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科技產業最大的新聞莫過於富士康的連續跳樓事件,郭台銘在事件後大幅調薪,緊接著深入中國內陸,然後開起3C大賣場來,於是所有的人都在問:鴻海未來會怎麼樣?
我本身在代工產業任職多年,一直以來,全球電子產業鏈的結構總是讓我有一種感慨。西方的電子品牌就像是一個公子哥兒,而台灣的電子代工業者們,就是為這公子哥兒洗衣、拖地、整理家務的歐巴桑。
而鴻海是其中最能吃苦的歐巴桑,她也仗著家裡的洗衣機、吸塵器比較大,能工作的窮親戚也多,加上買洗衣粉的量大,成本比其他歐巴桑便宜,所以總是用比較低的價錢搶工作。這讓其他歐巴桑很頭痛,但也拿她沒辦法,不得不跟著降價,於是大家都很辛苦地過著低水準(低毛利)的生活。
歐巴桑的未來在哪裡呢?是繼續找更窮的親戚來幫忙,降低工資;還是跟公子哥說,「嘿!我覺得應該多分一點利潤,我要漲工資了?」或是乾脆改行,開早餐連鎖店?郭董三件事都做了:深入中國內陸的四川成都、河南鄭州,就是找窮親戚;要求蘋果補貼就是跟公子哥攤牌;開賣場搞通路就是改行開早餐店。
這三件事既然郭台銘都做了,勝算各如何?關鍵又在哪裡呢?
繼續西進是鴻海二、三十年的老招式,幾乎沒有風險;惠普、蘋果這些大客戶希望找毛利別找到它頭上,也一定歡迎他這麼做;加上中國政府為了開發內地,政策上一定會支持,所以西進策略的勝算幾乎是百分之一百。
但是勝算大、風險低的策略,報酬一定也低,時效也短。我認為,西進對客戶有好處,對中國政府有好處,但對鴻海的財務報表不會有幫助。
向客戶要毛利這條路,本小利大;客戶讓一%,對鴻海可能就是增加二○%毛利。但客戶憑什麼肯吐出嘴裡的肥肉,哪怕只是那麼一丁點?我覺得,致勝關鍵在鴻海與蘋果的搭配,可說是天作之合,這點可從原型機失竊,到今年的跳樓事件幾次危機中,蘋果仍對鴻海不離不棄可看出來。我認為只要郭台銘夠體認自己價值,其他的歐巴桑能沉得住氣,不趁機亂搶訂單,加上蘋果手風正順,不管出什麼產品都能熱賣,這件事的成功機率很大。
至於開賣場、搞通路,說實話,真是吉凶未卜,禍福難料。畢竟鴻海從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儘管有賽博數碼的經驗,但還看不出有什麼優勢。郭台銘的萬馬奔騰計畫,讓員工回鄉就地開店,看似很有創意,但用製造業的員工來開店,怎會比就地找開店的專才來開店更具優勢,我想了很久,實在想不出來。這好比把坦克車引擎拆掉當成固定砲台用,是幫報廢坦克車找出路,而不是創新的戰術、戰法。
我還是一句老話:郭董,加油!
(作者為前鴻海集團昆山廠總經理高飛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