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分拆公司煉金術失效,公司股價一年來已走跌近3成,觀察其子公司也從「小金雞」變成「拖油瓶」,像是FII與鵬鼎也分別有6成與5成的跌幅,《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觀察分析,去年這一年讓最多投資人套牢的就是鴻海。對於鴻海股價後市,最懂鴻海的分析師,也就是異康集團及青興資本首席顧問楊應超直言:「我很欽佩郭董,我很擔心鴻海。」
台灣股民有多愛鴻海?從每年鴻海股東會,土城總公司會議室現場總是人山人海、擠滿小股東可見一斑,而每年股東會同時也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粉絲見面會」,許多股民與其說是想到現場聽公司的營運展望,更像是用看偶像的心態參與。一到休息時間,股東們拿起手機就是對著郭董狂拍,還有人把郭董當背景自拍,更甚者還拿年報或股東會議會手冊給郭董簽名。
謝金河就分析,台灣大街小巷都有鴻海股東,尤其是開計程車的,因為他搭計程車時,常聽到司機在問:「你是謝金河嗎?鴻海到底還能不能買?」
鴻海到底能不能買?這個問題就應該問被市場視為「最懂鴻海分析師」的楊應超。面對這個問題,楊應超說:「用簡單一句話來說就是,我很欽佩郭董,我很擔心鴻海。」
楊應超分析,郭台銘身為老闆,相當聰明、有遠見,「很多東西我們還沒想到,他就看到了。」楊應超也舉例說明,在2007、2008年時,大家連iPhone都沒聽過,但郭台銘就把它做出來了;兩年前,川普當選美國總統當天晚上,郭台銘就開會,想出到美國蓋廠的前瞻策略,「只是,轉型是痛苦的。」
想當初,鴻海拆子公司上市是有成功案例的,2005年富士康國際控股以3.88港元掛牌價在香港上市,楊應超回想:「那是鴻海第一次分拆子公司上市,也嚐到甜頭。」富士康股價一度漲到公司市值逼近鴻海市值的水準,當時郭台銘在香港呼風喚雨。
不過,那時的富士康之所以能有好表現,主要是因為本業做得好,富士康做的是Motorola、Nokia、Sony Ericsson的生意,但這些公司現在都沒落了,所以表現不好。楊應超分析:「當時分拆子公司覺得是可以走的路,但現在是不得不做的感覺,可是投資人也看得很清楚,利潤灌來灌去,所以還是要靠本業。」
楊應超補充說明,雖然郭台銘這樣做是對的,但在未來2~3年間看不到成果,「這2~3年鴻海股票還是要小心有往下的壓力。」主要就是因為鴻海還是硬體公司,還是靠幫蘋果做代工,現在又面臨被和碩、緯創分單。楊應超認為,除非鴻海小金雞在這2~3年漲起來,否則還是很擔心其發展,但現在還看不到小金雞能回漲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