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車平台Uber正逢多事之秋,醜聞一件接一件,風波沒停過,最後連創辦人兼執行長卡拉尼克都下了台,而且至今一個月了還沒找到繼任者。這個「爛攤子」確實不那麼容易收拾,但卡拉尼克接班人的最大挑戰,恐怕是公司那一本「爛帳」。
金融時報報導,Uber可謂科技業歷來賠最慘的未上市公司,光是過去四季營業損失就超過33億美元(不計利息、稅金和薪酬)。科技業中不乏還沒賺到錢就開始賠錢的例子,「赫赫有名」的亞馬遜和特斯拉都是,但他們的虧損比起Uber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
在Uber眼中,叫車是種可大量製造、「商品化」的產品,而其目標就是成為這種產品最大且成本最低的供應商。為達此目標,Uber一開始不斷投入重金,吸引司機和乘客加入。這套策略確實成功帶動可觀的營收成長,Uber今年第1季營收達34億美元,是前一年的三倍,而過去四季的營收達91億美元,比推特(Twitter)或特斯拉(Tesla)還多。投資人去年對Uber的估值為625億美元。
然而,接下來Uber的真正挑戰在於如何將這套刺激營收大幅成長的模式,轉為在財務上更能可長可久、最終還要能獲利的模式。
部分學者比較悲觀,認為就算在這一連串風波還沒爆發前,Uber也不太容易克服這個問題。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Stern)金融學教授達莫達蘭(Aswath Damodaran)就說,一般而言新創公司隨著營收成長,規模經濟也會開始出現,但Uber恐怕不適用這個模式。
Uber目前在銀行的現金(用途不受限制)約在65億至70億美元,另有23億美元未動用的信用額度,這些加起來足以應付公司大約三年多的現金需求。
Uber能否駛上可長可久的康莊大道,端看能否控制住兩大成本:提供司機和乘客的補貼,以及工程與研發等等的一般成本。一般成本基本上能受惠於規模經濟:Uber不斷壯大,每趟旅程的這些經常性成本會愈來愈低 。
補貼對Uber而言則很關鍵,因為Uber利用這些補貼作為槓桿,平衡司機的需求和乘客的供給。加入獎金有助吸引新司機,維持充足的司機池;依特定時間和特定地點提供的特別獎金,有效引導司機到叫車需求高的地區。
這類補貼金基本上會隨著新市場愈來愈成熟而逐步下降,不過,同業至今仍繼續死纏爛打,代表Uber並未能一舉殲滅這些敵手。
隨著市場開始成熟,Lead Edge資本公司合夥人、也是Uber投資人的葛林認為,叫車市場會持續擴大,Uber和Lyft都會一同受惠,就像電信市場,絕對有空間讓多家業者同時生存,「像是AT&T和MCI,市場上不會只有一家公司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