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240家廠商徵IC設計專才,逾半是中企!中國技術「自力更生」恐使台灣人才加速流失

240家廠商徵IC設計專才,逾半是中企!中國技術「自力更生」恐使台灣人才加速流失

今周刊編輯團隊

科技

今周刊攝影團隊、聯發科提供

2020-09-02 13:57

美中半導體大戰持續至今,雙方攻防態勢相當清楚,美國是以全面領先超前的技術不斷進攻,希望重挫中國銳氣,至於中國是半導體後進國,只能加速投資,並苦苦追趕。

只是,當初美國的如意算盤,沒料到台積電、聯發科可能成為封殺棋局的破口。如今美國強力壓制台積電不得供應晶片給華為後,又步步進逼聯發科。

 

中美互卡  來台搶即戰力比較快

 

從正面來看,台灣有兩家足以左右美中競爭態勢的尖端企業,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太把注意焦點放在這兩強身上,以為台灣其他企業也都非常強大,加上中國強力挖角台灣優秀IC設計人才,這將成為接下來台灣發展半導體的二大隱憂。

 

美國政府對華為祭出禁令,讓華為加速進行自身的研發工作,從軟體操作系統、晶片、數據庫、雲端服務、IoT標準生態等,華為都要構築自己能力,並同時號召且大量投資中國半導體產業鏈,要大舉突破中國在半導體材料、設計、製造、封測等關鍵領域,從此不再受制於美國。

 

不只是華為,中國會全面構築自己的半導體技術,全面「去美化」。從目前發展態勢觀察,美中會形成兩個「絕緣」陣營,要做美國生意與中國生意,勢必得用兩套不同的生產基地或供應鏈,這對台灣業者將是很大產業環境變動。

 

除此之外,中國建立自有技術迫在眉睫,眼下只能靠人才挖角快速填補技術落差。

 

根據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去年以來,中國兩家半導體公司濟南泉芯及武漢弘芯,各自挖角了50多位台積電前員工,以發展14奈米和12奈米製程。報導中說,中國廠商提供高達台積電員工年薪2至2.5倍的薪酬挖角,希望協助中國快速達成晶片自製目標,減少對國外供應商的依賴。

不過,《日經》這則報導出刊後,大部分台灣讀者似乎已見怪不怪,有人以台積電目前4.87萬名員工估算,即使被挖角上百位員工,也只占不到0.2%,可以視為員工正常流動與離職,而且挖角的兩家中國半導體公司名不見經傳,台灣根本不需太擔心。

 

不過,若大家都這麼想,恐怕沒有看到整個產業人才被挖角的全貌,至於光是看龍頭台積電員工跳槽至對岸工作的現象,也很難呈現此刻台灣半導體業正面臨的人才流失危機。

 

▲除了聯發科外,台灣IC設計小廠林立,容易出現被惡意挖角並淪為各個擊破的慘況。(圖:聯發科提供)

 

徵才警訊  逾半IC設計公司有中資

 

根據一家IC設計公司總經理提供的資料,今年四、五月間,他請同事做了一個統計調查,將104人力銀行網站針對IC設計業雇用的人才整理,總計有240家公司正在招募2200餘個職缺,他將這240家公司做進一步整理,發現其中只有110家是登記在台灣的IC設計公司,其餘超過一半都是中資企業或中資轉投資的海外公司,以外商公司名義輾轉來台攬才。

 

此外,這位總經理還調查,近三年來,中資及相關企業在台灣新增上百家公司,其中有6、70家公司的招人動作很積極,大部分都集中在竹科附近,就近挖角各家公司的資深研發人才;但對比台灣IC設計產業,目前已是強弱分明的情況,競爭力強的公司或許不怕被挖角幾個人,但體質較弱的企業恐怕就很難承受得起。

 

想深入了解台灣發展半導體的隱憂?詳見第1235期《今周刊》

延伸閱讀
聯發科輸給小老弟瑞昱、原相、義隆?從「這個指標」看台灣IC設計業的弱點
聯發科輸給小老弟瑞昱、原相、義隆?從「這個指標」看台灣IC設計業的弱點

2020-07-13

台股下半年行情要把握》短線看「振興三倍券」概念股 生技與IC設計這12檔個股最看好
台股下半年行情要把握》短線看「振興三倍券」概念股 生技與IC設計這12檔個股最看好

2020-07-06

不讓美國獨角獸專美於前!4個IC設計業老手  創新超音波產品找到醫療器材利基
不讓美國獨角獸專美於前!4個IC設計業老手 創新超音波產品找到醫療器材利基

2019-11-14

柯文哲暴走痛哭稱不會逃:要戴電子腳鐐跟大甲媽繞境!「橘子」曾回台看牙醫?北檢駁斥:案發後遲未到案
柯文哲暴走痛哭稱不會逃:要戴電子腳鐐跟大甲媽繞境!「橘子」曾回台看牙醫?北檢駁斥:案發後遲未到案

2025-03-21

柯文哲血尿嘔吐,律師團聲請具保停押無效!北院最新裁定仍延押2個月
柯文哲血尿嘔吐,律師團聲請具保停押無效!北院最新裁定仍延押2個月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