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世界電信營運商5G逐漸商轉,卻遭逢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在這樣的背景下,5G是否會有延遲部署的問題?面對即將到來的5G世代,消費者、廠商又該做哪些準備呢?
《今周刊》今(30)日主辦的「台灣大未來 · 十年新變局」論壇,在「5G驅動下的全新視界」專題演講中,調研機構IDC台灣總經理江芳韻觀察,以全球5G市場來看,「亞洲是最值得關注的市場。」她提到包括中國、韓國電信營運商,今年都以低資費的方式吸引消費者升級5G,「尤其是中國5G資費非常低,從一開始128人民幣降到88人民幣,預估今年中國5G用戶破億不是問題。」
至於營運商與企業端,她則引用公司內部的調查指出,即使在疫情下,目前大部分企業「對5G的花費沒有影響。」而營運商雖然因為許多人在家工作而讓上網流量、電話費收入暴增,但是同樣也受到疫情關閉實體而影響營業。
江芳韻表示,美國最大的電信營運商Verizon為了繼續在線上服務客戶,緊急在72小時內培訓了1萬個工程師提供線上服務。
以往電信業者在3G、4G時代花大錢建置基礎設施,但隨著消費者慢慢習慣透過網路通話、使用OTT消費等等,這些軟體公司雖然都是利用電信業者的基礎設施提供服務,但錢卻沒有留在電信業者手中, 亞馬遜AWS香港暨台灣區總經理王定愷就說,「從3G、4G吃到飽開始,最後(電信業者)變成吃不飽,讓電信業者有很大的壓力,成為笨水管。」因此各國電信商也希望藉由5G機會謀求轉型。
王定愷以美國第三大電信營運商T-Mobile舉例,T-Mobile很早就發現這個趨勢,因此選擇與雲端業者合作,「雲網融合是大趨勢,2013年 T-Mobile就提出了Un-carrier move(非電信營運商)、他們做雲網融合,T-Mobile自己提供加值服務,因為花錢自建成本效益可能不是那麼符合 。」
▲IDC台灣總經理江芳韻(攝影:唐紹航)
另外,江芳韻也說,在5G因為企業端消費者有低延遲、接近終端用戶的需求,因此相關邊緣運算的商機也從中出現,包括全球三大公有雲業者與全球多個電信業者,都相當關注邊緣運算的機會,「像是CDN就可把影片緩衝時間縮短,更可以擴張到IIoT、工業物聯網等等。」另江芳韻表示,5G專網、無線接取(Fixed Wireless Access;FWA)、電信雲也都是電信業者積極瞄準的5G商機之一。
王定愷認為,5G未來衍伸的機會非常寬廣,包括工廠、零售、醫療、穿戴等等場域,「未來進入AIoT時代,因為AI都需要龐大的運算,因此雲、管、端三個缺一不可。」不過他也提醒台灣常常認為在台灣建設實驗場域後,就想要往國際輸出,「要先想這些應用要放在哪裡,才有輸出的可能性。」
他以大家手機會出現國際型APP的例子來說,「要思考台灣業者是不是也可以出現在歐美消費者的手機中,因為網路無國界,但台灣過去還是比較熟悉看得見的(硬體),軟體因為看不見所以懼怕,但是新經濟不是這樣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