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矽谷,賈伯斯(Steve Jobs)有許多令人崇拜的原因:他為蘋果電腦力挽狂瀾的傳奇故事、超過十億美元的身價 、作為熱門產品如iPod背後推手 、搖滾巨星般的地位等。但是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為科技迷所推崇,能夠讓消費者接受蘋果觀點的無與倫比魅力。
但是政府主管機關也吃他這一套嗎?雖然賈伯斯在MacWorld貿易展的主題演講當中再次發表震撼人心的演說,選擇權專家和科技迷卻紛紛懷疑這位蘋果的執行長曾經重新設定公司選擇權的行使日期。一份在○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由兩人特別委員會,亦即前任副總裁高爾(Al Gore)和資深財務主管約克(Jerome B. York)所發表的報告指出「並未發現」賈伯斯或其他經理人有任何不當行為。但是報告指出他承認知悉蘋果為一九九七年年底到二○○三年年初之間所發出的六四二八個選擇權││約占該時期選擇權總數的一五%,設定不當的行使日期,以讓員工以較低的價格取得股票。在某些情況下,賈伯斯甚至還有建議特定的日期。
行銷奇才 備享榮寵
目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為了此選擇權弊案,正在調查蘋果電腦的內部稽核紀錄。除此之外,許多法務及會計專家也質疑蘋果電腦針對這位最有價值員工所採取的標準,和其他公司的執行長在面臨同樣問題時相比,寬鬆許多。許多矽谷企業對蘋果這份報告達成的結論感到困惑。
「看起來好像蘋果的董事會因為太喜歡他,所以想盡辦法替他掩飾真相。」晶片製造商Xilinx的執行長朗代特(Willem P. Roelandts)表示。
但是世人是否準備好看到這位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科技金童,因為公司治理的問題而被犧牲呢──尤其在尚未能夠斷言他是否因此受益,或者股東權益因此受損的時候。這個選擇權回溯日期的醜聞已經喧擾了數個月之久,也導致許多其他企業的執行長下台,但是賈伯斯的涉入卻把問題帶到新的高點。
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的成功像蘋果一樣繫於一個人的身上。賈伯斯是個行銷奇才,超過三十年的經驗讓他得以不斷創造風格獨具、技術領先的產品。他不但結合了軟硬體的背景知識,也知道科技必須要跟音樂、電影和其他消費者渴望的內容結合在一起。賈伯斯在領導皮克斯動畫工廠(Pixar)時,已經證明了這點,之後也成功撮合了唱片公司和好萊塢電影界,創造了iTunes。股東得到什麼好處呢?蘋果的股價自iPod時代開始,也就是二○○一年以來,已經大漲了一○二五%,市值也推高到了七二○億美元。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政府調查對賈伯斯不利,也沒有人認為蘋果董事會會把他踢出去的原因。
有些人甚至認為即使賈伯斯面對發生機率甚微的刑事訴訟,蘋果也會挺他到底。到目前為止,主管機關只找到足夠的證據起訴涉及同類醜聞的兩百多家公司當中的五位主管。畢竟要證明企業主管有意欺騙股東並不容易,而且追查賈伯斯,所要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正如哈佛商學院教授約佛(David B. Yoffie)所言:「顯然任何人做了這些不當的舉動都應該引以為恥。
不過如果要賈伯斯因為四年前所做的事情離職,而其所作所為又沒有對股東權益造成實質影響的話,那麼這絕對不是對股東而言最佳的選擇。」
一樣情節 不同結局
蘋果公布此事件對股東造成的損失,約為八千四百萬美元的非現金費用,以蘋果的規模來看,根本是九牛一毛。另一方面,在媒體報導賈伯斯聘請了律師來代表他參與調查之後,蘋果的股價當天開盤就大跌了五%。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之內,由於投資人相信市場反應過度,因此買盤又大幅湧進,讓股價回到原有水準。兩天之後,在蘋果董事會為賈伯斯背書,並且宣稱選擇權問題已經獲得修正之後,股價又大漲了五%。就在這四十八小時之內,市場證明了留任賈伯斯有相當於蘋果電腦市值九%的價值。而他的真正價值可能還要更高。Piper Jaffray的分析師孟斯特(Gene Munster)估計如果賈伯斯真的離開,蘋果的股價會重挫將近二○%,相當於一四○億美元的市值,如果再把長期的影響考慮在內的話,後果可能不僅於此。
有鑑於此,蘋果對賈伯斯的待遇和其他涉入選擇權醜聞的企業作法截然不同。大部分的情況下,只要發現主管涉及操弄回溯日期,就必須離開公司。
以保全軟體廠商McAfee Inc.為例,○六年十月十一日,董事會宣布執行長山穆努克(George Samenuk)退休,同一天,董事會也表示McAfee 會產生超過一億美元的費用,這部分原本根據會計原則,是應該用來支付回溯日期選擇權的金額。該公司的新聞稿暗示山穆努克所犯的惟一錯誤就是監督不周。他本人也表示:「我很遺憾特別委員會發現的部分股票選擇權問題是在我任內發生。」
不諳會計 開脫之詞?
在報告當中,蘋果指出賈伯斯之所以允許回溯日期的原因,是因為他不了解選擇權的相關會計原則。雖然像他這樣位高權重的主管不懂會計很難說得過去,不過許多科技人都表示他們在當年那段科技產業的黃金時期當中,根本不會去注意這些細節,因為選擇權只是用來吸引人才的手段,至於會計原則,他們則交給稽核人員和律師去處理。
不過現在回溯日期成了問題的核心。自一九九七年起,蘋果和皮克斯的高階主管多次以每月最低價,甚至年度最低的股價取得股票選擇權。這當中包括賈伯斯本人在二○○○年年初拿到的一千萬股選擇權。在他收取選擇權的前九天之間,蘋果的股價跌了二二%,但在之後的八天,股價又漲了近三成。
賈伯斯從來沒有把這筆選擇權變現,因為蘋果的股價之後跌到履約價格之下。不過在○三年,蘋果董事會用價值七千五百萬美元的五百萬股限制股交換這批選擇權。不禁讓人懷疑這是蘋果針對選擇權回溯日期的價值而做的決定,而且也令人質疑賈伯斯是否真的如公司內部委員會報告所言,「未取得這些選擇權,或未從當中得到財務利益。」
如果賈伯斯真的被迫下台,顯然蘋果並沒有當然的接班人,對股東而言,問題就更變本加厲了。最可能的情況是在賈伯斯兩年前進行癌症手術時,暫代其職的營運長庫克(Timothy D. Cook)會接下他的職位。不過分析師認為雖然庫克是個稱職的經理人,不過卻缺乏賈伯斯的個人魅力、領袖氣質和領導科技潮流的勇氣。
有些法律專家指出蘋果錯過了在董事會提出報告時的最佳時機。與其試圖讓賈伯斯免於所有責難,它應該承認他犯了一個在景氣過度蓬勃發展時企業經常犯的錯誤,並且同意讓包括賈伯斯在內的蘋果員工賠償投資人的任何損失。
現在蘋果的股東惟一能做的,就是希望主管機關和董事會一樣寬容。前任美國證交會主席葛倫菲斯特(Joseph A. Grundfest)表示:「賈伯斯是珍貴的國家資產,蘋果電腦應該竭盡所能把他留在企業體內。如果瑪莎史都華(Martha Stewart)入獄後都能夠留在公司裡,那麼即使在最糟的情況下,蘋果應該也能夠設計出某種架構,把賈伯斯留下來吧。」(By Peter Burr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