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華今年引入友達成為單一最大股東,繼而與鴻海合資,進軍自主移動機器人市場。看似蓄勢待發,為何凌華董事長劉鈞說,這一切都是「從錯誤中學習,Lesson learned」?
這是一個硬體廠苦吞虧損,五年來忐忑前進轉型為軟硬整合廠,期待苦盡甘來的故事。
創立二十五年、在機器視覺(瑕疵檢測)領域深耕多年的凌華科技,早已打入美國、以色列軍工航太產業,硬體技術能力深獲客戶肯定。
雖然本業獲利穩健,不過凌華重金併購的英國軟體公司PrismTech卻連虧五年,重要轉投資何時能轉虧為盈,可說是凌華每年法說會上的必答題。
這家以硬體見長的公司,近幾年宣示要從硬體設備轉型至邊緣運算領域,搭載凌華控制器、軟體的AMR(自主移動機器人),已成功打進日本市場,連台灣智駕公司晚間在台北市信義路試跑的自駕巴士,也悄悄出現凌華產品。
「軟硬整合今年已在發酵,明後年會看到非常大的效益。」凌華董事長劉鈞如此宣示,「現在就看AOI(自動光學檢測)、AMR 、AV(自駕車)市場,如果這些都起來了,我們(業績)就會上去。」
接受本刊專訪時,被問到為何要「由硬轉軟」,劉鈞不諱言,公司做了二十年硬體,早已能滿足工業需求,「但會碰到一個問題,未來工控市場會走向商業化、價格取向,從藍海市場進入紅海市場。」
轉型》併購軍工軟體供應商
嗅到危機意識的凌華,二○一五年斥資一六六○萬美元(約新台幣五億元)併購英國物聯網資料分散式服務(DDS)技術公司PrismTech,正式切入工業電腦軟體市場。劉鈞心中的盤算,除了純賣軟體,也能依仗軟硬整合優勢,讓客戶順勢拍板採購凌華硬體;不過,軟硬整合不是件易事,PrismTech的技術在此扮演穿針引線的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