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是閃不掉的,只能迎頭而上去克服。對於投資人而言,與其跟著媒體憤憤不平,不如把這當成篩選優質公司的好機會。
中國的產業發展政策,讓很多台灣廠商感受到威脅,這個「紅色供應鏈」話題,最近很流行。對於小小投資人的我,倒是有個簡單的想法:誰怕中國供應鏈,就可以把這公司從選股名單剔除。邏輯很簡單,怕挑戰的經營者,就算這次不倒,下回也會完蛋!
競爭是永遠存在的,不會因為我們害怕,對手就自動消失。
台灣輿論老是把對岸當成死神鐮刀,殊不知就算把中國抹去,還是有競爭。別說太遠的地方:泰國的汽車業產值是台灣的倍數;菲律賓的造船業是台灣的倍數;印度的製藥、資訊服務業產值是台灣的倍數。再過兩年,或許就會看到柬埔寨、越南之類的國家,紡織或是製鞋的產值或出口量超過台灣的報導。
難道說,我們要派出國軍,對這些國家一一掃蕩?這些不過是產業發展過程中,自然的生滅現象而已,不是世界末日。
曾經有個產業,也是快被中國對手給滅掉,但是那幾家公司回頭檢視自身競爭力,調整結構後,雖然產量無法回到巔峰時期,但是產值與獲利,甚至在這個產業的世界地位,都遠比當時高出許多,此產業乃自行車業是也。
腳踏車是勞力密集產業,很早就去中國設廠,並借用中國的配額外銷歐洲,年產量數以千萬計。在世紀交替之際,對岸的廠商崛起,在歐洲又碰到傾銷的訴訟,一度委靡不振。
但是巨大、美利達這些公司並沒有哭著要政府解救,而是自組一個A-team,定期到生產力最高的豐田汽車取經。沒有幾年,這個倒閉邊緣的傳統產業改頭換面,雖然出口數額降了一個量級,只剩下一、兩百萬,但是單價卻是十倍數成長。十幾年前,自行車的平均出口價就超過當時最夯的筆電,兩位數的毛利率更加不是「毛三到四」的電子組裝業所能企及。
現在因紅色供應鏈威脅而哀號的所有理由,當時做腳踏車的全都碰過。困難是閃不掉的,只能迎頭而上,一一克服。對於投資人而言,與其跟著媒體憤憤不平,不如把這當成篩選優質公司的好機會,能打敗挑戰者,就可以給股東超過市場很多倍的回報。自行車雙雄,可是比儒鴻這幾家紡織股,更早達到股價三位數的。
電子股那麼多,又是台灣最優秀的經營者密集的產業,一定有很多家可以通過測試。
拿最賺錢的台積電為例,成立不到三十年的歷史,碰到的挑戰者從最早的聯電,美國的英特爾、IBM都曾經高調地說要進軍這個產業;新加坡由政府領軍,也整合阿拉伯和美國的資源嘗試過;更別提中國這十幾年大動作地試探。就是經過這些頂級競爭者的磨鍊,才確立晶圓代工龍頭寶座。
另一個候選人是鴻海。以前它會做的,廣達、仁寶、英業達也會做,現在這些同業已經不是同一個量級。而且台廠相殺的過程中,海外的同業紛紛被「誤殺」出局。固然後面有和碩竄起,但這絕不是你死我活的淘汰賽,最有可能的發展是和自行車一樣,兩個拉扯著奔跑,就把其他競爭者給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