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觀念1>愉快的聊天,需要「有趣的話題」
「那個,我前幾天本來去韓國玩,結果趕不上飛機。我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結果還是沒趕上,真傷腦筋啊!」......對方沒什麼反應......該怎麼辦才好?
各位是不是有過類似的焦慮呢?
為什麼話題無法開展?首先,趕不上飛機並不是什麼希罕的事。其次,說「真傷腦筋啊」的時候,也看不出哏在什麼地方,讓人無法接下去。
誠如標題,想要聊得愉快,不一定要聊「有趣的事」。許多人都誤會了,以為這時候應該要「說一些有趣的事情」。
舉例來說,請各位回想電視上播出的綜藝節目。
能言善道的藝人幾乎都是用普通的語調說話。而每當有偶像藝人的回答很糟糕時,就會被當場吐槽:「我快受不了」、「出口在那邊,不送了。」觀眾看到這一幕大抵都會被戳中笑點,產生共鳴:「他替我說出心聲,真爽快!」真正有趣的說話方式,絕不是單純的插科打諢。
換個場景,上知識性節目的來賓中,同樣是學者,但待在研究室、沉浸在書本和論文世界的人說的話,和做田野調查以及做實驗的人說的話,有趣的程度也完全不同。待在研究室的老師固然能展現出他廣博的知識,但怎麼樣也不比擁有田野經驗的學者說話吸引人。
這兩個例子的共通點為,他們不會刻意把話說得有趣。當說話者表現出「想把話說得有趣」的意圖,聽眾就會顯得意興闌珊。
有些人碰到對話斷斷續續,氣氛熱絡不起來時,就會不服輸地想:「得說個有趣的事才行。」
其實呢,沒有這個必要。即使是綜藝節目也是這樣,出乎意料的反應通常比較有趣。這種自然的表現長久累積下來,就會成為一種標誌,之後你光是「站在那邊」,對方就會覺得你「很有趣」。
逞強的情緒會傳染給對方
與其勉強自己擠出一些有趣的事情,不如抱持著「享受對話」的心情和對方聊天。逞強的情緒很容易傳染給對方,反而會讓氣氛變得尷尬。假使說話的人沒有放輕鬆,聽者也沒辦法放鬆。一旦雙方都陷入緊張狀態,對話更不可能愉快。
如果你是女性,和一個緊張到一直流汗的男人約會,就算男方拚命說一些有趣的事,你看到對方這麼拚命,大概也很難放鬆得下來吧?
但假如聊天的對象是個態度從容、說話沉穩的人,我相信你的心情會比較放鬆,也不會感到拘束。這麼一來,雙方自然就能愉快地聊天了。
即使聊到後來沒有話題,氣氛變得有些尷尬,我相信對方也和你的心情一樣,所以不必覺得沮喪。
這時候你只要說一句:「哈,剛才空氣好像瞬間凝結了」,就可以輕鬆地化解尷尬,然後再展開下一個話題。對方甚至會因此感激你。
那麼,到底該聊些什麼呢?其實,聊天有不有趣的關鍵在於「問問題的功力」。
試問,我們最喜歡什麼樣的人?無非就是「關心自己的人」。所以,請大家聊天的時候,不要一直想「我要炒熱氣氛!」,而是要想「他是什麼樣的人」、「他心裡在想什麼」,抱持著好奇心不斷問對方問題,聽對方說話。先從這一點做起就對了。
公式01 關心對方比「聊得愉快」更重要。
o有趣的人=會問問題。
x不有趣的人=賣力地想說些有趣的事。
(本文選自全書,張若儀整理)
作者:吉田照幸
出版:遠流出版
書名:成為有趣人的55條說話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