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股票還能買嗎?投信投資長教戰:空手投資人「這時間點」買,領先外資

股票還能買嗎?投信投資長教戰:空手投資人「這時間點」買,領先外資

林韋伶

台股

達志

2020-07-13 09:47

當台股數度在歷史高點12682點前叩關、美國標普500指數本益比創20年來最高,市場一片欣欣向榮之際,還沒有上車的投資人最想問:股票還能買嗎?在資金行情可能延續到2022年的情況下,多位專家的答案都是「可以」,且建議最好在7~9月領先外資上車,先建立3成部位。

當台股數度在歷史高點12682點前叩關、美國標普500指數本益比創20年來最高,市場一片欣欣向榮之際,還沒有上車的投資人最想問:股票還能買嗎?在資金行情可能延續到2022年的情況下,多位專家的答案都是「可以」,且建議最好在7~9月領先外資上車,先建立3成部位。

 

當股市來到高點,空手的投資人一方面心癢癢,一方面也會懷疑指數是否還有上漲空間,要找到問題的答案,首先要認清錢滿為患的環境。

 

野村投信投資長周文森分析:「現在的市場full of cash(現金很多),」全球央行因為疫情大撒錢,打造出比2008年金融風暴時大2倍多的寬鬆規模;另外,在財政政策上,更砸下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高的刺激金額,以求彌補景氣衰退帶來的傷害。

 

低利環境加上量化寬鬆,資金滿到溢出來的環境,讓現在看到的本益比跟過去你認知的本益比不可同日而語。國泰投信董事長張錫就分析,以前台股本益比到15倍就要小心、20倍就算是高點,但現在台股本益比到30倍再小心即可、40倍才算高點。以現在台股本益比約20倍、美股本益比約25倍的水準來看,指數要向上行還有些想像空間。

 

因此,若有投資人現在還空手,專家一致認同應該更積極一些,只是投入市場的方式與金額必須策略操作。


行情短期內不會結束  專家建議至少放3成資金


對於想單筆進場的投資人來說,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與瀚亞投信投資長劉興唐皆認為,行情短期內不會結束,空手的投資人可分批買進。李宏正說:「現在不適合觀望但也不適合梭哈,建議先投入約3成資金。」

 

之所以建議放入3成資金,其實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布局,後續若股市續漲,至少不會再被軋空手;若股市走跌,手上則還有籌碼可加碼,就算被套牢也不會太傷。

 

劉興唐進一步分析,此波行情樣態類似2000年科技泡沫發生前夕,算是股市10年多頭的末升段,而末升段的特色就是可能超漲,後續再漲2~3成都是可能發生的事,因此不能空手等。

野村投信國內股票投資部主管姚郁如則分析:「台灣明年GDP仍會成長,再加上企業獲利可望有雙位數成長,建議投資人逢回可以再加碼。」

 


7~9月外資放假去  散戶可提前上車

 

但如果要像專家建議的拉回再買,走跌多少點數算是「拉回」呢?野村投信海外投資部主管呂丹嵐解釋,以2008年以來的經驗來看,在經濟沒有明顯萎縮的情況下,美國S&P 500指數大概回5%~10%就算拉回;如果是因為流動性出問題,那指數拉回的空間就可能達20%,她也分析:「其實對於長期(5~10年)投資人來說,不需要太在意點位。」

 

另一個可參考的買進時間點,李宏正指出:「7~9月是散戶搶在外資前上車的好時機」。他分析,歐系外資通常7~8月放暑假、美系外資8~9月放暑假,而這波股市V型反轉超乎預期,許多外資在上半年大砍台股部位後,到現在都還來不及重新進場,在等待市場下跌時又碰到暑假假期,預估假期間外資動作應該不會太大,散戶還有機會搶先上車。

 

另一個相對不用花腦筋的策略就是「定期定額」買進,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公司副總經理羅尤美指出:「過去可能是資金較少的投資人才選擇用定額定額,但以現在市場的波動性來看,就算口袋資金充足也要定期定額買才是王道。」

 

還有一個提高勝率的關鍵是選對市場,劉興唐預估:「市場主流不會變,科技、生技仍將引領多頭,尤其是科技族群。至於以國家別來說,美股可望優於其它已開發國家市場;新興市場中則以台股跟A股表現最可期。」

 

在台股的部分,姚郁如建議可布局有長期成長趨勢的產業,例如半導體、伺服器、5G相關等,傳產則以電動自行車及服飾製鞋類股為主。

延伸閱讀
大立光股價為何重挫?三大利空進逼,一表掌握外資目標價升降
大立光股價為何重挫?三大利空進逼,一表掌握外資目標價升降

2020-07-10

投機資金全進生技股裡「衝浪」 謝金河:彷彿重回8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
投機資金全進生技股裡「衝浪」 謝金河:彷彿重回80年代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

2020-07-10

台股驚驚漲「有點瘋狂」!泡沫何時破?劉泰英提「兩大擔憂」
台股驚驚漲「有點瘋狂」!泡沫何時破?劉泰英提「兩大擔憂」

2020-07-09

暴漲之下如何落袋為安?只要「這三個指數」繼續漲 台股就易漲難跌
暴漲之下如何落袋為安?只要「這三個指數」繼續漲 台股就易漲難跌

2020-07-09

鴻海台股2哥地位不保? 這檔5G題材三個月飆升140%! 市值突破兆元就靠這兩人
鴻海台股2哥地位不保? 這檔5G題材三個月飆升140%! 市值突破兆元就靠這兩人

20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