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下單台積電一事「有影」了!根據外媒報導,為了力抗勁敵輝達(NVIDIA),英特爾有意委託台積電,生產個人電腦第2代獨立顯示卡晶片「DG2」,盼藉此打入PC遊戲市場。
截至目前為止,英特爾和台積電皆未回應上述消息,但從外媒報導內容可得知,英特爾已和台積電、三星等業者,洽談晶片代工事宜;據知情人士透露,「DG2」的製造技術,將比輝達去年秋季發表、採用三星8奈米製程生產的顯示卡,更為先進。
南韓媒體《BusinessKorea》引述產業人士說法,稱台積電比三星更具競爭優勢,主因在於,台積電是「純晶圓代工」業者,不從事晶片設計,因此台積電不會直接和英特爾競爭;但三星因為有晶片設計業務,等於是英特爾的潛在競爭對手,使之多了一層疑慮。
台灣外貿太倚賴中國?實際情況未必如此
由上述消息可看出,美國市場對台灣半導體的需求,極為強勁。中經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李淳表示,觀察台灣對美國出口產品內容可得知,光是「電子電機設備」項目,就占了3成左右,其中又以半導體為大宗。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美國以外,中國對台灣半導體的需求,也相當殷切。李淳指出,雖然最近很多人批評,在兩岸貿易上,台灣好像對中國過度依賴,但「這句話,只對了一點點,大部分是不對的。」
李淳解釋,就最近5年台灣對中國的出口結構來看,平均3到4成是半導體,且有逐年成長之勢,已成中國最大進口品項,由此可見,「在半導體方面,反而是中國擔心,他們對我們依賴太深。」
「中國在2015年,推動『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時候就強調,(半導體)市場需求有7成是靠台、韓來滿足,過度依賴進口」李淳補充道。
研華執行董事何春盛認為,自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台灣猶如迎來「長達20年的機遇」,憑藉半導體、IC封裝測試、PC、NB市占率世界第一的條件,「台灣沒有悲觀的理由」。
台灣關鍵技術 不能只有半導體
雖然台灣半導體在美、中市場,都極具優勢,但李淳提醒,未來的供應鏈走向,可能會脫離傳統上,以效率、成本、生產能量,作為決定供應鏈夥伴的基準;轉而以是否可靠、乾淨(編按:例如「5G乾淨網路」,就是希望確保相關技術,不會用到「不受信任」設備商的產品)、可信賴,當作標準。
李淳亦稱,美國準總統拜登所重視的,是「供應鏈回流」,其中,包括醫衛產品(因應疫情所需)、半導體,都是「優先回流」項目;預估2、3年內,還不至於對台灣的半導體出口造成影響,但長期來看,就要注意出口結構改變的可能。
「我們的關鍵技術,必須要有半導體,但不能只有半導體;台灣的關鍵技術、人才,都是作為可信賴、安全供應鏈夥伴,需要做的功課。」李淳強調。
何春盛也說,台灣是個小國,產業一定要採取全球布局,「哪裡有市場,我們就要去」,不能只考慮成本效益,也應重視附加價值和安全性,「台灣要把自己放在一個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像半導體,就是我們的『護國神山』,台灣要從製造思維,變成市場思維。」
何春盛表示,研華、台積電、友達等許多科技公司,最大市場都在美國,「但我要問企業界的老闆,我們對美國市場了解多少?」他認為,在採取全球布局的同時,業者也應深化對市場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