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減資後重新掛牌股價疲弱不振,顯示與和碩正式分家後舉步維艱。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喊出二○一一年之前登上全球筆記型電腦第三大寶座,向競爭對手下戰帖之前,應該得先解決分家後人事浮動的問題。
三年前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一場演講後,首度表示華碩分家越快越好。當天,華碩正式宣布將採宏碁模式,把品牌、代工徹底分家。
當初,施崇棠說「分家之後」兩家公司都會展現爆發力,加上當年Eee PC橫掃全球,拿下亞馬遜書店最受歡迎產品的排名,讓全世界都看好華碩品牌就要發光發熱。
這場布局長達三年之久的「分家大計」,執行起來卻完全走了調,不僅股價一路走弱,內部人事也傳出浮動,這一切紛擾與施崇棠分家布局有絕對的關係。
在分家的同時,施崇棠也退居第二線,把華碩主帥大旗交棒到了大弟子沈振來之手。華碩分家施崇棠原來看好沈振來這位創造出Eee PC的產品鬼才,施崇棠常說「Jerry(沈振來)有創意,是品牌接班的最佳人選」,可以用創意帶領華碩實現品牌夢想,勇闖前三大筆電品牌之林。
新老闆老員工的矛盾情結
但是沒想到沈振來接班卻遭遇轉型問題!過去華碩山頭鼎立,沈振來是主機板部門的負責人,但筆記型電腦(筆電)部門卻是現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一手打造的。
在華碩組織調整後,沈振來帶著原來Eee PC部門的兩位愛將許先越與胡書賓,進駐筆電部門,組成華碩系統產品部門;原來筆電負責人如營運長陳志雄與王炳欽等人,則一直都與沈振來有溝通上問題,施崇棠的接班大將明顯己無法掌控整個局面。
最大爭議之一就是,二○○八年華碩Eee PC機種過多造成消費者混淆;經過○九年調整,今年華碩捲土重來,再度以「機海戰術」進攻市場。
雖然過去沈振來在主機板市場,就相當擅長以這種「微差異化」的方式,來取得市場領先地位;但對於筆電市場來說,幾家大廠如惠普、宏碁都是以少數幾款機種,取得數量優勢,讓採購成本降低,在市場攻城掠地。筆電部門原來人馬,對於沈振來的「機海戰術」遂有諸多不滿。
所以陸續傳出陳志雄、王炳欽兩人在上個月,即華碩因減資停牌之際辭職的消息。目前確定陳志雄將前往和碩,重返童子賢旗下,王炳欽則是傳出可能被外商挖角的消息,讓華碩筆電部門一重新掛牌,即痛失兩員大將。
除了筆電部門以外,今年以來華碩陸續有澳洲總經理、行銷總監等公司總字輩高層,陸續辭職離開;華碩離職員工透露,這些高層都在華碩服務多時,過去也甚受重用,如果不是因為公司內部不穩,這些高層戰將也不會離職。
一名和碩負責與華碩對口的人員就指出,華碩就算打出今年是供應鏈元年,要改善○八年因為供應鏈管理不良產生巨額存貨跌價損失的問題。但實際上,今年歐洲債信危機的一場考驗下來,顯示華碩供應鏈管理的基本工毫無進步,第二季爆發歐洲希臘危機,但華碩還是繼續把庫存拉高。
這點反映在宏碁、華碩今年五月營收,就可以看出兩家公司高下。宏碁四月砍單,五月重新回到市場,由於通路擔心宏碁將漲價,反而大拉貨,讓宏碁五月營收月增超過三成。相較之下,華碩五月營收還是低迷。
大和總研分析師黃文堯說,這和華碩在供應鏈管理的速度有絕大的關係。華碩股價也因此從分割掛牌價的二二五元上攻大漲,但在拉出二根漲停板衝上二五四.五元的高價後開始走軟。
內部動盪流言起 雪上加霜
這時候,有關華碩內部營運不利的傳言又起,供應商陸續傳出華碩第二季在歐元大跌下,可能重演○八年第四季匯損的慘劇,導致執行長沈振來將引咎辭職的流言滿天飛。
對此,華碩公司派甚至罕見地針對謠言在公開訊息觀測站上以重大訊息方式澄清這兩件事,一是執行長沈振來絕無下台的疑慮,二是公司度過歐債風波,庫存與匯損都在合理範圍。
雖然短期內投資人對華碩前景感到不安,不過,華碩多年來累積的實力,仍讓它可以有很多錯誤嘗試的機會。只要華碩在供應鏈管理上更加把勁,仍有重返榮耀機會。
筆電業者指出,華碩應該加速對和碩以外的廠商釋單。過去宏碁能快速成長,台灣代工廠的研發、製造跟運籌能力就成為宏碁一大優勢;但是現在華碩還是把主要代工交由和碩,鴻海只是負責製造,台灣代工廠的研發、運籌優勢,華碩卻沒辦法享受,作戰自然處於劣勢。
另外,華碩去年在中國市場大有斬獲,一舉擠下惠普,坐上當地僅次於聯想的第二大品牌。今年起,中國PC市場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華碩必須好好掌握在中國的優勢,複製過去宏碁在歐洲建議市場的經驗;但關鍵還是施崇棠要好好解決自己的家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