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公車行旅,不再是視障者的生活煩惱!科技部推動「科技突圍」專案,找來EyeBus團隊,在為期一年多的時間內,與視障協會、公車業者、車機系統業者,經過反覆溝通與測試,打造一款「預約公車」APP-「EyeBus」,並於今年的「Design for Taiwan」展覽中亮相。目前更已應用於指定幹線路線,期盼用科技突破社會重圍,讓視障者安心搭車。
「EyeBus」以藍、白、黑打造簡潔頁面,將公車重要資訊以線性排列呈現、搭配旁白設計,APP撇除過多資訊及功能,以「預約公車」為主,方便視障者操作使用。
打破框架以「人」為核心設計 頁面簡潔易操作
使用方法及流程也相當簡單,視障者自行抵達公車站後,輕點APP預約公車,司機透過車機系統接收訊息,公車進站時將前門對準候車區接送,視障者上車後可透過APP設定下車站點,最後,司機停靠在候車區讓視障者順利下車。
想提供視障者擁有獨立自主、安全安心的乘車環境,多數人會先想到從「科技」著手,希望藉由新科技改善現況。然而,此次專案,科技部與EyeBus團隊打破既定框架,以「人」為核心,融入設計思考與服務設計,建立一套由視障者與公車司機雙方體驗出的公車服務,解決視障者出行困難。
EyeBus團隊在科技部與台北市政府的協助下,於專案進行的一年多時間內,在台北市南京幹線路線上,完成30場單一路線、服務成功率94%的場域驗證;服務前後台傳輸穩定性達79%、使用者易用性94%,服務人員配合度85%。
▲「EyeBus」團隊成員於今年的「Design for Taiwan」展覽中,向參觀民眾進行說明。(圖片來源:攝影/蘇君薇)
視障者為何不想搭公車 透過訪談釐清痛點
EyeBus團隊由台科大設計系唐玄輝教授、余能豪助理教授,以及交大資工系張永儒助理教授,帶領多名研究員及設計師共同參與。於計畫過程中,針對過往設計案的狀況進行分析,發覺大多對視障者的理解,以及對利害關係的處理相對較低,成品較難滿足視障者需求。
台科大設計系唐玄輝教授透露,此次專案希望能具有高需求性、高永續性,並可滿足使用者需求及現有技術。透過3個月前期需求研究、7個月車機迭帶、2個月場域驗證、14次視障者跟訪、訪問司機定向師,並與台北市公共運輸處及相關業者開會討論,確定問題核心、找出適當解決方案,說服各單位問題核心需要以「人」為本。
「搭公車除非是通勤需要,不然不必要也不想要。」EyeBus團隊透露,曾在訪問視障者時,從對方口中得知搭公車的心酸與無奈,讓他們進一步去思考,公車在全台北擁有逾3300個站點,且一路僅需8元,相比台北捷運在全台北僅有131站、計程車運費偏貴,為何視障者不選擇搭乘?
深入剖析後,團隊整理出視障者搭公車可能碰上的2種狀況。首先,公車本身是不確定性高的交通工具,到站時間及車門停靠處都較不固定,再來,部分公車號碼僅顯示於車牌門板上,若無車外廣播,視障者很難辨識公車是否已到站,或辨識車門位置。
然而,公車的車外廣播,常因附近住戶反映太吵,司機只得將其關閉,造成視障者較難辨別公車已進站甚至上錯車,上錯車後,若缺乏司機與車內廣播的回饋,視障者也較難曉得是否搭對車。
善用感官辨認環境 視障者盼藉科技降低對他人依賴
此外,搭車出行或行走途中若遇到困難,每位視障者也有其特別的因應方法。
EyeBus團隊從14位視障者搭公車的經驗中,發覺他們善用聽覺、觸覺等感官,來辨認周遭環境。比如說,聽到超商響起的門鈴聲,就知道該在下個路口轉彎,或是右臉感受到熱,就知道太陽當下方位;弱視者能辨識大型物體或顏色,全盲者則能靠體感感受是否快撞到東西。
不只透過感官,視障者也希望藉由使用科技,降低對他人的依賴。部分視障者可能會使用google map或地圖APP;部分則使用報讀、公車動態APP,但目前多無針對聽覺報讀或是介面放大等無障礙設計,導致視障者面臨APP存在太多功能,難直接使用。
EyeBus團隊經過14場3個月的前期需求研究,分成7階段繪製成親和圖,了解視障者目前面臨的問題、應對狀況,並透過人物式矩陣,了解視障者的行動取向。基礎進階使用者因習慣熟悉路線,較常使用常用站牌或路線等功能;更進階使用者更有冒險精神,會選擇探索到陌生區域。
最後,EyeBus團隊選擇較獨立保守者,作為APP設計服務的目標族群。「我們發現視障者在身心障礙族群中,當他們發現有視覺障礙時,快速行動比例最低,間接導致無法外出行動時出行機會更低,希望服務時能達成出門的需求。」EyeBus專案經理謝維安說道。
從「實驗」到「實現」 團隊盼將EyeBus設計延續
團隊表示,為視障者設計聽覺視覺友善好學習,確定可發送預約給公車司機;為公車司機則設計無負擔車機模式,行車期間可接受到預約需求,接送視障者。並在數位需求建構下,建置候車區。
此專案須將車機系統、服務及後台的系統串聯起來,並在不同階段提供預約公車、上對公車、下對站點等服務。唐玄輝透露,第一階段約花費3個月時間做研究,接著花6個月時間做設計迭代,包含做設計概念、實際運作、測試、修正至真實場域的落地結果,或持續測試。
唐玄輝指出,視障者在聽視覺與聽覺介面時,約是常人講話速度再加上50-60%的速度,很多東西是透過持續實驗才知道視障者要什麼,最後透過3個月時間實際測試,找出在現實場域裡會碰到哪些問題。
過程中,團隊並與公車業者合作,替司機進行2次培訓,讓原本的實驗性計畫,到最後能完整所有設計。參與專案的有119位參與者,包含視障朋友、司機跟相關單位,也提供很多意見,讓EyeBus逐步誕生。
「現在做的就是把我們的經驗想辦法透過演講、文章及活動擴散給對這提案有興趣的人,我不覺得我們做得最好,但是最認真的。」唐玄輝期許,透過科技部、臺北市政府與各單位的協助,後續能依照「EyeBus」的設計與成果,將其擴散至臺北市、新北市甚至其他有需要的縣市,應用於更多公車路線,讓服務設計不斷延續。
▲台科大設計系唐玄輝教授於「Design for Taiwan」展覽中,向大眾說明「EyeBus」的成果與研發過程。(圖片來源:攝影/蘇君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