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全球國家經濟實力大洗牌的時代,台灣還能在世界競爭力排行榜驟升十五個名次,確實難能可貴。不過,如何維持或是再向上進步,才是真正面臨的考驗。接下來要達到馬總統所說的黃金十年,促進產業升級、文化創新絕對是箇中關鍵。
不難想像,中國崛起是影響台灣最直接的原因,十三億人口規模的龐大市場,加上消費力以驚人的幅度快速成長,讓台灣找到另一個最可觀的成長動力來源,而隨著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署在即,這使台灣與中國的龐大市場正式連結,能不能抓住機會、克服挑戰,將成為左右台灣未來十年經濟成長的重要課題。
找出台灣適切的定位
五月二十七日,由《今周刊》主辦的「台灣經濟新契機」論壇,邀請到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開發工銀副總經理劉紹樑、南僑集團董事長陳飛龍及《今周刊》發行人謝金河等四位專家,從兩岸互通之後的機遇和挑戰出發,分析台灣未來十年的成長機會。
其中,劉紹樑以「通」與「變」來詮釋台灣未來必須面對的大環境。他建議政府應減少管制,讓企業在世界沒有貿易壁壘,而在目前,免除中國關稅是當務之急。這方面,自然與政府現階段積極進行的ECFA談判有關。
對此,江丙坤表示,預定將在上半年完成第五次的會談,而這次會談準備簽署兩項,第一是ECFA,第二是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前者能為台灣提供新的市場空間,而後者,對於台商在中國的商標專利權益保障很有幫助,換言之,是讓台商在中國攻城略地時能夠更有保障。
政府亟欲為台灣找到新的成長動力,而事實上,對於中國市場,台灣也的確具有優勢與互補的關係。優勢的部分在於台灣不僅具備中華文化傳承、血脈相連且同文同種,地理位置上也是較世界其他各國優越,若抓住機會,肯定可以搭上中國崛起的順風車。
至於互補的部分,台灣過去經濟成長的進程當中,不論是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國際市場的開拓經驗,或是台灣企業的經營效率與速度,都可以與中國大陸的諸多條件相互搭配;或者可以說,中國大陸的土地及勞力資源、龐大的市場,以及政府效率等條件,正可以讓台灣的企業找到更寬廣的揮灑空間。
具備優勢、條件互補,在此情形下,只要政策能再推波助瀾,台灣成為世界跨國企業在亞洲的營運中心,指日可待。事實上,基於兩岸互通的前提,政府已提出未來十年重點培育的六大新興產業: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及文化創意。
在此同時,台灣本身的定位卻也成為重要的課題。在不同的領域,台灣可以在兩岸互通的架構下找到不同的定位。以教育的角度看,可作為人才培訓中心;以科技的角度看,可作為商品展覽中心;以醫療的角度看,可作為健康美容中心;而成為觀光旅遊中心早已是現階段的實施重點。整體來說,台灣必須找到自己更適切的定位,才能使中國強大的消費能力,能更直接地嘉惠台灣。
能創新才是成功王道
再從中國經濟政策來看,目前中國政府將經濟發展重心,從沿海幾個重點城市移往西部內陸二、三線城市,這對於台灣企業其實是非常好的機會,不論食衣住行育樂各行業,都是一個好的時間切入點,而台灣優勢就在良好的生活品質以及精緻的文化內涵。
當然,在兩岸互通之後,不免也有企業西進中國發展導致掏空台灣的疑慮,關於這點,陳飛龍認為不必過度擔心。他以韓國、泰國為例子,這兩國政府在過去五年大量向世界輸出餐飲服務業,除取得成功之外,也為本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陳飛龍進一步分析,雖然表面上這兩國是「輸出」餐飲業,但也因為餐飲業而讓世界注目,進而促進國內觀光旅遊,再加上這兩國政府積極將農業、食品加工業及餐飲業整合成一個網絡,此一政府與民間企業合作的模式帶來相當的效益與成功。
在他看來,目前台灣政府也循此方向在努力,有志到大陸發展的台灣餐飲業,企業規模不論大小,只要政府建立起網絡及民間企業相互配合,相信未來餐飲業絕對是一片榮景。
但除了大環境及政策的調整之外,企業本身若要抓住未來十年兩岸互通後的新契機,也必須要有思惟上的調整,其中,最關鍵者應該就是「創新」。陳飛龍就說,要卡位中國市場,除了等待政府政策的幫忙外,業者必須自強,不要等有創新的服務業出現了,才一頭熱地想投入中國,才想要如何去分一杯羹。
相對的,他建議企業應該是聚焦於既有服務業的創新,盡早到對岸去建立基礎,先去了解中國人民未來的需求為何,掌握未來的趨勢,而不是在台灣坐著等待機會,重要的是去創造機會。
劉紹樑則表示,台灣企業未來不應採取一味追求成本降低,從而對外做出削價競爭這樣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要做出高附加價值的品牌優勢,脫離代工廠的命運,才是未來應該努力的方向。
謝金河也強調,隨著台灣能夠切入中國廣大的內需市場,應該以更積極的思惟耕耘品牌實力。他舉例,鴻海集團全球員工達數十萬人,獲利能力卻遠不及蘋果;再從員工人數僅八千多人的韓國三星第一季獲利甚至超越蘋果的情形來看,就可以明白台灣代工產業未來隨著中國工資的調漲,處境會變得更為艱難。
所以台灣企業現階段應正視如何提高附加價值、創造品牌產業的問題,才能夠讓台灣經濟有新的契機,才能夠真正迎接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