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產業受限於平台制約,當產品無法做出差異化,剩下的就只剩流血價格戰。要擺脫代工、價格、平台制約命運,最好的答案,就是打造城市能源使用平台。
我常問大家:「你想得到哪個產業的平台,是從台灣來的?」
站在光華商圈這條路上,特別令人有感觸。如果你看台灣產業發展,電腦產業本來是滿強的,但是台灣的電腦產業建構在微軟與英特爾的平台上,一旦平台有改變,台灣的產業就受到影響;不只是電腦產業,台灣的手機產業也遇到同樣的問題與困境。
大家都知道我曾經在宏達電(hTC)工作,在hTC時做得很開心,我成功將網路放進消費者的口袋。然而,最後整個手機產業卻還是被Android、微軟還有蘋果這幾個平台所牽制。當手機市場走向飽和,採用同樣平台的手機已難以做出差異化,產品就沒有了創新。當你沒有其他競爭力可以比時,你只有一個東西可以跟人家拚,那就是比價錢。
這是為什麼我認為,台灣未來需要的,是打造一個平台。
然而,長期缺乏平台,但仰賴平台而生的台灣產業,卻很少人願意一同打造一個平台。我原本不打算做一輛電動機車出來的,我的想法是,在台灣創造一個能源的平台,無論是傳統的機車業者、電動機車業者,甚至是能源業者都能加入這個平台,我們也試著拜訪過其他廠商,但他們都沒有意願。
正是因為這樣,我才決定開發一輛電動機車,好讓這個平台成形。
像這樣的能源平台,能做的不只是提供電動機車的動力來源,而是扮演調控未來城市電力的平台。透過正在路上移動的聯網電池,以及布滿整座城市的電池交換系統,不但能掌握,還能預測這些能源分布與移動狀態,讓城市的配電更為智能化且具預測性。試想,當這些能源開始普及,它甚至能成為一般家庭緊急用電照明的來源。
在這個能源資源將越來越缺乏的時代,如何更智慧地運用能源,勢必是每個政府都在思考、每座城市都將面臨的問題。台灣若能打造出一個更智慧、更節能的城市能源使用平台,不但有機會成為全世界師法的對象,這也是擺脫代工、拚價格、受平台制約命運的轉捩點。
(本專欄由詹益鑑、鄭博仁、客座作家群共同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