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工競爭者的進逼,擠壓了企業獲利狀況;加之中美貿易戰威脅,EMS業來年只能在紅海中泅泳無法上岸。
鴻海長期盤踞台股市值第二的寶座,相較於台股狀元台積電公認營運透明,要分析鴻海,卻是「不可能的任務」。鴻海2017年營收達到4.7兆新台幣,是台灣GDP的27%。鴻海「公司」轉投資眾多,不只在台灣,也在香港、中國等地上市,公司大且組織複雜,說是「集團」才比較貼近現況。真的看得明白鴻海財務端倪的人,只有兩個半,一位郭董、一位「錢媽媽」,還有半個是知名股市分析師。
為什麼是半個?因為這位分析師對鴻海之前璀璨奪目的表現分析得頭頭是道,卻沒有辦法分析出後來鴻海陷於紅海的另一半苦日子,兩年前他讚許鴻海是「未來世界整合者」,而且給了200元的目標價。現在的股價,差不多是三分之一。
鴻海是世界第一的EMS。EMS比股民熟知的OEM和ODM更繁雜,傳統的OEM或ODM提供產品設計及代工,EMS還要加上物料、採購、後勤、運輸甚至於行銷與維修。如果說OEM和ODM是協助打掃的鐘點工,EMS就是專業管家。
鴻海的最大麻煩是,主要客戶蘋果占其營收的54%左右,比起台積電、大立光的20%左右高太多。更重要的是,蘋果在中國已經淪落為第六大手機品牌。蘋果之前股價屢創新高,鴻海就已經步履蹣跚,現在蘋果從山坡上滾下來了,鴻海還能不躺平?鴻海剩下的46%客戶,更是被中國的代工競爭者進逼,其實在香港上市的富智康已經大賠兩年,看得出鴻海所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