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內容(Digital Content)指的是利用資訊科技把圖像、文字、影像及語音等資料,加以數位化後並整合成可運用的產品或服務。雖然我國數位內容產業相關產值至今尚小,但是政府還是把它列在「兩兆雙星」計畫中的「雙星」之一,其長遠的策略重要性可想而知。
例如,3D動畫的開發成本極高,資金籌措不易,除了像宏廣公司所製作的(馬可波羅)這種具有旗艦型且擁有指標作用的3D產品,可能被列為重點輔導計畫以外,這項產業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成為台灣的主流產業。
至於數位學習的市場,由於市場分散在不同的數位學習領域裡,因此,每個單一主題學習內容創造的市場,都顯得非常渺小,最後終究會被大型跨國綜合性數位學習公司所把持,導致內容原創者的智慧資產回報,僅能侷限於產權收購或授權所取得的權益。
國際性的數位內容市場就非常龐大,但也因如此,而成為各國兵家必爭之地,競爭的激烈可
想而知。若要深入了解數位內容對當今產業與資訊的衝擊,就要先從數位內容的產業生態鏈加以剖析。
數位內容產業生態鏈可以分成「內容開發」、「內容加值」與「內容傳送」三個最主要的產業,而且他們各自擁有龐大的資產與行銷網, 其互相之間的商場縱橫,瞬息萬變。
在內容方面,全球的影視內容,幾乎完全掌握在以時代華納影城(Time Warner)為首等七大影視大廠的手中, 但是,像澳洲媒體大亨梅嶧的新聞公司 (News Corporation),這類以有線電視或衛星傳播的內容傳送公司,因為擁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因此得以直接掌握內容消費群,並且在內容的選擇與行銷上占有相當大的優勢。
但是從市值與投資報酬率的角度來看,最有潛力的卻是「內容加值」,而這也是最適合台灣的新興內容產業。在這方面最具有指標性的兩個公司就屬電子灣(eBay)與亞馬遜 (Amazon.com)公司。電子灣市值高達四百五十億美元, 與影視大廠華德迪斯奈(Walt Disney)相當,這對於傳統「擁有內容者為王」(Content is King)的投資觀念而言,是一種相當令人震撼的覺醒。
其實,從技術與商業結構的角度來看,這兩家公司都已經從早期的商務網站,演變成一個錯綜複雜的e化商務結構,並與傳統的商品行銷鏈緊密的結合在一起,他們的做法可以說正是台灣應該學習的地方。
舉例而言,亞馬遜所賣的商品早已不只是書了,而是包山包海,什麼都有,甚至於連別家公司的書都賣,而且可以直接從商品夥伴的庫房出貨,這個策略大大地降低了亞馬遜的營運成本。
亞馬遜的無數商品夥伴之所以會甘之如貽,一來固然是為了借重亞馬遜的名牌吸引力,最主要的原因,卻是因為亞馬遜的網站技術,已經從早期封閉式的e商務網店結構,進一步被開發成一個開放式的環境,並且成為非常先進的e化購物中心虛擬架構。
購物中心的商家雖來自各行各業,但對外而言卻屬於同一個e化購物中心,這樣一來,消費者可以任意在不同的商店瀏覽購物,亞馬遜則只需負責一切商品的e化內容與作業。
這種新開放式購物中心的理念,對於舊的封閉式網站固然是一種威脅,不過對於大中華華文網站市場卻是一個難得的商機,因為開放式的e購物中心可以使得許多中小型的網站精品店聯合起來,以小搏大,組成一個高品質的e購物中心,而同時又可以維持自身的獨立經營,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的絕佳辦法。
最近,世界性的西班牙語網站Lycos,就照這種型態把一些原本獨立的網站串聯起來。試想,如果兩岸的精品商店可以用這種架構,建構並串連成一個大型的大中華e購物中心,以目前華語網路人口大幅提升,尤其是中國大陸人口的急速躥起,已經有超越英語網路人口的架式來看,這個機會是顯而易見的,實在不應輕易錯失。
其實數位內容的重要性並非侷限在內容的創造,或加值內容的應用而已,更重要的是,往後數年數位內容的發展,可能對當今台灣的現有資訊主流產業造成很大的衝擊,甚至將導致日後資訊市場的重新排列組合,進而影響到台灣的長遠國家競爭力。換句話說,數位內容對台灣資訊的策略性影響,遠比在短期內提高內容新產值的期望還重要。
例如,手機脫穎而出,成為處理多媒體數位內容的下載與無線短訊的工具,重要性可說是與日俱增,使得以手機或個人數位助理器(PDA)為主的多媒體系統晶片,可能成為下一波系統晶片的主戰場,這也難怪英特爾急欲插手這塊未來的晶片大餅。對台灣而言,系統整合晶片(SoC)的發展攸關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競爭力,甚至將決定台灣的手機產業能否從代工的層次,躍升到品牌設計的新階段。
至於現有PC產業所受到的影響更是明顯,LCD平面顯示器淘汰傳統的映像管顯示器(CRT)市場早已指日可待,而LCD與高解析度電視(HDTV)的結合,更啟發了LCD產業成為結合影視、文字、影像及語音的多用途新產業。這種趨勢不但讓「PC與顯示器不可分割」的舊觀念變得很不合時宜, 並進一步催生了無線數位家電產業。
長遠來看,放在手機裡袖珍型主機功能與日俱增,極有可能取代許多今天的筆記型電腦的功能,甚至於多媒體的內容可直接儲存在網際網路,只有在需要時才下載,這麼一來,一個沒有顯示器、缺乏高儲存容量的筆記型電腦,與一個高性能的手機又有哪些明顯的區別呢?
因此,當內容高度數位化之後,當今的PC架構與產業可能一分而三,並重新排列組合,成為袖珍主機系統晶片、多媒體顯示器與多媒體儲存三大主流,繼而對新興的LCD平面顯示產業及未來的數位家電產業,造成極其深遠的影響。
這種新開放式購物中心的理念,對於舊的封閉式網站固然是一種威脅,不過對於大中華華文網站市場卻是一個難得的商機,因為開放式的e購物中心可以使得許多中小型的網站精品店聯合起來,以小搏大,組成一個高品質的e購物中心,而同時又可以維持自身的獨立經營,可以說是兩全其美的絕佳辦法。
最近,世界性的西班牙語網站Lycos,就照這種型態把一些原本獨立的網站串聯起來。試想,如果兩岸的精品商店可以用這種架構,建構並串連成一個大型的大中華e購物中心,以目前華語網路人口大幅提升,尤其是中國大陸人口的急速躥起,已經有超越英語網路人口的架式來看,這個機會是顯而易見的,實在不應輕易錯失。
其實數位內容的重要性並非侷限在內容的創造,或加值內容的應用而已,更重要的是,往後數年數位內容的發展,可能對當今台灣的現有資訊主流產業造成很大的衝擊,甚至將導致日後資訊市場的重新排列組合,進而影響到台灣的長遠國家競爭力。換句話說,數位內容對台灣資訊的策略性影響,遠比在短期內提高內容新產值的期望還重要。
例如,手機脫穎而出,成為處理多媒體數位內容的下載與無線短訊的工具,重要性可說是與日俱增,使得以手機或個人數位助理器(PDA)為主的多媒體系統晶片,可能成為下一波系統晶片的主戰場,這也難怪英特爾急欲插手這塊未來的晶片大餅。對台灣而言,系統整合晶片(SoC)的發展攸關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未來競爭力,甚至將決定台灣的手機產業能否從代工的層次,躍升到品牌設計的新階段。
至於現有PC產業所受到的影響更是明顯,LCD平面顯示器淘汰傳統的映像管顯示器(CRT)市場早已指日可待,而LCD與高解析度電視(HDTV)的結合,更啟發了LCD產業成為結合影視、文字、影像及語音的多用途新產業。這種趨勢不但讓「PC與顯示器不可分割」的舊觀念變得很不合時宜, 並進一步催生了無線數位家電產業。
長遠來看,放在手機裡袖珍型主機功能與日俱增,極有可能取代許多今天的筆記型電腦的功能,甚至於多媒體的內容可直接儲存在網際網路,只有在需要時才下載,這麼一來,一個沒有顯示器、缺乏高儲存容量的筆記型電腦,與一個高性能的手機又有哪些明顯的區別呢?
因此,當內容高度數位化之後,當今的PC架構與產業可能一分而三,並重新排列組合,成為袖珍主機系統晶片、多媒體顯示器與多媒體儲存三大主流,繼而對新興的LCD平面顯示產業及未來的數位家電產業,造成極其深遠的影響。
全球通訊網路架構勢必將經歷激烈的變革,隨著寬頻無線網路的廣泛應用,以及智慧手機的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可以期待,多媒體內容即時傳送的時代即將誕生,台灣企業千萬不要自外於這個潮流之外。