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智慧顯示與觸控展(Touch Taiwan 2018)正熱鬧開展,雖然展覽的規模與影響力無法與當年盛況相比,相關新聞也只是零星見報,但透過訪談與觀察,我發現兩個可喜的現象,也感受到台灣顯示產業正逐步走出陰霾,迎向另一波商機。
我看到的第一個現象是,台灣的顯示產業正逐漸找出自己的定位,並增加自身價值創造的角色。過去,面板是個拼產能、拼投資的行業,台商在五代、六代砸了全世界最多的錢,大家都在同樣的規格上拼價格,因此難逃金融海嘯殘酷的試錬,成為大家口中的四大「慘」業之一。
如今,這種拼命投資新廠的角色移至中國大陸,台灣不再做大金額的投資,必需為舊廠房找出新價值,並從面板提供者轉型為顯示器解決方案廠。因此,包括友達、群創等大廠,這幾年重點都放在價值提升與差異化上,賠錢的單子不接,透過優化產品組合,朝向手機、工控、車用及消費性電子等領域發展,這些產品擁有較高的附加價值及性價比,也讓公司可以出現不錯的收益。
此外,還有一家很吸睛的企業元太科技,從以前的TFT LCD,到如今完全轉變為以電子紙E-Ink為核心,並大幅擴充電子紙的應用市場,從電子書一路進展到零售賣場的電子標籤、物流、交通、教育等應用,讓台灣顯示產業不再獨壓TFT LCD,也是有別於韓商獨霸的OLED,走出自己方向的特色公司。
我看到的第二個現象,則是台灣企業結盟愈來愈多。過去,顯示產業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甚至壁壘分明、井水不犯河水,但歷經一波嚴苛的淘汰戰後,大家都很清楚,台灣自己人要彼此加油打氣,一起打群架,才能與韓、陸廠一決高下。
因此,展覽期間,發現產業合作的頻率增加了,有的將閒置產能租給別人,做為研發及實驗之用,有的則是原屬不同陣營的零件供應商,如今不再老死不相往來,產業合作的內容或許不見得搬上檯面,但私底下確實運作得愈來愈順暢。
更巧合的是,在展覽期間,也傳出蘋果派人來台密訪友達與晶電,為下世代iPhone搭載的顯示器新技術Mini LED或Micro LED做準備。這則新聞成為展會期間最大亮點,也讓台灣多年來想要打破蘋果面板供應鏈由韓、日等業者主導的局面,尤其是韓廠霸占OLED產業的現象,有了新的契機與想像。
Mini LED及Micro LED的新技術,也讓國內面板及LED兩大光電產業,可以一起攜手合作。以前,LED頂多只是面板的背光零件,雙方是產業上下游關係,但如今兩大產業結合人才、技術與研發能量,有機會創造一個翻身的機會,難怪兩個產業的高階主管最近頻頻聚會,而最開心的人應該是隆達董事長蘇峰正,因為以前他在友達做面板,後來轉行做LED,如今若把兩項專長結合,終於又有機會拼到出頭天了。
當然,新商機擺在眼前,也要自己有本事才吃得到,畢竟,過去顯示器產業有一個日本的不好例子。日本曾經是全球顯示器及面板業的霸主,但如今幾乎全軍覆沒,只剩一家夏普靠著鴻海撐住最後一口氣,台灣要如何避免淪落到日本的下場,還有很多努力的空間。但是,如今台灣顯示產業能夠告別悲情,脫離「慘」業,就有如車子已駛過了長長的隧道,已看到再現的曙光,還是值得記上一筆,至於未來能不能夠邁向「燦」業,就要看各家公司自己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