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敵林立的國際市場上,台灣企業有何本事能夠占有一席之地?答案是「速度」,系微緊隨大廠腳步,提早對手五年時間布局新市場,終於在門檻極高的BIOS市場攻下城池,今年正式進入成長爆發期!
大家都知道,台灣是全球筆記型電腦硬體產品的生產王國,但鮮為人知的是,其中開機時的韌體產品(介於軟體和硬體之間的程式),台灣產品也搶攻了近二成的市占率。
找一台廣告打得最凶的宏碁低價連網電腦Aspire one,打開後在啟動作業系統之前,會看見左下角一閃而過的Insyde符號,這正是台灣本土廠商系微的BIOS韌體品牌標誌。
「基本輸出輸入系統(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簡稱BIOS,是電腦系統上最基本的軟體程式碼;少了它,再厲害的軟硬體都無法運作。二十年來,這塊領域被美國大廠如AMI、鳳凰科技(PHOENIX)獨占,但資本額只有三億元的系微,卻能憑藉世界級夥伴的力量迅速壯大,以邊陲角色擠上全球舞台。
抓住機會扭轉先天劣勢
一九九八年,王志高成立系微,買下美商SystemSoft在矽谷的研發人員、智財權與品牌,並且找到英特爾(Intel)創投與中華開發工銀等法人股東,正式進入BIOS產業。
但因產業門檻太高,讓系微一直打不進主流市場;一來硬體客戶多半不願意轉換BIOS供應商,產業易守難攻;二來SystemSoft併進來的研發人員長駐矽谷,而台灣長期缺乏軟硬體整合人才,人才養成不易。
當時的系微技術副總莊永言(現已轉任英特爾行動產品研發部主管),每個月從矽谷到台北飛好幾趟,做技術移轉。王志高又挖角了華宇科技軟體處長蘇玲淑擔任研發副總,從大學畢業生開始栽培,一點一滴建立系微的自主技術。
當傳統BIOS即將轉換到新一代韌體架構時,就是系微的大好機會。二○○○年,英特爾找了鳳凰、AMI與系微到總部開會,協商代號為「EFL」的下一代BIOS架構平台的進程。但是,占據市場八、九成分額的鳳凰和AMI,不願喪失既有利益,對於推行新架構反應冷淡;只有新進者系微表明全力支持的態度,派了公司三位技術主管到英特爾總部受訓,共同訂定EFL規格。
王志高原本計畫花兩年時間,將公司一半人力賭在新產品開發,○四年就可順利量產,如此就能為產品順利找到新客戶。因此,他在○三年就轉上櫃,積極布局新市場,並於當年九月發表第一款符合EFL架構的BIOS產品「InsydeH2O」。
儘管產品開發大幅領先競爭對手,但沒想到由於缺乏有力夥伴支持,EFL新架構推展不順,新的市場並沒有起來。系微在新市場無法打開,舊專案收入下滑的雙重壓力下,當年稅後虧損達到一億多元,EPS(每股稅後純益)為負四.一元;每股淨值跌破十元,股價掉到八元,公司上下氣氛低迷。
蘇玲淑回憶,當時業界都認為系微是被英特爾騙了。「若英特爾說一句不玩了,你們不就完了?」但王志高卻認為,BIOS是底層架構,與CPU運算效能息息相關,而舊有架構根本無法符合行動運算時代需求,那麼身為全世界CPU龍頭的英特爾,怎麼可能放棄推廣新架構的計畫?因此,王志高逆向投入更多研發資源,開發出支援超微、ATI等處理器大廠的EFL架構產品。
研發進程領先對手一年半
○六年初,英特爾成立UEFL聯盟,邀請競爭對手超微、ATI、nVidia加入推廣行列,而鳳凰、AMI也發現業界已經開始期待新架構,願意共同參與聯盟,業界終於開始推動新架構平台。但當這些BIOS大廠才要開始新的研發專案時,系微早已經量產出貨了,研發進程整整超越對手一年半之久。
新架構轉換效應不斷發酵,系微不但獲得了快閃記憶體大廠超捷(SST)入股,雙方合作開發行動裝置的解決方案;還與國內重要筆電ODM廠如仁寶、緯創合作,針對英特爾推廣的UMPC、MID等新概念產品建立了共同研發團隊。
去年底,系微拿下了仁寶、廣達的UEFI新訂單;今年初,還搶進宏碁、日商工人舍(KOHJINSHA)的供應鏈,成為當紅的低價電腦概念股之一。而英特爾則因為策略上應對三家BIOS廠商一視同仁,扶植系微的階段性任務在去年結束,股份已經完全出脫。
系微最大的競爭對手鳳凰科技最近公布第四季財報,由於無法有效控制成本,虧損幅度擴大,股價大跌三○%。在此情況下,系微擁有更好的發展機會。
緊隨大廠腳步,抓住科技趨勢,讓系微掌握到了躍升國際舞台的機會。隨著行動運算時代來臨,又搭上低價電腦風潮,今年無疑會是系微的爆發期!
■系微科技(6231)
成立時間:1998年
董事長:王志高
總經理:王志高
資本額:3.2億元
主要業務:韌體解決方案、BIOS授權
■近四年營收/EPS:(單位:元)
05年 | 06年 | 07年 | 08年前三季 | |
營收 | 1.93億 | 2.06億 | 2.57億 | 3.81億 |
EPS | 0.76 | 0.52 | 1.47 | 2.32(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