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2日深圳「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上,《今周刊》獨家採訪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對於新股東巴菲特,王傳福侃侃而談,他覺得巴菲特的入股,是個大利多;但是談到對手郭台銘,卻保持低調沉默……。
《今周刊》問(以下簡稱問):巴菲特投資比亞迪,你的感想如何?
王傳福答(以下簡稱答):心情當然很不錯,這對企業有利,他投資了以後,你看股價漲了好多。
我想他看中的是我們的技術和管理團隊,他知道我們的技術是全球獨有的。當然在資本方面也是一項助力,巴菲特投資比亞迪就是一個利好(即利多之意),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在歐美的推廣會進一步加速。這次巴菲特入股比亞迪,也代表比亞迪和中美能源在充電電池能源儲存業務方面,將有廣泛的合作。
電動車技術領先霸主豐田兩年
問:這次展出的雙模油電車有何特別之處?
答:這種車本來就是一輛普通的汽油車,只是外加了一套純電動模式。這在國際上是一個非常好的概念,外國叫作「Plug In」(插入式),我們叫雙模(Dual Model),就是兩個模式任意切換;這個技術是非常領先的,同樣的產品,豐田要到二○一○年才能推出來。中國的企業提前兩年推出這項高科技產品,而且這所有的系統,包括電池技術、整車平台,都是比亞迪花了多年時間把它研究出來的。
問:推出電動車,有哪些考驗?
答:今天這種雙模電動車,充一次電可以跑一百公里,而且就算沒有充電站也能活得下去,因為這車還有發動機(汽油引擎)啊!明年我們會推出一款全電動的,一充電可以跑四百公里;不過那種車麻煩了,要政府給我們設充電站,不然那車只要一沒有電就趴下了。
問:這些電動車,會送去給巴菲特試開嗎?
答:(笑)不只送一輛,送很多輛呢!(巴菲特希望波克夏股東會上可以展示比亞迪的電動車)
問:比亞迪現在面臨富士康集團的訴訟,有哪些因應策略?
答:商場競爭在所難免,比亞迪尊重知識財產權,也尊重每一位競爭對手。
面對知識財產權訴訟,我們有足夠的信心,因為我們擁有自主知識財產權。○五年,比亞迪申請的專利數量在一千件左右;到○七年,比亞迪在中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數量,已在全中國企業位居第十位,累計申請專利達三五○六件。目前,比亞迪的研發團隊已經有上萬人。
問:你現在對郭台銘先生的感覺,和過去初認識他時,有哪些不同?
答:(沉默了幾秒)嗯,沒什麼改變。(記者再追問對郭台銘的感覺,他搖搖頭,似乎不想多談對手郭台銘)
海嘯後 中國應主動吸引資金人才
問:全球金融海嘯,對比亞迪造成哪些影響?
答:你看九月的銷售,比亞迪進到中國的第七名,我們的F3賣了一萬兩千多輛,F0也賣到一萬多輛。對其他人可能有些挑戰,但是對比亞迪沒有挑戰,一樣是漲上來。
問:你認為在這波金融海嘯中,中國有哪些機會翻轉世界版圖?
答:我們知道,這次的次貸危機,使美國金融面臨空前危機,同樣中國經濟也面臨嚴峻的考驗。
綜觀歷史,中國經濟很少經歷真正的考驗,並不是一件好事,這次考驗或許能夠讓我們認識到一些不足,並且努力去完善經濟結構,尋求更加科學完善的發展模式,更加健康地發展。
這次危機過後,必然會有大量的資本和人才流出,這些資源必須尋找新的地方;而中國的政治地位和經濟格局決定了中國市場將會吸引一部分資源。怎樣充分吸收和利用這些資本和人才,是最重要的課題,中國可以主動一些。
問:中國發展自有品牌,並把品牌推向國際,有哪些挑戰?
答:中國自主品牌的發展一直備受關注,然而從希望到失望,再到又有一些希望,在高低潮的起伏過程中,自主品牌卻始終沒有完成整體國際化的蛻變。
由於中國企業發展過程中,沒有提高技術含量,因此國際級企業數量不多,直接造成今天中國本土汽車品牌的困境。
最近幾年,這一困境有了改善的可能;一些本身具有國際化競爭要素的企業,如比亞迪,加入汽車行業中,為整個產業帶來了發展的契機。還有一些在國際化道路上跋涉的本土企業,也透過上市、融資等方式擴充自己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