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內投入研發鋰鐵電池正極材料的業者,股價都大漲一段,到底這些正準備進入大量生產的業者,具備了哪些研發及技術能力?未來是否真能創造出實質的營收及獲利?
目前看來,與長園同屬興櫃掛牌公司的尚志化學(簡稱尚化)、宏瀨等,均可望逐漸進入營運成長期,其中,宏瀨更相對具有較佳的財務基本面支撐。而冠碩、立凱等兩家業者,則各自擁有技術利基,未來發展亦值得多加留意。
尚化明年進入高度成長期
屬大同公司旗下的尚化,原以生產塗料為主,二○○二年起,先是大同大學材料工程系教授吳溪煌接下大同公司的建教合作案,而後,現任的尚化總經理楊文達,於○四年兼任大同鋰電池的研發處處長,自此,尚化成為大同集團投入電池關鍵零件的主力部隊。
事實上,當團隊從鋰錳電池轉投入鋰鐵磷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時,原本楊文達對新領域的態度頗為謹慎,但在研究團隊技術明確獲得突破之後,楊文達一改先前態度,逐步投入生產。 這個關鍵性的技術突破,即是「溶液法製程」的成熟。
擁有化工博士學位的楊文達表示,該公司研發出的溶液法,產品電容量高於台灣同業,且成本只有歐美電池廠的三分之一,目前正與日、韓、歐美及大陸各大電池廠接洽中,他樂觀預估,明年尚化將進入快速成長期,營業額可望明顯提升。
宏瀨科技財務基本面佳
同樣在興櫃掛牌的宏瀨科技,近來也備受矚目,原本以銷售設備為主的宏瀨,正積極投入正極材料的開發,由於宏瀨獲得施振榮旗下智融創投的投資,加上原本宏瀨在設備領域擁有很強的專業能力,可以用自製設備進行生產,以及去年EPS(每股稅後純益)四.八三元,也成為目前眾廠商中財務狀況較好的公司之一。宏瀨成立於○一年,主要產品為平面顯示器檢查及量測設備,約占營收的九五%。
宏瀨董事長陳宏力說,宏瀨原先與工研院在粉體製造設備上有深厚的合作,去年三、四月間,因為接受工研院委託代工,將實驗室階段的磷酸鋰鐵正極材料進行試產,發現宏瀨所生產出來的正極材料性能比實驗室的還要好,因此雙方達成共識,在去年底完成專利技術轉移。
目前宏瀨已透過自有設備技術架設生產線,並陸續送樣給台灣的必翔與大陸電池廠認證中,第二季起開始量產,初期月產能在二十噸左右。
冠碩、立凱 各擁技術優勢
除了興櫃三雄長園、尚化及宏瀨以外,由中國電器轉投資的冠碩電池,以及主要技術團隊同樣來自大同大學的立凱電能等,均值得留意。
冠碩設立至今已六年,由台灣太電電能的研發團隊,結合原精成科技鋰電池事業部改組創設,總經理黃仁治就是太電電能研發的主力,至於董事長陳亞堅原為精成的大股東,後來與精成董事長蔡其虎交換股權,並主導冠碩的發展。
黃仁治強調,冠碩的技術優勢是充電速度快,在新力(Sony)完成三十分鐘快充的鋰電池前,該公司已生產出「十分鐘內快速充電」的電池,並已量產上市。目前,冠碩已與上海、青島、北京、成都等地汽車廠簽約,在車廠擴建鋰電池生產線,目前整體月產能約六十萬Ah(安培/小時)。「今年底可望達到損益兩平,明年起可望獲利。」陳亞堅樂觀表示。
至於成立四年的立凱電能,主要的研發團隊劉文仁與楊智偉,均是大同大學材料系吳溪煌教授實驗工廠培養出來的學生,兩人曾參與了鴻運電子的鋰鐵材料開發計畫,雖未成功,但累積了相當的經驗。
立凱曾在○六年引進前華孚總經理王天來的資金,並由王天來擔任董事長,不過,由於華孚出現財務問題,如今已由神基科技接手。立凱的專利特色,在於利用奈米塗布製程,製作出不同於傳統的電池結構,提升了電池的容量與功率。
綜合來看,目前國內這幾家正極材料廠,都已陸續有專利及產品推出,但在外部競爭上也面臨幾項劣勢,例如台灣不像大陸及韓國,都有極強的汽車製造及品牌,容易形成產業鏈的優勢。此外,由於大陸將此視為國家政策,因此台灣業者也勢將面臨大陸業者的強力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