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5將採用內嵌式觸控技術的傳言,已震得台灣相關廠商股價直落,其中,蘋果iPhone觸控面板供應商宸鴻,深受轉單傳言影響,宸鴻董事長江朝瑞如何迎戰這場可能讓宸鴻輸掉半壁江山的in-cell觸控大戰?
到底是什麼樣的消息,能讓投資人對觸控面板雙雄頓失信心?一言以蔽之,就是蘋果的觸控面板要換技術,從過去兩片玻璃貼合的技術,直接轉進所謂的in-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這一換,原本大啃蘋果的宸鴻、勝華,手上的訂單飛了,轉向夏普、東芝、友達等面板廠。
換句話說,以前iPhone、iPad的觸控面板,需要到宸鴻、勝華再加工,在兩片玻璃中貼合觸控感應器,如今,一旦蘋果改採in-cell技術,面板廠直接把觸控感應器做在面板裡頭,宸鴻引以為傲的超高良率貼合技術,將無用武之地。
技術領域依然不落人後
然而,消息一出的下午,瑞銀證券馬上出報告安撫客戶,甚至將衝擊獲利估出來:「對宸鴻的獲利影響約一○%。」為何外資如此有信心?關鍵就在三月中旬宸鴻帶隊到廈門的參訪之旅。
就在宸鴻臨時股東會結束的隔周,幾乎國內大小媒體,重量級外資分析師全部在宸鴻的廈門總部到齊,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宸鴻為消毒in-cell的衝擊。
確實,倘若蘋果將所有觸控面板訂單轉交面板廠生產,對於大客戶集中度高達七成的宸鴻來說,絕對是大問題。然而,要說宸鴻全然沒因應,那是不可能。
「我們內部已發展出單片玻璃觸控(Touch on lens,簡稱TOL)技術,這種技術不輸in-cell,預計今年七月就可量產出貨,目前已有兩家客戶,預計今年可望貢獻宸鴻四%到五%的營收。」董事長江朝瑞開門見山告訴外界,宸鴻早就有準備。
理由很簡單,in-cell技術六、七年前就有了,惟獨良率一直有問題,且in-cell適合小量多樣、生命週期短的產品。「TOL與in-cell的決戰點,不會在今年,預料應該是二○一三至一四年,未來鹿死誰手還不知道!」江朝瑞大膽預估。
只是市場有關蘋果將採用in-cell技術,一直是外資及法人不斷質問的焦點,iPhone 5幾時問世,八字都還沒一撇,「還是要等產品真的出來後再說。」江朝瑞笑了笑,他謹慎樂觀的態度全寫在臉上。但若非如江朝瑞所言,恐繼續衝擊宸鴻股價。
不過,江朝瑞也不是全然地輕鬆,不然他也不會大陣仗把外資分析師與媒體全帶到廈門去,連宸鴻執行長孫大明都全程陪同,就為一解外界對宸鴻的疑慮。「in-cell是面板廠發展的技術,但觸控比較接近工藝,也就是類似『黑手』,面板廠商要放下身段來做觸控產品,挑戰是很大的。」話鋒一轉,江朝瑞把談話重點又回到了技術身上。
他親自領著參訪團,小自每道工序流程,大到工廠內部運作細節,每一環都緊扣著良率,江朝瑞的用意很簡單,就是直接讓外界看到宸鴻的競爭優勢。
降低對單一大客戶依賴
其實,外界向來認定宸鴻是蘋果概念股中獲利最好的公司,去年每股稅後純益(EPS)大賺四十八.二二元。但事實上,宸鴻來自蘋果訂單的毛利卻遠遜於其他業務,去年蘋果與非蘋果的訂單,分別占宸鴻營收比重的七三%與二七%,貢獻獲利卻大約各半。
這點出一個殘酷的事實:蘋果派看似香甜,營養程度卻比不過其他客戶。因此,江朝瑞很清楚,「優化客戶群」是他今年最大的功課,降低對蘋果單一大客戶的依賴,他必須要擴大宸鴻的攻擊面。
宸鴻的標靶之一,就是微軟新作業系統Win 8。因為這不只是微軟對蘋果陣營的大反攻,甚至還能讓宸鴻一舉跨出手機、平板電腦的中小尺寸界限,一腳踩進NB、大型顯示器等中大尺寸觸控市場。
根據宸鴻內部資料顯示,目前市場上大約有二十個最重要的Win 8中大尺寸觸控解決方案,其中至少十六個已與宸鴻共同合作,超過八成客戶都以宸鴻為主要供應商。而今年宸鴻目標客戶還要從三十家增加到四十家以上,並進一步擴展到一體成形電腦(AIO)、數位相機、汽車、自動化、遊戲、航太等其他新領域。
為了證明大尺寸觸控面板時代來臨,孫大明還特別展示美國電動車廠商特斯拉(Tesla)今年六月將推出的新車上所使用的面板。這輛車時速從零增加到一百公里,只需要四.四秒,並且還把傳統的電路設計都拿掉,改採宸鴻的觸控面板。「很多應用都要有公司領先推出,才會吸引更多同業跟進,只要Tesla效果好,接下來其他汽車品牌都會跟進。」孫大明信心喊話。
另一方面,宸鴻去年入股友達旗下的達鴻(原名達虹),也是未來切入Win 8市場的主力部隊。由於達鴻過去以筆電及電腦市場為主,是國內第一家獲得微軟Win 7認證的觸控面板廠,在興櫃市場就破天荒被花旗環球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陸行之看好。
宸鴻預估,今年Win 8的營收占比將低於五%,但明年會成長到二成左右。這也難怪,江朝瑞面對蘋果恐換技術的壓力,還是老神在在,他要讓外界明瞭,in-cell的這場仗,宸鴻未必沒有勝算!
宸鴻的觸控生產線規模龐大,但以較接近「黑手」的生產流程。(圖片來源/TPK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