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民眾擔心台灣發展5G落後會錯失商機,但今(18)日在「2018 智慧連結‧數位應用論壇」上,台灣寬頻董事長余宗艺與台灣分享新加坡思維,分析像台灣與新加坡這樣的小國,應該當「離冠軍不遠的亞軍」。
在網路與科技的發展下,數位化是不可擋的趨勢,數位科技經濟也在全球扮演愈來愈吃重的角色,麥肯錫就曾經預測,2025年全球新興市場與數位化帶動的物品、服務與金融匯流,佔全球GDP總額將達49%。
台灣因為在科技業擁有領先優勢,不僅國人對5G時代來臨也充滿期待,行政院副院長施俊吉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預測,台灣的未來產業「那就是5G」。
許多民眾以為,5G就只是更快的4G,但事實上,5G除了速度更快以外,還有一項重要特色就是「低延遲」(low latency),也因為有這樣的特性,讓市場得以發展自駕車、遠距離醫療手術。
瑞典愛立信政府與產業關係處總監Rene Summer用一個例子巧妙比喻低延遲的重要性,他形容:「如果用的是4G網路,我朝你丟球你會因為來不及反應被球打到,但如果用的是5G網路,你就會有時間反應,伸出手來把球接住。」
5G技術是成全物聯網時代的最重要基本基礎建設,除了台灣外,全球各國與各家業者都虎視眈眈看著這塊大餅,Rene Summer就分享,目前在66個國家已經有148家業者在進行5G測試,更有17家業者宣示要搶先在2019年讓5G商轉。不過,在大家一窩蜂搶快的時候,台灣也該一起衝鋒陷陣嗎?
在台灣工作超過10多年的余宗艺說,的確有聽到許多市場聲音,認為台灣在5G發展上應該追上中國、追上南韓,但台灣跟新加坡一樣是小國,在內需市場不大的限制下,余宗艺與台灣人分享新加坡人的思維:「Let’s be a fast No.2(讓我們當離冠軍不遠的亞軍)。」
余宗艺進一步說明,因為市場不在台灣這裡,大家在搶頭香時,台灣也跟著搶意義不大,重點不是搶第一,而應該重質、重深度,思考資源應該如何運用,只要當落後第一名不太遠的第二名就好。
面對5G時代帶來的商機與挑戰,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馬宏燦分析,中華電大約從10多年前開始就有心理準備,積極推動提供ICT服務的轉型,以擺脫僅成為提供網路數據傳輸的「笨水管」命運。馬宏燦點出:「我們很清楚如果要跟客戶賣服務,我們必須從內部做起,公司要先轉型升級,為自己的需求找出路之後,才有機會將經驗賣給其他人。」
聽聞中華電的經驗分享,IDC亞太區物聯網研究總監Randy Roberts也回應,以目前國際間成功的物聯網發展案例來看,的確都是企業先針對自身的需求去找尋解決方案,成功打造出可用的方案後再外銷,建議這是台灣發展5G時可以考慮的方向。Randy Roberts也讚賞,台灣政府與企業合作順暢,從許多智慧城市案例中就能看到政府部門幫助、鼓勵私人企業的努力。
GSMA港澳台戰略合作總經理謝智德則看好,台灣科技擁有半導體、消費電子、科技、製造業等成熟物聯網聚落,只要產業間能互相合作,不應該只聚焦內需市場,應該一起打群架拓展到海外市場。
不過,台灣在發展5G的道路也不是一條康莊大道,余宗艺直言:「雖然我也知道要管這麼多事真的不簡單,但台灣政府很多時候不讓企業垂直整合,這樣企業就無法找到最好的方式去面對全球的競爭。」
余宗艺提出建言表示,相關單位應該重新檢視相關規範,讓企業可以將資源整合、更有效利用,讓台灣人才能找到對的舞台,面對來自全球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