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的新掌門人劉揚偉,在東森財經新聞台《老謝看世界》節目中接受我的專訪,這是他第一次的電視處女秀。這個訪談受到產業界高度重視,大家也熱烈討論鴻海的新未來。最難能可貴的是,這場訪談就像一場電視法說會,劉董事長從他受到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欽點「上位」,到改變鴻海昔日「毛三到四」的低毛利瓶頸,希望迎向一○%的毛利率;同時,他也為鴻海在MIH平台的電動車生態系擘畫一個新未來,我相信劉董會是開啟鴻海未來十年、二十年關鍵的接棒人。
過去三十年來,鴻海一直是台灣資本市場重量級企業。鴻海於一九七四年二月創立,一九九一年掛牌上市,那一年鴻海的資本八.○三億元,營收二十三億元,稅後淨利二.○二億元,EPS(每股稅後純益)二.五一元。假如這是一個起跑線,到了二○一九年,郭董為了參選總統,宣布交棒,鴻海的營收達到五.三四二兆元,稅後淨利一一五三.○九億元,EPS八.三二元。
回首過去三十年的發展歲月,郭董領軍的鴻海,開疆闢土,堪稱是台灣產業界的典範;而郭董在兩岸的指標,也使他成為台灣首富,鴻海市值也一直緊緊跟隨在台積電之後,是台灣第二大市值的企業。
挑戰高難度 毛利率一○%目標不變
我也是鴻海每一個重要發展階段的見證人之一,印象最深刻的是九○年代,鴻海把生產基地移至中國深圳龍華廠,郭董力邀我去參觀,我與《財訊》記者郭庭昱搭乘早班飛機到香港,鴻海財會主管李金明派車載我們直奔廠區,一整天的參訪都在廠區內。直到傍晚七點半,李金明帶我們去見郭董,見到郭董的那個場景,迄今我仍印象深刻。郭董的辦公室很像台灣早期的國小教室,桌面像是拆下來的門板,桌腳用磚塊堆疊起來,連他坐的椅子,都是以前開村里民大會可以摺疊的鐵椅。
郭董的深圳創業之旅,是在這種困難環境下掙脫出來的。從一九九一年到二○一九年,郭董努力組建的鴻海大軍創造了上兆元市值,在九○年代、PC產業奔馳的時代,鴻海股價只在二○○○年創下三七五元的天價,金融海嘯後,最慘跌至五十二.六元;在郭董交棒前,鴻海的股價浮沉於七、八十元之間。面對台灣半導體的大起,台積電的市值扶搖直上,聯發科的市值一度追上鴻海,郭董一直以來的經營透明度不高,也使鴻海的本益比長期處在十倍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