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AI驅動的高頻與智慧製造浪潮來襲,不禁讓人想問台灣在國際上的位置在哪裡?科技部長陳良基今(31)日出席產學大聯盟計畫成果發表會,坦言早在5年前就看見台灣產學合作的鴻溝,為讓台灣科技產業在國際上保有競爭力,自民國102年起推動「產學大聯盟計畫」。從今日的成果發表會中可以看到,不管是台大與台積電的7-5nm半導體技術節點研究,或是交大與清大攜手中華電信的SDN與Cloud無線/寬頻技術皆成果斐然,陳良基更強調,產學合作的概念就是找夥伴、一起打群架,在國際上打場亮眼的大聯盟比賽。
陳良基坦言,從過去的產學合作計畫裡,往往都是以政府出錢為主體,產業界頂多出資15%左右,可能也是因為經費規模的限制,導致產學合作所針對的題材,多聚焦產品開發的不足,僅做補充技術的推進,卻未善用台灣學界前瞻的技術能力與優秀人才;此外,他長期觀察全球科技趨勢發現,若要增強台灣產業的競爭力,單靠一家公司的力量,可說是「力有未逮」。
有鑑於此,陳良基強調,台灣雖然是小國,但要擁有大戰力,就是得找夥伴、打群架,因此發想出大規模的產學合作,他舉例提到,此次計劃不同以往,每家參與的企業都出資5千萬以上,政府審核後出資對等經費,讓企業可攜手學術團隊的前瞻技術,勇敢開發一些原本有所限制、無法開發的項目。
台大前校長李嗣涔也在發表會上表示:「人才不願意在無塵室裡工作、很多學界好的想法常像放煙火一樣沒了。」他發現過往台灣,長久以來都有產學鴻溝、人才難以導入的問題,也因為這項產學合作,讓台大與台積電有機會共同攜手合作,針對7-5nm半導體技術節點進行研究。
而針對已推動5年的「產學大聯盟計畫」,陳良基表示已有相當具體的亮眼成果,跨足領域包含像是半導體、行動通訊、能源科技等全球市場積極佈展的重點產業,他也舉例像是台大與台積電7-5nm半導體技術節點研究、清大與長春集團的再生原料綠色化工技術,以及清交大與中華電信的SDN與Cloud無線/寬頻技術,這些技術成果都為台灣產業開拓了道路,更讓企業可將創新技術、具競爭力的科技產品帶向國際。
陳良基也表示,產品要不斷翻新才有價值,透過產學合作,將產業能量持續挹注到學界,也能讓更多在校的優質人才看見機會,最後陳良基也強調:「我想我們真的是在打國際的大聯盟」,透過台灣前瞻的學術研究團隊與產業界的合作,讓台灣這個小國,也能擁有大戰力,成為全球科技產業不可或缺的前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