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三年,以補貼戰成功擴大市占率,優惠總是不落人後的蝦皮,是不是遇上瓶頸?台灣另一大電商商店街開始祭出優惠搶市,未來能否迎頭趕上,仍待觀察。
「手續費漲二倍,會不會太貴?」十一月二十日當天,電商平台蝦皮購物發出一則公告訊息,在賣家社群內引起了巨大的討論。蝦皮宣布自十二月三日起,將成交手續費費率從○.五%調漲到一.四九%,一口氣提升二倍之多。儘管蝦皮指出單筆訂單的收費上限為一百四十九元,但仍無法弭平賣家的大力反彈。
事實上,從蝦皮宣布調漲手續費當天起,賣家便開始大量轉移到其他電商平台上,特別是蝦皮在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商店街。商店街營運長黃淑琳透露,從二十日開始後連著三天,每天新進駐的賣家數量「是過去平常日的二到三倍。」為了爭取賣家,商店街甚至宣布在十二月三日當天,推出新舊賣家皆可免收「成交手續費」與「信用卡手續費」的優惠。
撒錢行銷 不再是萬靈丹
當蝦皮調漲成交手續費的消息一出,不少人第一個疑問都是蝦皮「撒錢行銷」的作法,是不是已經到了盡頭?「蝦皮已經沒有新的招數,它的優勢已經體現在這兩年的成長上。」TeSA臺灣電子商務創業聯誼會董事長葉建漢分析,透過行銷補貼獲取新用戶的難度持續攀升,「沒有高成長,就要回頭顧獲利。」讓蝦皮做出此時調漲手續費的決定。
蝦皮從二○一五年進軍台灣市場後,下載用戶規模快速擴大,一七年八月達到一千萬、今年二月達到一千兩百萬、今年五月更達到一千五百萬的規模,但其後蝦皮對外透露的下載用戶數就一直維持在一千五百萬未有增長。
松果購物董事長郭家齊指出,台灣「人口紅利、網路購物滲透率沒有增加。」不但讓電商吸引新用戶漸趨困難,也間接導致了在新用戶的爭取上,已經朝向各業者互相爭搶的狀況。
▲點圖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