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在各地監管踢到鐵板,國際市場如雨後春筍冒出的競爭者,是Uber燒錢黑洞一發不可收拾的主要原因。其中美國叫車新創Lyft,是Uber在自家後院最大眼中釘。
據美國媒體推估,這場風暴中,約有二十萬人砍掉手機中的Uber程式,其中不少人改投奔Lyft—— Uber在美國市場的最大競爭對手。那個周末,Lyft在App Store的排名,一路從三十九名狂飆至第四名,與此同時,Uber排名則下滑到第十三名。
起步雖晚Uber三年, Lyft有希望更早實現獲利
Lyft更踩在卡拉尼克頭上打了漂亮的形象戰,當下宣布捐款一百萬美元給人權組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博得不少中產階級好感。
這場讓卡拉尼克灰頭土臉的示威,一下子打開Lyft的知名度。和Uber同樣誕生於加州的Lyft,雖然起步晚了Uber三年,但更早提出多人共乘概念。Lyft的營運模式與Uber相似,但與Uber講求洗鍊精英的品牌形象不同,Lyft打出「Driving You Happy」口號,強調乘客與司機互動,把乘車當成社交的延伸。此外,為了吸引更多人換上Lyft的五彩霓虹燈,Lyft鼓勵乘客給小費,創立至今,小費已達二億美元。
雖同是行動叫車,但做出市場區隔,讓Lyft只花了三年就爬到全球叫車新創的老三位置,排在Uber及中國最大叫車獨角獸「滴滴出行」之後。
Lyft尚未踏出美國國土,預估今年拓展至超過三百個美國城市,只是財報還未見獲利,去年營收雖然飆三.五倍,創下七億美元新高,但仍苦吞六億美元的虧損。
不過,市場對於去年Lyft的表現很是樂觀。因相較前年財報二億美元的營收與三.六億美元的虧損,營收成長速度遠大於虧損,加上專注美國市場,讓不少人推測,Lyft實現獲利的時間點可能比Uber還快。
作為後進者,Lyft看到Uber大舉擴張帶來的無止盡虧損惡果。Lyft拓展國際市場的第一步不是單兵作戰,而是與中國滴滴出行、印度Ola以及東南亞Grab等各地叫車新創公司,組成「反Uber大聯盟」,從地方包圍Uber的全球擴張行動。
舉例來說,當中國用戶移動到美國,在美國打開滴滴出行,會推薦下載Lyft,反之亦然。
四月初,Lyft才剛結束六億美元的G輪募資,估值衝上七十五億美元,創業至今募集了二十四.六億美元。翻開歷年投資人名單,不乏阿里巴巴、騰訊、樂天、通用汽車及矽谷頂尖創投Andreessen Horowitz押注。其中,最耐人尋味的當然是一五年滴滴的投資。外界解讀,滴滴補足Lyft銀彈,為的是支持其與Uber的補貼競爭。
Uber和Lyft的熱戰,隨著去年八月滴滴收購Uber中國業務,畫下出人意料的微妙逗點。卡拉尼克指出,Uber成為滴滴的第一大股東,滴滴也將投資Uber十億美元,而且,雙方創始人兼董事長將互相加入對方的董事會。
盟友「滴滴」一夕變節! 強強夾擊求生存,創辦人樂觀看待
Lyft尷尬地發現,競爭對手一夜之間成為盟友的大股東。滴滴總裁柳青形容為「偉大對手、史詩對決」的世紀交易,對Lyft打擊不小,在老大、老二聯手的舞台上,屈居老三的Lyft可能連龍套都沒得跑。但Lyft創辦人席莫(John Zimmer)還是很樂觀。他在一場滴滴總裁柳青也出席的論壇上,意在言外地指出Uber、滴滴與Lyft之間關係十分多元,並強調收購案絲毫不影響Lyft未來營運。
Lyft仍有機會突圍。擴張急猛的Uber疲於面對各地法規鐵壁,推出單車及餐飲快遞等新服務,也遲未助益營收。反之,Lyft專注於共享,鼓勵乘客與司機互動,並且形象主打年輕、友善,整體女性駕駛比例也高於Uber,都可能是未來競爭激烈的叫車新創產業中,絕地反攻的招數。這場戰爭,還有得瞧。
Lyft
成 立:2012年6月
創 辦 人:葛林(Logan Green)、席莫(John Zimmer)
主要業務:共享乘車及叫車 App
市場估值:75 億美元 主要市場:美國逾兩百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