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17年來都沒賺錢、美國廠因疫情停工 特斯拉憑什麼讓股價逆勢飆漲7成?

17年來都沒賺錢、美國廠因疫情停工  特斯拉憑什麼讓股價逆勢飆漲7成?

2020-04-22 10:01

當疫情衝擊全球車市,特斯拉竟逆勢大超車。
除今年來股價飆漲逾7成,首季全球交車、3月中國銷售數字,更雙創新高。
狂飆的特斯拉之外,隨著10大車廠開賣、電池成本降、油車禁售令……等趨勢,全球電動車熱浪正加速到來!

2020上半年,表現最「戲劇化」的公司,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esla)肯定榜上有名。

 

1月7日,特斯拉上海廠開工滿1周年,股價來到每股近470美元,比去年多徘徊在200美元左右成長1倍多。這座上海廠因1年內完工、開始量產,也打破外資在中國不能獨資設廠的規定而受矚目,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更在Model 3新車交車儀式演講上數度哽咽,感謝中國政府和消費者,「沒有你們的支持,就沒有特斯拉的今天!」

 

回顧2019年,包括裁員、車款降價、資金危機、技術長離職、交車進度不如預期等在內,特斯拉負面消息不斷,股價一度腰斬到最低的177美元。直到去年10月底第3季財報公布意外虧轉盈,才開始上演「大逆轉」。

 

1月30日,去年第4季財報公布,特斯拉營收、獲利都高出預期,交出連2季獲利、電池事業單季首度獲利的成績單,且上海廠持續量產、中國市場看好,股價一路走高。

 

「特斯拉上周發布的財報和業績預測,完成了『史詩般的回歸故事』,結束了去年的黑暗日子。」美國券商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艾維斯(Dan Ives)在報告中預估特斯拉股價將達每股1000美元,「2020年及以後,全球電動汽車需求將出現明顯的拐點,特斯拉將引領這一潮流!」

 

2月19日,站在浪頭上的特斯拉股價來到917美元高點,更以1700億美元市值,穩居僅次於日本豐田的全球第2大汽車製造公司。

 

暴跌暴起  特斯拉上演大驚奇 美國廠停工  股價今年來逆漲七成

 

沒想到,全球武漢肺炎疫情大流行,衝擊特斯拉的產線,華爾街分析師紛紛下修其交車量和目標價,股價開始直直落。更因為3月中起,特斯拉位於美國弗里蒙特的工廠因「原地避難(shelter in place)」命令而將被迫停工,3月18日特斯拉股價跌至近期低點每股361美元。

 

4月2日,特斯拉宣布首季交車達8萬8400輛、優於華爾街因疫情而下修的7萬9000輛,並締造史上最佳第1季表現,股價又應聲大漲。截至20日,股價反彈到746美元,算一算,今年來股價竟逆勢飆漲逾7成!

 

特斯拉從2003年創立以來,沒有任何一年賺錢,即使去年下半年開始獲利,整年結算仍舊虧損。但是,預期特斯拉將加大力度拉動上海廠平價車款Model 3出貨,也象徵解決過去一直因價格太高問題所造成的銷售大瓶頸,加上其與中國電池大廠寧德時代合作在內的新電池技術等新進展,特斯拉依舊站在趨勢浪頭上。

 

特斯拉

▲點擊圖片放大

 

減碳趨勢推波助瀾 環保與戰略考量  各國加速推電動車

 

「電動車是一個不可擋的趨勢。」健瑞集團執行長、鍛造輪圈大廠巧新科技前總經理石呈澤觀察,要求各國減碳的《巴黎協定》2016年簽署生效,今年正式實施,政府政策一定透過各種補貼和限制,降低對燃油的依賴,「電的來源很多、可以自主,如果買燃油車,只有石油,背後是國家戰略考量。」石呈澤認為,滿足能源自主的戰略目標,更是環保考量之外,政府加速電動車進程的原因。

 

歐洲各國已經紛紛訂出禁售燃油車時間表,並有如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魯塞爾等城市訂出禁止燃油車進城時間表。舉例來說,英國2035年起不能賣燃油車,但倫敦2025年起,市中心就將完成零排放區(ZEZs)。

 

2月在英國出差的石呈澤比喻,城市規定只有電動車可以進入,未來在台灣的情境就比如你開燃油車,變成車子要停在新北市板橋,不能進台北市,但如果你開電動車,就能直接開到信義計畫區。

 

他不諱言,以英國來說,別以為2035年開始禁售燃油車,15年的期限還很遠,「我英國朋友說不能這樣看,因為大家會想,『我買車不買燃油車了,我買電動車』,因為之後新車不能賣,二手車人家也不買了。提前到現在開始想,購車意願就不是燃油車了。」他說。

 

「2020是電動車元年,二氧化碳排放須減量,今年對所有車廠都有壓力。」對於今年電動車的大爆發,石呈澤這樣描述。

 

「今年幾乎不同品牌都有推出電動車的時間表,從確定推出車款看,確實是高峰。」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智慧車輛與系統研究部經理謝騄璘觀察。但他也不諱言,現階段的疫情黑天鵝,造成中國前2月電動車銷量下滑5成,其後還有供應鏈零組件能否備齊等斷鏈危機,「肺炎影響時間拉越長,越難預測後續需求端減少購車,或購車但沒車可買等影響有多大。」

 

電動車

▲點擊圖片放大

 

前10大車廠火力全開 20個知名品牌都有純電動車計畫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全球前10大車廠也一改過去遲滯的電動車腳步,開始火力全開宣布電動車計畫。目前全球20個知名汽車品牌,今年都有新推出純電動車新車的計畫,其中更至少有6款如福斯、Toyota、Lexus等品牌首度推出的純電動車車款,像微軟創辦人蓋茲(Bill Gates)就入手了一輛保時捷(Porsche)首款電動車Taycan。「我必須說,這是一輛高檔車,但也非常非常酷,這是我的第一輛電動汽車,我非常喜歡它。」氣得馬斯克隔空嗆聲說:「老實說,令人熱情全滅。」

 

眾多車廠中,尤其可以感受到福斯集團發展電動車的強烈企圖心,這家擁有12個品牌的德國集團在2018年售出了4萬輛電動汽車,只占其銷售額的4%,但到2025年,它的目標是銷售300萬輛,預計占其全球產量的4分之1。

 

2017年時,福斯集團推出「Roadmap E」電動化戰略目標,預計累積到2025年時將推出50款純電動車款,並在2030年達成集團旗下約300種車系都至少有一款電動車型,總投資金額逾200億歐元。2019年更兩度提高電動化目標,從50款純電動車款的目標提升至2029年75款純電動車款,並將投資金額提高100億歐元,來到約330億歐元。

 

今年,福斯集團底下多個品牌都有推出或投產新款電動車的計畫,福斯汽車自身品牌將推出Volkswagen ID.3;奧迪(Audi)也預計開始生產Audi Q4 e-tron;斯柯達(Škoda)投產Škoda Enyaq。上述車款有個共通點,都同樣建立在從2015年開始投入研發的「MEB」模組化電動車平台上。

 

MEB平台是一種專為電動車設計的滑板底盤,透過改變軸距、輪距、坐椅布局來創造更多種車型,不但可減少開發成本,未來也能降低銷量不佳的風險。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福斯集團已大幅削減在平台上製造汽車所需的時間,從而節省了約35%的生產成本,MEB平台上製造的車輛預計明年就能獲利。到2022年,3大洲的8家工廠將採用該平台。福斯集團計畫到2029年,集團內電動車生產數量將來到2600萬輛,當中有2000萬輛建立於MEB平台。

 

至於目前全球車商市值第一的豐田汽車,一向不看好純電動車,專注發展複合式動力車與氫燃料車。但是,他們也在全球電動車發展的浪潮下,不得不將自身電動車2030年銷售額占全公司銷售額一半的目標,提前5年。

 

而且,為了解決鋰電池可能供不應求的問題,豐田在去年7月與中國寧德時代簽署合作協議,並於今年2月宣布與松下電器合資成立新公司研發電池,該公司於本月1日正式成立。除了電池能源的部分,去年11月也與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達成協議,今年於中國合資成立新公司,據中新社報導,新公司將發展純電動車及該車輛所用平台、零件設計、研發等相關業務。一連串的動作不難看出豐田集團對電動車市場也不敢輕忽,旗下品牌Lexus今年也首次推出純電動車款UX300e。

 

電動車

▲點擊圖片放大

 

德國總理

去年底,德國汽車大廠福斯新一代純電動車ID.3正式量產,德國總理梅克爾也親自出席量產儀式。(圖/Gettty)

 

電池技術改良成關鍵驅力 二年後擁純電車成本與油車相近

 

至於今年讓電動車「電力十足」的另一關鍵驅動力,則是電池技術和成本的改善。過去電動車量上不來,關鍵是約占成本4成的電池售價居高不下,但最新研究報告推估,今年開始,電池成本每年可降低6到8%,且電池技術提升。勤業眾信一份全球電動汽車報告就指出,2022年,純電動汽車的擁車成本就將達到與燃油車相近的轉捩點(Tipping Point)。

 

「目前市面電動車的儲能和續航,特斯拉還是最好。」特斯拉供應商和大董事長沈國榮不諱言。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採用何種電池規格,及任何供應商變動,都牽動市場敏感神經。特斯拉原訂4月20日,在美國舉辦「電池投資者日」(Battery Investor Day),公開其最新電池策略,卻因疫情影響延到5月中。外界十分好奇,究竟特斯拉最新的電池策略是什麼?

 

「今年鋰電池最大關注焦點不只材料和尺寸,更在供應鏈改變。」集邦科技(TrendForce)分析師呂理舜觀察,由於特斯拉上海廠要符合中國在地供應鏈的要求,預期特斯拉電動車中國製造的電池供應商,會由過去長期合作的日本松下(Panasonic),改為現正積極測試中、在中國有產線的韓國樂金(LG)化學,以及目前中國電池技術最領先的寧德時代,「中國廠還是有屬地優勢。」

 

他補充說,特斯拉要先把中國生產的電池來源固定下來,最快2021年才會看到它在中國市場自製電池。

 

翻開SNE research最新數字,松下、樂金化學和寧德時代,各以27.6%、22.9%和21.9%的市占率,分居全球前3大車用鋰電池廠。當全球前3大的中日韓指標廠商掀起電池大戰時,沒想到特斯拉竟「雨露均霑」。

 

鋰電池具有能量密度大、電壓高、耐高溫、循環壽命長、安全性能高等優點,是現階段車用電池的主流。若要提升電動車續航力,其中的關鍵之一取決電池正極材料的差異。

 

依正極材料不同,鋰電池共有鈷酸鋰、磷酸鐵鋰(LEP)、三元材料等規格,各有各的優缺點。由於各大廠的研發方向各異,電動車電池規格還未定於一尊。只不過,由於貴金屬鈷產量少且價高,廠商因此轉向研發少鈷或無鈷電池,讓磷酸鐵鋰、三元鋰電池逐漸開始成為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若特斯拉上海廠採購寧德時代電池,將是首次把磷酸鐵鋰電池整合到特斯拉產品線,市場預期,此策略有助其在中國市場降低電動車的製造成本。

 

這是因為磷酸鐵鋰電池完全不使用鈷,鐵元素也容易取得,所以價格較低。中國券商中金公司就推估,磷酸鐵鋰電池的製造成本,較三元鋰電池約可減少20%以上。

 

「電池牽涉安全,不會為了大幅提升性能而冒險,價格才是真正突破。」呂理舜強調,外界不用過度期待電池短時間內會有大幅躍進,但他預期當全球各車廠電動車規模放大一倍以上,價格一定會降,屆時電動車滲透率可以再提高。

 

他觀察,目前電動車電池成本約為每千瓦時(kWh,電池容量單位)250到280美元,2到3年後可降到150美元以下,成本競爭力有機會接近燃油車。

 

電池成本的下降加上全球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各種推力和拉力作用,全球汽車銷售的黃金交叉曲線,將提前到來。

 

3年前,彭博新能源財經預估,2037年,全球電動車(含純電動車與油電混合車)銷量將首度超越燃油車;如今,依據知名顧問公司BCG的最新報告,全球電動車市占突破1成、3成和5成的時間點,依序是今年、5年和10年後!摩根大通(JPMorgan)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更樂觀預估,歐洲市場5年後電動車市占就將過半,比全球還提早5年。

 

不過,今年突發的疫情衝擊全球車市,信評機構穆迪預測銷售量將較去年衰退14%。但在此消費低迷的情況下,禁燃油車最積極的歐洲,在今年前2個月車市衰退7%下,電動車卻逆勢成長75%(JATO Dynamics報告),也無礙特斯拉股價逆勢沖天,加上各汽車大廠全部下海推出電動車,並宣告投資手筆與藍圖計畫來看,2020年,電動車正式進入起飛爆發期!

 

特斯拉

繼日本松下後,韓國LG化學、中國寧德時代,也有望成為特斯拉的電池新供應商。(圖/Gettty)

延伸閱讀
創能、儲能、用能、智能,四能一次到位 台灣中油搶做電動車政策的領頭羊
創能、儲能、用能、智能,四能一次到位 台灣中油搶做電動車政策的領頭羊

2020-04-07

挑難的路走 鴻海土洋聯手攻電動車
挑難的路走 鴻海土洋聯手攻電動車

2020-03-11

鴻海法說》攜手裕隆與FCA布局電動車 劉揚偉證實:明年新品上市
鴻海法說》攜手裕隆與FCA布局電動車 劉揚偉證實:明年新品上市

2020-03-03

盼加速跨入電動車領域  鴻海找裕隆一起打群架
盼加速跨入電動車領域 鴻海找裕隆一起打群架

2020-02-07

電動車比燃油車更環保?光陽執行長:長久以來,燃油機車都被誤解了
電動車比燃油車更環保?光陽執行長:長久以來,燃油機車都被誤解了

20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