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每天3:58起床工作 徐秀蘭靠「買下對手」成為晶圓女王

每天3:58起床工作 徐秀蘭靠「買下對手」成為晶圓女王

鍾張涵

焦點新聞

攝影/吳東岳

1098期

2018-01-03 12:01

凌晨3點58分,萬籟俱寂,窗外夜幕依然低垂,此時,鬧鐘響起!

徐秀蘭在黑暗中起了身,按下了電腦開機鍵,快速瀏覽了e-mail,並和美國客戶、團隊通電話,以半小時迅速掌握集團狀況、開啟跨國的經營會議。5點15分,徐秀蘭已經出了門,從台北開車前往中美晶集團新竹總部,準時在6點15分到公司,開始上班。

 

「這個習慣差不多有10年了!」徐秀蘭以前凌晨5點開始工作,但近10年來,都是3點58分起床,6點15到公司,一直到晚上10點半左右下班。

 

一天工作18個小時。

 

她是中美晶總經理、環球晶圓(簡稱環球晶)董事長,用不到10年的光陰,和中美晶董事長盧明光聯手為集團催生最強小金雞——半導體子公司環球晶。

 

法人估計,環球晶去年全年可賺逾一個股本,2017年11月22日,股價盤中攀抵448元歷史新高,市值突破1千9百億元,成為全球半導體矽晶圓第3大廠。

 

律己嚴,待人寬 要求自己每早6點多進公司  對待員工卻像家人

 

「長遠」是徐秀蘭念茲在茲的經營之道,這樣的目標也反映在2017年12月11日當周的集團內部年度大會上。

 

這場大會由徐秀蘭全程主持,要求集團海內外29位總經理及重要部門主管將未來3年內,每一季、甚至每月的業績預期、客戶組成、擴張計畫、廠房獲利能力、產品規畫、政府優惠等內容,鉅細靡遺列出。開會當天,還有同仁緊張地詢問:「Doris(徐秀蘭的英文名)改的第8版放哪兒了?」

 

雖然團隊來自世界各地,但每個部門在簡報時,無論是2017年的回顧或檢討、2018年的目標與計畫,除了匯率與稅率較難預估,每個廠的成本、經營績效、人均獲利等,都說得非常精準,「我聽了真的很感動,覺得自己很幸運,有這麼認真的團隊。」

 

在員工眼中,她律己甚嚴,卻寬以待人,「公司氛圍像一個大家庭。」環球晶圓企業發展副總經理李崇偉透露:「她在公事上很嚴謹,但私下對員工一直很和氣、很關心。」

 

56歲的徐秀蘭,出身新北三重的小農家庭,她自北一女、輔大畢業後,赴美讀電腦科學,返台進入電子業。1997年她在華強科技任職時,和中美晶有業務往來,中美晶大股東孫鐵漢注意到她「思慮清晰、做事條理分明、認真負責,是全方位的經營管理人才,總有一天會大放異彩!」於是積極招募。

 

1998年3月,徐秀蘭加入中美晶擔任業務協理,很快就升至副總經理。孫鐵漢相當尊重徐,說:「Doris不同意的事情,我們絕對不會做!」

 

2004年,徐秀蘭應東元集團會長黃茂雄之邀,轉任菱光總座,2007年盧明光接任中美晶董座,需要一位左右手,將才格局的徐秀蘭,自是不二人選。而徐秀蘭重返中美晶,一待,就是10個年頭。

 

「1997年中美晶營收只有台幣5億元,但2017年絕對超過5百億元,成長一百倍以上,感覺很像生一個小孩、養了19年!」徐秀蘭笑著說:「2018年就是我加入公司的第20年了。」

 

徐秀蘭的20年歲月,就是一部集團不斷征戰四方、成長茁壯的史書。她的購併啟蒙來自盧明光,「我之前以為,企業成長就是要努力接單、賺錢、建廠、擴產!但他讓我看見企業成長原來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用買的!」徐秀蘭將盧明光視作導師,對他充滿敬意。

 

從2008年中美晶為取得磊晶技術,發動對美商Globitech的購併,盧明光就帶著徐秀蘭一起看案子,親自栽培。Globitech案子完成後,接下來幾年最重要的幾個國際購併案:如環球晶2012年收購日商Covalent Silicon Corporation、2016年併吞美國SunEdison Semiconductor(SEMI)等,從找對象開始,都已由徐秀蘭主導。「我自己評估價格,他(盧明光)聽完後,會告訴我怎樣的價格可以拿下來!」徐秀蘭說。

 

徐秀蘭的購併功夫青出於藍,她曾自訂目標:「購併第一年,要讓該公司轉虧為盈、第二年還完銀行貸款,第三年把當初購併的錢賺回來,第四年找新標的。」但徐秀蘭說,購併只是第一關,更難的是購併後要如何整合、服眾、長遠經營、達到目標。

 

帶員工,更帶心 購併日本公司後開始學日文  讓員工感受誠意

 

以日本Covalent購併案為例,為彌平雙方文化差異,2011年8月一簽約,徐秀蘭就卯起來學日文,從50音開始學,8個月後入主公司時,她已能用日語溝通,讓日本人大為驚訝,深刻感受到她的用心。

 

2012年4月1日正式購併,隔天她就飛去開會,對日本員工承諾不會派人來、公司經營團隊不會變,「他們一開始會恐慌,但我很快降低他們的不確定感。」徐秀蘭用日本人最常說的「奧義」信心喊話,奧義是指懷抱一個遠大目標、擁有使命感,所以無論是增加良率、或是賺多少錢,都是因為有使命感。

 

穩定軍心後,徐秀蘭便明確訂立5大目標:營收必須成長2成、5成必須來自海外;存貨必須降到一定階段、無論匯率如何都要轉盈、總人件費(人事費)百分比調降等,並清楚解釋目標達成後會有哪些獎金。在目標明確、獎金誘人下,日本人終於心悅誠服,原經營團隊都全力以赴。

 

「我不曾要求他們要服從我,我只是把5大目標訂出來,告訴他們每達成一個階段目標、那年的bonus(分紅)就從獲利多撥百分之1給你們!」「當他們感受到公司體質越來越健康、越來越賺錢時,就消弭了內心的不確定感。」徐秀蘭說。

 

2016年,環球晶透過子公司以6.83億美元,購併全球第4大半導體矽晶圓製造與供應商SEMI,這樁以小吃大的購併案,使環球晶一舉從全球第6大半導體矽晶圓廠,跳級躋身至全球第3大。

 

徐秀蘭早就注意到,環球晶與SEMI的客戶、產品、產能、具有高度互補性,若收購將可一舉擴大歐洲與韓國客戶、大幅增加產能與技術優勢。因此她從2014年就每天看SEMI的財報、股價,2015年12月中,她認為時機大致成熟,便大膽求親,以溢價78.6%順利獲得SEMI芳心,2016年12月2日正式入主。

 

但是,SEMI長期存在經營不善等問題,許多原物料、庫存都須打銷,徐秀蘭的作法就與購併Covalent不同。「我一到就講清楚,業務、財務、採購我全部集中處理,所以我lay off(解雇)不少人。」

 

徐秀蘭快速整頓,給予各部門執行目標,讓留下來的員工全力衝刺,同樣也意外遇見「時來運轉」:景氣竟然開始谷底反彈,全球進入半導體矽晶圓漲價盛世,竟讓SEMI被併後四個月就成功單月轉盈,刷新全集團購併海外公司後最快轉盈紀錄。

 

如今,受惠車用電子、記憶體、物聯網蓬勃發展,全球矽晶圓需求旺盛,讓徐秀蘭眼神發光,她幽默地說:「我還跟我母親說,未來連掃把裡面都會裝半導體!」身為全盤統帥上萬員工的主將,數十年來都熱愛工作、永遠神采飛揚的她,將帶領集團走向何方、是否續創榮景?備受矚目。

 

時間回到一○年八月,三位各有全職工作的大男孩把辛苦開發的Whoscall丟上了Google Play平台;未料隔年十一月,施密特來台演說,被問到Google有什麼方式對抗蘋果手機的應用商店時,「施密特舉了兩個例子,其中一個就是Whoscall。」走著瞧天使投資人、過去擔任中經合創投副董事長的李鎮樟回憶,正是那次施密特的點名,讓走著瞧推出的來電辨識服務Whoscall瞬間獲得國際重視,「我就鼓勵他們,出來創業。」

 

走著瞧2022年關鍵成績單

 

旗下Whoscall全球暴紅

三人決定專攻來電辨識、收掉其他產品

 

於是在一二年四月,三人把過去開發的交友、買房App等其他產品收掉,成立公司專注在Whoscall這個主打來電辨識的項目上。「我們要創造一個服務,只要可以解決巨大的痛點,賺錢只是時間問題。」郭建甫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說明了最初儘管商業模式仍未確立,但仍決定全心投入創業的主因。

 

他表示,成立公司之前、還沒有任何宣傳活動的情況下,「用戶已經有幾十萬人,黏著度非常高。」郭建甫回憶,這讓他們注意到Whoscall滿足了消費者的一個重要需求,也就是想要知道來電者是誰、對於安全感的需求。

 

有需求,就有用戶與流量,這時只要放上廣告,就可以換取收益。用這個最傳統的獲利模式為基礎,走著瞧團隊持續尋找可能的新應用,而關鍵的布局,就在一三年到來。

 

當時,已故中研院資訊科學家、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創辦人陳昇瑋,也開始用起了Whoscall的服務,但卻發現有個功能上的缺陷,也就是基於用戶檢舉以及Google搜尋而來所建立的詐騙電話資料庫,會無法偵測到尚未回報的詐騙電話

 

這位台灣AI頂尖專家,於是成為走著瞧首度納入AI魂的關鍵要角,當時陳昇瑋透過擔任公司顧問,協助走著瞧團隊,藉由既有資料研發AI模型。

 

「我們合作的,是針對推銷、詐騙電話的偵測模型。」宋政桓舉例,由於Whoscall設有「電話號碼搜尋」功能,而透過AI訓練,則能從短時間被用戶大量搜尋的號碼中,揪出「尚未被舉報、但極可能有問題」的詐騙嫌疑號碼,「這個功能我們在一年內完成上線,讓Whoscall可以在(詐騙電話)回報量還不夠多的時候,提早反映給用戶。」

 

對走著瞧而言,一三年不僅僅是技術上的打底,如今能跨足到亞洲與南美市場發展,該年度被LINE母公司NAVER收購,也是重要關鍵。

 

—走著瞧發展大事紀

 

被LINE母公司收購又買回

跨國結緣讓它進軍泰國更順遂

 

時任NAVER子公司CampMobile執行長、現任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集團(Amorepacific Group)數位長朴鍾晚接受採訪時,解釋了當時NAVER決定投資走著瞧的原因,不僅是因為來電辨識這個獨特服務,也深深感受到團隊的熱情,「(郭建甫)在發言的時候,眼神是發亮的。」

 

被NAVER併購後,走著瞧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海外擴張,並且透過併購策略,將詐騙電話資料庫的規模快速放大,而當時首先看上的,是在同樣面臨嚴重詐騙的香港,一家從一○年開始做詐騙電話辨識服務的「小熊來電」,透過收購對方,不但讓走著瞧成為亞洲最大的來電辨識服務企業,也奠定後來與香港電訊合作的基礎。

 

看似順風順水的事業發展,在三位創辦人眼中,卻逐漸感受到與NAVER之間的文化差異,以及公司內部營運的逐漸混亂,「一五年員工流動率很高,每個月都有人離開……。」郭建甫解釋了一九年決定自NAVER手中買回股權的原因。

 

不過,即使合作畫下句點,但他至今仍感念這場跨國結緣所帶來的養分,一來,目前走著瞧負責海外營運的關鍵人物、營運長朱滿宇,就是從NAVER招募過來;再者,「我們現在在泰國會這麼順利,有一個要素是LINE。在泰國,LINE真的很強。」郭建甫說。

 

一九年,決定要把公司收購回來的三位創辦人,先是找上寬量國際執行長李鴻基幫忙,李鴻基則表示,「其實要感謝國泰有眼識英雄,才讓Gogolook展開非常不同的人生。」他所說的,是一九年起成功募集了國泰私募股權基金、穩懋半導體等資金,並親自飛往首爾與NAVER投資長對談,終於把走著瞧買回台灣。

 

走著瞧營收項目分析

 

金融業上門求防詐

它用AI幫銀行找出潛在風險客戶

 

對於走著瞧的信心,李鴻基看中的不僅僅是Whoscall在消費市場的地位,還有從一八年起,走著瞧團隊開始往金融市場發展的潛力。

 

「那一年,忽然有很多銀行來問我們,能不能也幫銀行防詐騙。」郭建甫回憶一八年,當銀行業者來敲門的當下,走著瞧團隊不僅還沒有任何做企業客戶的經驗,甚至對自家服務能幫上對方什麼忙,也全無想像。

 

只是,一八年國內對洗錢防制的規範開始趨嚴,而銀行業者若要確認客戶是否為不法業者,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從電話和電子郵件下手。「最初,我們是用詐騙電話的資料庫,協助銀行用來防範洗錢。」宋政桓表示,隨著雙方的合作緊密,走著瞧也開始把AI模型導入對金融業者的服務,「用AI協助金融客戶,判斷他們的客戶有沒有潛在風險,包含洗錢。」

 

與銀行業者的合作,讓走著瞧注意到自家防詐資料庫與AI技術,能夠協助金融業者在接觸潛在客戶時,以替代性數據了解是否存在詐騙風險。東南亞最大戶外廣告公司VGI子公司、泰國Rabbit集團執行長維克托(Victor Topoyossakul)解釋,對於缺乏銀行紀錄的使用者而言,走著瞧的技術服務能夠抓出潛在風險,在合乎法規前提下,透過號碼查詢紀錄,「如果有個人接到很多討債人員的電話,那就會是個問題。」他指出,走著瞧透過AI建立的風險評估機制,「是我從未見過的。」

 

「金融領域是一個成功的嘗試,此外我們也在思考從廣告走到訂閱制。」郭建甫說的,是創業時就不斷思考,希望能將Whoscall變成電信加值服務的想法,二二年在海外,走著瞧終於敲開了擴大訂閱服務的機會。

 

走著瞧

郭建甫(右)指出,過去只是把App上架、給全球用戶使用,但現在走著瞧要做真正的全球化事業,用國外的人才做當地的生意。(攝影/唐紹航)

 

訂閱制服務海外吃得開

營收貢獻已逼近廣告收入

 

機會源自於和海外警政單位合作,「走著瞧常常跟海外政府單位,做防制詐騙的宣傳。」一七年投資走著瞧、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執行副總經理李仲琪解釋,國外客戶對於使用訂閱服務較為熟悉,這成為走著瞧走向訂閱制服務的關鍵。

 

起點,則是疫情下詐騙激增的泰國。當時走著瞧注意到,泰國民眾由於不堪詐騙氾濫,紛紛在推特(Twitter)上自主宣導多使用Whoscall,便決定前進泰國,與VGI合作反詐騙廣告活動。據維克托回憶,在二一年底與郭建甫見面討論合作時,「這裡已有很多數位創作者、意見領袖,都很喜歡Whoscall。」

 

合作的重點,是Rabbit集團旗下的借貸服務Rabbit cash。接著在二二年,走著瞧憑藉在廣告以及與泰國警方的合作,取得了泰國最大電信集團True Corp這個重要客戶,替Whoscall走進電信服務、訂閱制模式踩穩步伐。

 

元大投顧研究報告指出,走著瞧二○年訂閱服務的營收占比為二一%,但在二二年已經提升到三八%,接近廣告收入的四○%。相較之下,另一家國際級同業、市值達十億美元的Truecaller,至今仍以App廣告收入為主要獲利來源。

 

從一九年到二二年,走著瞧營收有著年複合成長率四五%的表現,元大投顧研究報告指出,走著瞧在前期以較高的營業費用布局市場,在海外發展規模化之後,能將虧損進一步收斂。

 

「我們很專注在自己的題目上面。」宋政桓受訪時強調,儘管不同領域都有業者想要投入防詐騙服務,但走著瞧經過多年的深耕,從數據資料庫、AI偵查技術到延伸的多項防詐騙服務,是公司在該領域最大的競爭優勢。

 

專注,更是走著瞧團隊成功的心法。李仲琪舉例,一九年走著瞧曾經發展過硬體設備,也就是市話版Whoscall「象卡來」,「但我跟他們說,走著瞧的專長在軟體,不是硬體。」在經過短時間嘗試後,走著瞧也很快收掉這個產品線,回歸到最核心的軟體服務上。

 

「剛創業的時候,有次募資會議結束,在車水馬龍的路上我跟Jeff(郭建甫)說,我夢到『走著瞧』這三個字,順利掛牌成功。」鄭勝丰當時不經意的對談,成了三人拍板公司名稱的源起,初步踏入資本市場後,團隊也更有把這三個字用力推向國際的底氣了。

 

走著瞧

延伸閱讀
孤膽購併王  陳泰銘
孤膽購併王 陳泰銘

2017-12-21

光學界老將的逆襲  賴以仁
光學界老將的逆襲 賴以仁

2017-12-20

大立光、鴻海有難 對台灣科技業帶來一股不祥之兆
大立光、鴻海有難 對台灣科技業帶來一股不祥之兆

2017-12-16

教父傳奇》 自傳的下冊,從一個「失心瘋」決策開始 30年打造科技巨塔  張忠謀的奇幻之旅
教父傳奇》 自傳的下冊,從一個「失心瘋」決策開始 30年打造科技巨塔 張忠謀的奇幻之旅

2017-10-09

世豐第三代  大數據管流程、倉庫也自動化 一場訂單危機  螺絲世家造出智慧工廠
世豐第三代 大數據管流程、倉庫也自動化 一場訂單危機 螺絲世家造出智慧工廠

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