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半導體股熱鬧滾滾,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等股價陸續創高,昨天(12/9)掛牌興櫃的力積電也拉出大漲行情,市值還一度超越世界先進。晶圓代工產能嚴重供不應求,市場對明年晶圓繼續調漲的預期提高,也對明年半導體景氣相當樂觀,帶動台股再度突破萬四的新高點。
不過,在一片看好的樂觀預期中,我想提出幾個思考點,讓半導體股投資人做參考。
晶圓代工產能不足的原因,大致上有幾個因素。首先,目前全球缺貨最嚴重的八吋晶圓,從2016年起就沒有明顯的產能增加,四年來供應沒有明顯增加,但市場需求持續擴增,如今5G、AI應用需求大幅興起,筆電、遊戲機及伺服器等傳統電子產品因疫情而需求大增,都讓晶圓代工產能面臨嚴重缺貨的情況。
至於為何八吋廠過去幾年沒有新增投資?原因是八吋廠的投資在2007年達到高峰,之後新增投資案就逐年減少,十二吋廠變成晶圓代工廠的投資主流,目前提供八吋廠產能主力的公司如聯電、格芯、中芯等,過去幾年因為努力切入先進的十二吋製程及產能,但最後發現難度很高,但在這個過程中,並未把重點放在八吋廠的擴充上。
因此,過去四年來,也是一線、二線晶圓代工廠差距大幅拉開的關鍵時刻,包括格芯、聯電分別退出10奈米製程以上的研發及投資,至於中芯雖然沒有宣示要退出,也找到梁孟松去幫忙切進高階製程,但其實一樣遇到很大的研發瓶頸,如今又有美國祭出設備及採購禁令,也讓中芯的晶圓產能變成燙手山芋,眾家大廠都儘量避開不去下單。
此外,一線大廠英特爾的製程技術在10奈米出現明顯卡關,導致後來有能力繼續投資7奈米以上製程的廠商只剩台積電、三星兩家,也讓十二吋的高階製程產能出現贏者全拿的現象,其中台積電又拿走八成以上。而且,因為台積電、三星過去幾年的發展重心都放在十二吋廠,八吋舊產能頂多做機台更新及去瓶頸等工作,才會出現八吋廠如此缺貨的現象。
既然產能如此缺,景氣又這麼好,是否明年半導體真的會像許多人說的,「景氣將好到讓人無法想像?」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也預期,即使現在開始投資設廠,產能上來也需要二、三年,很可能未來三年晶圓代工都將處於缺貨情況。
投資人聽到這樣的說法,尤其是當大部分經營者都如此說的時候,會不會興奮到直接跳進去大買股票?我相信應該會,這是近來半導體股量價齊揚的原因。不過,投資人對於這樣的說法,到底該如何判斷,尤其景氣反轉通常也有跡可循,如何觀察後續的變化,我也想提醒3點供大家參考。
觀察一:產能是否快速且大幅度增加
一般來說,產業會出現景氣循環很正常,景氣達到了高峰後,往往也無可避免地往下修正調整,因此,若要關注半導體產業出現反轉,可以從這些現象去觀察。
首先,當然是產能快速且大幅度增加。但以目前情況來看,台、美、韓對擴充八吋廠依然很謹慎,至於日本八吋廠已全面撤退,幾乎都陸續賣給台灣廠商,全世界瘋狂投資半導體的國家僅剩中國大陸,但大陸的半導體技術不夠強,虧損倒閉的一大堆,技術較佳的又受美中科技戰的衝擊影響,全球景氣因為產能快速增加而出現反轉的機會並不大。
觀察二:下游客戶是否有重複下單
另外,景氣熱絡的原因有沒有可能是客戶重複下單?這樣的可能性當然不能說沒有,因為過去每一次景氣衝到最高點,產能利用率大增,都是因為大家怕搶不到產能,所以才重複下單,晶圓代工廠接到明顯超過需求的龐大訂單,才會呈現出膨風的榮景。
只是,這次IC設計業者到底有沒有重複下單?如果去問問大部分的IC設計公司,答案應該都是沒有,而且每個老闆還會告訴你,「我們不只沒有重複下單,下游客戶跟我們要貨要得很急,現在是賣到連庫存都沒有了,晶圓廠只能生產我們家需求量的八成而已,拜託晶圓廠趕快把我們的IC生產出來啊!」
觀察三:終端市場買氣是否突然縮手
最後,過去半導體會出現反轉,還有一種情況很常見。當下游終端市場的買氣出現下滑,尤其是突然間立即縮手,IC設計客戶突然抽單,一下子讓上游晶圓代工廠措手不及,訂單很快就不見了。
這種上游半導體跟下游終端市場需求存在落差的現象,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點。因為半導體產業鏈很長,一顆IC從設計、製造到封測完成,少說也要一年半到兩年,至於下單晶圓代工廠到完成晶圓交貨,通常也要三個月,因此,終端需求的變化有時候相當快,一定會嚴重衝擊半導體廠的接單。
舉一個過去市場需求突然停止的例子,像2008年的金融海嘯,當時終端需求一夕間停頓,在半導體廠尚未感應到這種變化時,就已經快速反轉,結果產品立即變成庫存,景氣快速反轉的情況就出現了。
因此,終端需求到底如何,是決定半導體產業供需非常關鍵的因素,以目前情況來看,疫情讓居家上班、上課的情況仍然不變,採購筆電、增強網路設備、宅在家裡的遊戲機等各種商品及應用仍方興未艾,蘋果最近推出的手機等產品銷量也都比預期好,從市場需求來看,景氣反轉的情況應該還看不到。
消費者需求提前採購 留意後續成長動能
不過,問題也就在這裡,若明年半導體景氣會出現反轉,最可能的原因應該也是相同的。今年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已大量採購各種電子產品,等於是明年以後的產品先行採購,若明年疫情好轉、經濟恢復,已經先行採購的部分,勢必會影響後續的採購動能,原本的利多就變成利空,很值得關注。
我提出這些角度,不是要告訴大家,景氣快要反轉了,目前其實還是相對安全。但是,以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當大家都一頭熱,對景氣充滿樂觀預期,市場一片大聲叫好時,似乎就要先想想未來最慘的情況會如何?有什麼訊號可以觀察?
投資貴在掌握先機,低檔沒有上車的人,此刻進來這個酒酣耳熱、大家開心唱歌的股市party,更應該保持清醒的頭腦、矯健的身手,避開被高檔套牢的陷阱,才會是笑到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