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矽谷從蘋果、特斯拉,到主打分享經濟的Uber、Airbnb,都不斷挑戰創新;而台灣擺脫不了代工思惟、經濟陷入瓶頸,或可借鏡國外在新經濟浪潮中的定位。
而此時此刻,矽谷再起,展現的新經濟風華,這是台灣一般投資人感受不到的。這些年雄霸世界資本市場的蘋果(Apple)、谷歌(Google)、特斯拉(Tesla)到臉書(fb),幾乎都是從矽谷殺出來的。尋找未來的機會,若不從矽谷開始,恐怕找不到投資的座標。而台灣的經濟想翻身,若不能在新經濟奔流中找到位置,會讓人捏冷汗。
美國黑馬〉臉書、亞馬遜 競逐新經濟狂潮
首先,我們把全球最大市值企業一字排開,市值最大的是蘋果的六○五四.三億美元;其次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五五六六.三二億美元;第三名是微軟的四六五八.九九億美元;第四名是臉書的三七六一.五九億美元;第五是亞馬遜(Amazon)的三七四四.三二億美元;第六是波克夏A股三五五二.三億美元;第七名是艾克森美孚石油(EXXON)石油三五一五.五億美元。
往下看是第八名的嬌生,市值三一五五.五三億美元;第九是老牌的奇異(GE)、市值二六一八.五億美元。最近阿里巴巴股價下跌,市值二五一五.七三億美元,排行第十,緊追在後的是香港市值之王騰訊的二五○八.七八億美元,也幾乎搶進前十。
從這個排名順位來看,蘋果長期穩居王位,谷歌則一直是全球市值的老二,微軟穩居第三;但是臉書及亞馬遜才是新經濟狂潮下的兩匹黑馬,就像蘋果與谷歌的競爭一般,雙方此起彼落。
亞馬遜與臉書的市值競賽,就跟來自中國的阿里巴巴與騰訊有異曲同工之妙,目前騰訊與阿里巴巴市值大約都在二千五百億美元左右浮沉。中國的BAT三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英文字首縮寫),如今百度市值六一九.二八億美元,遠遠落後,未來騰訊與阿里巴巴的競爭,誰能勝出?是未來的主流趨勢。
第二個面向是競爭集中化的現象,像美國大企業從蘋果、谷歌、微軟、臉書、亞馬遜一字排開,有競爭力的企業一路挺進,而且拉大與老二的差距。有趣的是在台灣、韓國,甚至是日本,市值最大的企業與第二大的差距都十分之大。
亞洲典範〉LINE、軟銀 搶攻消費者的心
此外,受到罷工影響,原來市值第二的現代汽車變成第四,市值剩下二六九.七億美元,韓國電力躍升第二,市值也不過是二七七.二億美元,跟三星的差距十分之大,今年爬升最大的是,三星的核心企業三星物產(Samsung C&T Corp)市值二七二.八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DRAM大廠海力士(SK Hynix)以二六九.三億美元排行第五,代表韓國新經濟的LINE的母公司、入口搜尋網站NAVER,股價從四十五.八萬韓元,漲到九十.三萬韓元,市值挺進到二四七.一億美元,就像通訊軟體WhatsApp對臉書的貢獻度一般,LINE在亞洲持續扮演重要角色,未來潛力仍值得注意。
再看日本,目前老大仍是豐田(TOYOTA),其後是NTT DoCoMo及Nippon Telegraph及KDDI三家通訊公司,往後是孫正義的軟體銀行,今年吃下全球處理器矽智財龍頭安謀(ARM)的軟銀,下一步在新經濟的布局,大家都在看,目前軟銀市值七六二億美元,略領先百度,也是亞洲代表新經濟的典範企業。
至於台灣則是台積電一枝獨秀獨撐大局的局面,領先第二大的鴻海市值四六四.一億美元,雙方有很大一段差距;台塑石化以三一五.九億美元排第三;中華電信二七○.七億美元第四;然後是台化、台塑、南亞。台塑集團等於在台灣前七大市值企業囊括四席,這是很值得正視的現象。
除了這些之外,未來在新經濟的大方向上,我注意到幾家企業,一個是大家熟知的特斯拉,以十月三十一日收盤價來看,特斯拉收盤一九七.七二美元,市值是二九○億美元。這次參訪矽谷,特斯拉是所有團員公認最具震撼力的企業,我們申請參觀特斯拉,經過重重審核,特斯拉只核准二十八個人,我們也用各種不同名義申請,但特斯拉仍堅持二十八個人。
在特斯拉的工廠,我們見識到一流企業展現的活力,從導覽人員的開朗自信,到生產線的自動化設備,員工的快樂工作,都讓我們印象深刻,參觀完了生產線,團員們去買特斯拉紀念品也毫不手軟,從股價的位置來看,目前特斯拉大約二百美元左右的股價,到底能不能投資?
假如把特斯拉當成是電動汽車領域的蘋果電腦,或者是曾經虧損累累的亞馬遜,亞馬遜還沒有賺錢之前,二○一○至一二年前後,亞馬遜股價也在一百到二百美元之間,目前特斯拉股價大約在二百美元上下浮沉。而現在要看的是Model 3,能不能快速量產,並且席捲市場,假如能做到這一點,特斯拉股價具長期投資價值。
Salesforce完全讓客戶透過聯網執行作業,今年轉虧為盈,股價高居不下。(圖/ 財金文化提供)
潛力公司〉特斯拉 單季量產增一倍
在參訪特斯拉當天,正巧特斯拉公布季報,第三季當地政府減碳車輛補貼,出現二一八七萬美元淨利,交出二萬四八二一輛車,成長一一四%,營收也達九.三二億美元,這是好現象。不過獲利是來自加州ZEV(Zero Emission Vehicle)政策,也就是加州零碳排放車輛補貼。因此,股價興奮一天就回跌,未來重點仍在低價的Model 3能不能量產,且迅速搶占市場?還有十一月十七日特斯拉收購SolarCity的股東投票,馬斯克在公司治理上出現被質疑的破綻,這是要小心的地方。
投資股票買的是未來,目前特斯拉本業虧損,其實是思考長期投資好買點的時候。像臉書在一二年第三季以前也都是虧損,亞馬遜也長期虧損,後來轉盈之後,股價大躍進,市值倍增,這是美國新經濟企業最有魅力的地方。沒有造訪特斯拉之前,我看法比較保留;但看過特斯拉之後,我對它印象加分,如果拿小錢長期投資,我會投特斯拉一票。
美國有很多創業的怪咖,像雲端服務業者Salesforce就是一例,這家號稱軟體終結者的線上軟體公司,顛覆了傳統企業購買軟體的習慣,Salesforce是線上客戶關係管理的軟體營運商,提供使用者透過瀏覽器執行銷售、服務及執行業務所需的全部資源。
客戶使用公司平台的Sales Cloud連結了新一代的應用程式,即可連結客戶、帳號及所有企業資訊,客戶可在任何裝置上獲取所需的資源,而且是全方位、完整開放平台。領軍創業的執行長班尼奧夫(Marc Benioff),這位出身甲骨文的怪咖,透過網路銷售企業資源規畫(ERP)系統,目的是在顛覆微軟、甲骨文,所以他自認是網路終結者。
這家線上軟體公司用了不少來自台灣的年輕人,在二○一六年會計年度以前,Salesforce一直都是虧損狀態,但最新會計年度營收七十四.七四億美元,已正式轉虧為盈,目前股價七十五.一六美元,市值五一四.八四億美元,比鴻海還大,若論營業額,Salesforce不過是二千多億元新台幣,但Salesforce把本益比撐大到二四二倍,看了Salesforce,我對這家公司充滿了敬意,這是微軟、甲骨文外,最值得重視的後起之秀。我參訪的Ellie Mae也是一家貸款線上軟體營運商,創辦人胡立民談笑風生,也讓我們印象深刻,這類線上軟體公司愈來愈有競爭力。
後起新秀〉Salesforce 顛覆微軟、甲骨文
這次矽谷行,我們也參觀了人工智慧的Numenta公司,是矽谷十分火紅的企業。網路租屋平台Airbnb也讓我們留下深刻印象,未來的分享經濟,從Uber、Airbnb都是新標竿,這些獨角獸公司已把局面撐開,未來必定能走出一條寬闊大道。
這當中,我們在台北參訪台北總部的輝達(nVIDIA),過去幾年股價從十一.一五美元飆升到七十二.九五美元,目前市值三八○.七億美元,一家IC設計公司能夠創造上兆元新台幣市值,這是十分了不起的,輝達創辦人黃仁勳也是矽谷華人,在未來人工智慧晶片、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繪圖晶片,輝達已成重要「軍火商」,今年我們在以色列參訪二郎神(Mobileye),它的股價出現頹勢,才發現被輝達打敗了。
走了一趟矽谷,終於發現全世界創新的場域,這才是大聯盟等級。過去矽谷是以「Silicon」命名,但這二十年,矽谷的「矽」成分已很淡,新經濟已成一股洪流,未來投資如果沒有抓到這個新經濟脈絡,恐怕不容易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