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通私募案大翻盤,其幕後原因在於,鴻海希望取得未來營運主導權,但葉國一願意單純投資,不干涉原經營團隊的管理權限,才決定英業達勝出的最後結果。
益通私募股權案在一夕間翻盤,原本「自認」是買主的鴻海意外落空,反而是英業達集團成功達陣。「為何是葉國一,不是郭台銘?」這個市場亟欲了解的答案,只有益通高層知道。但是可以確定的是,郭台銘被拒於門外,益通原來經營團隊仍然可以掌握主導權,可能是關鍵的因素。
對益通而言,自從轉投資Adema出問題後,益通已連續兩年共虧損兩個股本,日常營運更加艱難,是不爭的事實。儘管公司方面多次表示,手上現金足夠,目前營運無虞,但再不情願,益通也得拿出半數股權來募資,與更「有力」的投資者進行策略聯盟,這是形勢比人強的結果。
一位益通高層就私下透露,「今天茂迪(股價)能有十五倍本益比,遠比其他同業高,就是因為它背後有個富爸爸叫作台積電,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益通董事長吳世章寧可捧著過半股權,也要找個有力靠山。於是從益通決定辦理私募開始,公司就多方進行洽談。
不過,急於尋求合作對象,並不代表益通非選鴻海不可。據了解,英業達從洽談過程最初,就是最理想的候選人。即使連私募案浮上台面後,市場幾度傳出將由鴻海拿下益通股權,熟知詳情的人士都多次認定:「絕不會是鴻海!」
鴻海宣告出局,原因何在?儘管益通總經理趙伊尹與財務長羅來煌,都不願在重大訊息記者會說明,但從深知交易內情人士的說法,也能推敲部分答案:「鴻海就是要主導權啦,但葉國一不一樣,他就是純投資者的角色。」
也就是說,鴻海除了認股開價較低,也要求未來經營主導權;相較之下,葉國一出價較高,還願意專心扮演股東。站在益通經營階層的立場,兩者吸引力高下立判,益通即使冒險得罪鴻海,也要選擇英業達。另外,益通高層也透露,目前公司暫無考慮人事異動,「最快要等董監選舉過後再說」。由這句話也不難理解,英業達最後為何出線。
一位長期觀察太陽能產業的外資分析師則提醒,益通本來體質不錯,即使面臨虧損,事業仍有可為,關鍵是「人」。他分析,過去兩年益通換掉三任總經理,連財務主管也頻繁更動,「人的問題難解,要是新接手的人沒辦法解決,益通根本不會有任何改變。」
益通與鴻海、英業達的「三角戀」,在股權花落英業達後,算是告一段落。「老大」葉國一讓益通董事長吳世章保有主導權,也給現有團隊另一次機會,但吳世章能否讓益通一掃陰霾,重新出發,還有待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