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雲端(intelligent cloud)和智慧終端(intelligent edge)是微軟眼中的未來。
而在雲端站穩腳步後,Surface和HoloLens將扮演微軟完整新世代布局的兩大關鍵。
過去五年來,微軟股價大漲三倍,幾度重返全球市值王座,雲端事業是快速發展的最大功臣,而要想在雲端的基礎往上走,近來聲勢漸漲的Surface和HoloLens將會是關鍵性的兩大支柱。
這次《今周刊》走進微軟位於美國雷德蒙德(Redmond)的全球總部,訪問Surface之父——微軟產品長帕諾斯.潘奈(Panos Panay),一揭Surface谷底翻升的幕後;同時也在微軟HoloLens首席專案經理查理.韓(Charlie Han)的介紹下,深入了解當前最炙手可熱的混合實境(MR,Mixed Reality)裝置HoloLens 2的演化與布局。
Surface可以稱得上是微軟自二○○一年推出遊戲機Xbox以來,最成功的硬體系列產品,這十多年,包括手機、音樂播放器等,不知有過多少終端硬體半路戰死沙場。事實上,如今年營收上看五十億美元(約新台幣一五五三億元)、並於去年第三季進入美國PC(個人電腦)市場前五大品牌,還在部分市場銷售勝過iPad的Surface,初起步時其實也相當慘烈。
一二年十月,第一代Surface問世,但銷售還不滿一年,就因銷售不佳、庫存過高,讓微軟認列高達九億美元(約新台幣二七九億元)虧損。時任微軟執行長的史帝夫.鮑爾默(Steve Ballmer)受訪時曾坦言:「我們生產的裝置比我們能銷售的量更多。」最終只能一再下殺出清。也因為微軟當年對Surface的寄望甚高,砸下的行銷費用甚至還高過Surface銷售額,不難想像Surface團隊當時處境有多難堪。
Panos Panay
現職:微軟產品長
Surface成功
微軟:企業文化是關鍵力量
不過微軟並未因為這樣的挫敗就放棄,而是在不看好聲中接續不斷推出一代又一代新品,並逐漸在全球帶起可拆式二合一筆記型電腦風潮,然後一步步建立起Surface這個品牌在硬體市場的地位。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從平板電腦、筆記型電腦,一路將產品線擴大到頭戴式耳機。就算今天微軟專賣店只擺放自家品牌商品,一點也不寒酸了。
是什麼改變,讓落水狗在七年之間搖身成了明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