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年十二月五日,朱復銓剛就任瑞祺電通董事長,隔年一月就到以色列拜訪客戶。當時以色列和敘利亞交戰正烈,當地情勢危急,瑞祺電通總經理洪德富回憶「當時前幾天飛彈還在射」,他坦言,員工多覺得應該安全至上,「即使現在要我選擇,我還是不會去。」
但朱復銓不為所懼,「哪裡有訂單,我們就往哪裡去。」他照例前往以色列拜訪客戶,在海關與旅館都受到高度監控的情況,以新老闆身分拜訪以色列客戶,對朱復銓來說,入主者要有所宣示,「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自去拜訪客戶。」
戰火下的冒險是值得的,成績也讓朱復銓相當自豪,「當時拜訪了十一家客戶,有十個客戶下單。」拚命三郎,親上火線的風格看在瑞祺員工眼裡,也帶來正面影響。
洪德富透露去年一個美國大客戶的訂單,對手立端、研華都加入競爭,但只有瑞祺電通團隊選擇全程參與,「當時客戶評分時,對瑞祺電通沒有工廠有些疑慮,我立刻飛到美國,與他們開半小時會,再馬上飛回來。」高階主管莫不感染到朱復銓拚命的精神,順利搶到這張訂單。
購併像「交往」 要情投意合
能夠帶領公司一起全力衝刺,靠的不僅是朱復銓自己的以身作則,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信任購併哲學」,亦即在購併前充分認識,以及購併後充分信任。
朱復銓解釋,購併投資最忌諱的就是只關心自己,只想著從購併中賺到錢。但成功購併,「是要能幫助對方。」他以購併瑞祺電通為例,過去瑞傳總經理張棱衡與樺漢就有很好的互動,當時朱復銓認為樺漢有能力去協助當時還是瑞傳子公司的瑞祺電通。
一四年負責購併事宜的洪德富回憶,當時聯發科也相中瑞祺,最後卻選擇樺漢,就是憑著樺漢能協助進行供應鏈系統與製造系統的改善,提升經營團隊的接單能力而娶到美嬌娘瑞祺。
朱復銓用「男女交往」為自己購併觀點打了一個有趣的比喻,他指出如果雙方沒有充分了解,那就只是場男歡女愛,之後「日久就見人心。」犀利譬喻的背後,朱復銓對所購併的公司,不會以高高在上的方式對待員工,而是採取完全授權和公平管理的模式。
同樣是新埔工專出身,只比朱復銓小一屆的信昶科技董事長賴俊年觀察,朱復銓只要認定你是一個有能力的人,「他就不會懷疑你,完全會授權給你。」且對員工不論職務高低都是一視同仁,不會擺高姿態。尤其,購併案難免陣痛,但樺漢入主瑞祺以來,朱復銓很自豪「(在瑞祺)我沒有開除過一個人」。
承襲鴻海魂 3年搞定10購併
樺漢科技是鴻海孫公司,鴻海持有樺漢四八%以上持股。一五年鴻海高舉工業四.○大旗,喊出「六流」的訊息流、技術流、資金流、人員流、物料流和過程流,一時之間,樺漢成為肩負工業電腦開路虎的集團先鋒,在集團朝工業四.○發展下,朱復銓意識到資安管理的重要,「因為有資訊流,就要想到資安,去想怎麼防堵被駭的可能。」

▲點圖放大
不僅如此,朱復銓的發展藍圖,也朝著打造工業電腦服務的全方位平台前進;購併瑞祺電通後,他火力全開出手購併,短短三年間,完成十件購併案。包含提供車載系統主機的南京亞士德、製造工業手持裝置的沅聖科技、入股美國人機介面應用硬體商AIS Cayman Technology Group取得六○%股權。
其中證券分析專家指出,瑞祺電通在軟體實力占優勢,在資安領域極為重視的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架構中,一般資安公司只能做到第二層,但瑞祺電通具備設計到第四層的能力。結合鴻海資源,加上工業四.○的發展趨勢下,可說是樺漢集團領先其他工業電腦廠的重要關鍵。
樺漢在工業四.○的布局已不可同日而語,效益也逐步開花結果,除了透過購併完善自家產品線,具備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實力。同時透過購併德國S&T與Kontron,直接切入了工業電腦目前最主要的歐美市場。證券分析專家說,從一四年上市時,營收僅有三十億元的規模,看好今年營收將突破五百億元大關。
儘管成果亮眼,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朱復銓聊起購併辛酸,首度在媒體前透露當時煎熬。那是一六年,為布局品牌與通路,擴大全球市占,樺漢先是以一.五二億歐元取得德商S&T AG的二九.四%股權,接著透過S&T入主德國工業電腦廠Kontron AG,取得二九%股權間接入主Kontron,並且將S&T與Kontron進行整併。這項購併著眼的是Kontron的品牌影響力與行銷通路,朱復銓點出這些布局,將使樺漢能「全力配合鴻海集團轉型。」

▲點圖放大
剽悍換血 躋身工業電腦大廠
然而,當時沒人看好樺漢有能力一次吞下兩家德國公司,「大家懷疑你到底會不會管德國公司。」樺漢股價因此應聲腰斬,一六年九月起短短七個月時間,股價從四五○多元,一路暴跌至三百元以下。
朱復銓知道市場都在看,他咬緊牙根展現拚命三郎的氣魄,「立即飛到德國,在董事會要求改革。」「你要知道,德國人其實是瞧不起台灣人的,更何況是六十年的公司。」
董事會上,他無懼鄙視,拍桌據理力爭。朱復銓提到推動改造的關鍵就是善用人才,他注意到S&T的管理人才很優秀,因此要求Kontron董事會及經營團隊全面改組,由樺漢提供資金讓S&T接手經營。最後成功解散董事會,進行經營層大換血,改造後的S&T股價從一六年十月的八歐元,到一八年一月攀升到二十二歐元。

瑞祺電通的資安技術實力,存在領先優勢。
朱復銓以購併作為手段,帶領樺漢一步一步晉身成工業電腦大廠,發展成鴻海集團裡,最富戰鬥力的、又走在主流趨勢的強悍小集團,洪德富笑說,「我的母公司,就是購併王。」顯然,小購併王朱復銓有為者亦若是,且樺漢模式也將借助鴻海的資源與經驗打天下。
一一年,回想朱復銓接手前,樺漢只是一家營收三億元的小公司,當時四十九歲的朱復銓在鴻海昆山筆電廠擔任資深協理,經手都是數百億元的案子,哪知人生來到轉彎處,他卻毅然離開鴻海,放棄股票與升遷機會,接手一家當時業績甚至衰退三○%的小公司。
苦盡甘來 感念郭台銘弟賞識
自小家庭並不富裕,朱復銓一路半工半讀長大,賴俊年透露,新埔工專時,朱復銓很用功,「為了拚獎學金,成績一直在班上前段。」下課後也是四處打工。直到出社會有了第一份工作,一萬零八百元的薪水,只留給自己一千八百元,其他全交給家人。
刻苦的生活養成朱復銓堅毅的性格與強大的意志力,在職場上穩步向上,直到職場貴人出現。
○四年,時任郭台銘特別助理,也是郭台銘親弟弟的郭台成為了跨足工業電腦事業,主動找上擔任研揚科技協理、工業電腦廠領域經驗豐富的朱復銓。
當時的郭台成三顧茅廬,每次回台北就找朱復銓聊天,甚至買機票邀請朱復銓去鴻海深圳龍華廠參觀。回憶這位獨具慧眼的貴人,「一路上對我相當提攜,也相當照顧。」
朱復銓加入鴻海後,郭台成也刻意栽培他,剛開始每半年就給朱復銓換一次單位,一度令他懷疑「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直到郭台成告訴他,每次調度都是把第一線的新事業交給朱復銓,郭台成對他說,「你永遠是我衝鋒陷陣的第一人。」
○七年七月四日,郭台成因病過世,朱復銓難掩感傷地說,「那年三月十二日他還打電話給我,他已經病得很重了,還不忘要我好好把這個事業(工業電腦)做起來,好好貢獻一份力量。」讓他總有為伯樂而戰的情懷。
一一年升任樺漢總經理,迄今七年多,朱復銓成功帶領樺漢成為工業電腦一霸,如今的營運成果,朱復銓認為是老天爺的照顧。而天上有誰照看著他?朱復銓感性地說,「我認為就是郭特助。」
朱復銓
出生:1962年
學歷:新埔工專電子科
經歷:研揚科技製造中心協理、鴻海精密工業資深協理
現職:樺漢科技董事長、沅聖科技董事長、瑞祺電通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