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天,陸續傳出德國、日本、美國紛紛向台灣求救,希望台灣提供車用半導體產能的消息。車用晶片的應用範圍當然不只電動車,但各種主控晶片、功能晶片為汽車添加的智能基因,正不斷為電動車的未來想像打深基礎,而這一波車用晶片缺貨潮,重要原因之一,確實也是電動車用晶片的需求猛增。
因此,三大造車強國發給台灣的求救訊號,某種程度揭示了電動車產業正在風起雲湧;在台灣,承接這場風雲的不會只有半導體產業一座神山,曾在PC產品、智慧型手機制霸全球的資通訊產業眾家巨頭們,其實已經瞄準這股大勢,各自擘畫布局。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報導這些掌握全球資通訊產品半壁江山的台灣一哥們,如何擺出新陣勢,嘗試航向下一波產業浪潮。
「4兆美元的汽車產業將脫胎換骨,帶給台灣無窮機會。」超過百兆元新台幣的規模,是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對電動車的商機描繪;「過去造車產業是得引擎、變速箱者得天下,如今是得『三電系統』者得天下。」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的說法,則鋪陳了台灣電子業轉戰電動車戰場的先天優勢。「台灣科技業是車廠打造電動車供應鏈的首選。」國巨董事長陳泰銘以此作結。
這也是台灣不該錯過的一場產業盛世。外貿協會正在籌組電動車國家隊,貿協董事長黃志芳更表示,未來3年將是台灣在此領域彎道超車的關鍵期;其實當汽車強國向電子王國求救,已經說明了汽車產業與資通訊產業整合的大勢,也說明了台灣的機會。
童子賢把電動車趨勢比喻成「大航海時代」,一個精采紛呈的混戰時代正在開展,台灣的艦隊,也已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