣員工赴美外,也持續挖角英特爾員工。「英特爾有晶圓廠在錢德勒(Chandler,位於鳳凰城東南方),台積電可以招募(英特爾晶圓廠員工)過去。」另一位業界人士說明。
他進一步解釋,若能挖角英特爾晶圓廠的員工、特別是負責廠區營運的成員,對台積電而言,必然是確保美國廠順利運作的一大助力。
除了聚焦先進製程,台積電在先進封裝的研發同樣積極。原因無他,製程微縮雖然可以帶來效能提升和功耗改善,但提升幅度已不如過去從成熟製程升級時巨大,因此先進封裝成為延續摩爾定律重要的技術。
細究封裝技術升級關鍵,在於材料。二月九日,台積電宣布投資設立日本子公司,就是為了台積電積極發展的先進封裝技術3DIC,伴隨著製程微縮的進展,3DIC技術對於新材料有迫切需求。

成立日本子公司攻先進封裝
晶圓代工業內人士分析,3DIC這種三維封裝技術難度極高,「有的是一邊做電晶體、一邊做堆疊,3DIC有很多種作法。」在面對各段不同的製程條件,如何維持晶片電性與結構穩定度,都得依靠合適的材料搭配。
談及材料應用的挑戰,封裝材料供應商、晶化科技董事長陳燈桂就說,研發先進封裝的新型透明膜材過程中,就曾遇過「彈性係數不夠大、熱膨脹係數太小」等問題,也經歷了許多研究,這些膜材才能滿足先進封裝製程。
「日本在材料上面非常強,原材料掌握度幾乎占了九○%。」陳燈桂指出,「要滿足高傳輸特性、低介電耗損,都需要挑選新的材料。」日本擁有琳得科株式會社、積水化學、住友電木株式會社等材料領導廠,是台積電選擇赴日設立研發中心的主因之一。
晶圓廠所使用的先進封裝技術,主要應用在HPC(高效能運算)和手機AP(應用處理器),TrendForce分析師王尊民解釋,由台積電進行整合先進封裝,「會有更好的品質與更低廉的成本。」
特別是對良率的掌握,群益投顧董事長蔡明彥解釋,先進封裝將不同的晶片整合進去,「有些是低單價產品,沒有包好會賠錢。」對台積電而言,與其交給難以掌握的外部封測廠負責,由台積電自己封裝,能將風險有效降低。
蔡明彥解釋,台積電透過此方式滿足客戶需求,讓先進封裝的業務穩定發展,「封測大約占台積電營收七%至八%,比率變化不大。」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說明,先進封裝作為台積電晶圓代工服務的一環,會控制在一定規模,而不會被台積電視為獨立事業、過度擴大,而且,台積電的先進封裝僅提供給蘋果、輝達這些前端客戶,「可以讓客戶關係更緊密。」此外,台積電旗下專注發展影像晶片特殊製程的采鈺、提供先進封裝服務的精材,則是讓台積電與索尼取得緊密合作的關鍵。
吳金榮也提到,市場需求不斷成長的AI晶片,也讓台積電先進封裝服務受到產業重視,「像是CoWoS(晶圓級封裝),很多AI晶片都會用到。」

業界人士分析,英特爾位在鳳凰城附近的晶圓廠員工,有超過半數的營運人員,台積電若能成功招募,可望成為美國廠運作的重要基礎。(圖/Intel提供)
花旗環球看好超越英特爾
三奈米以下先進製程、先進封裝,絕對是台積電今年營運發展不可忽視的兩大主軸,技術領先基礎、加上前瞻布局策略,讓台積電前景備受肯定,給予台積電九百元高目標價的花旗環球證券,更力喊台積電二○二五年營收可望突破二.五兆元,不僅追贏半導體二哥三星,更將超越半導體產業一哥英特爾,拿下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冠軍寶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